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07日 星期日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生活休閒 > 新奇科技> 廖俊棋博士蒞均頭 恐龍時代科普講座

新奇科技

字級

廖俊棋博士蒞均頭 恐龍時代科普講座

【人間社 蔡易峻 南投報導】 2025-02-20
「哇!恐龍世界真奇妙!」佛光山均頭中小學2月17日舉辦科普講座,邀請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古瘠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廖俊棋博士主講「恐龍時代的那些龍、那些事」專題。廖博士專精古生物學、地層學,以淺顯易懂方式介紹地球生命史,恐龍的分類、生態,以及科學家如何透過研究和科學技術來還原恐龍世界。均頭三至六年級100位師生專注凝聽,走進恐龍世界,也吸收到最新的恐龍研究資訊。

廖俊棋首先提及地球46億年的演化歷史,地球從熾熱的岩漿球演變成生機蓬勃藍色星球,生物從單細胞生物演化到複雜的多細胞生物,棲息地從蔚藍的深海爬到茂盛的陸地森林。地球在地質學上的顯生宙時期,又劃分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中生代又分成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恐龍是中生代最優勢爬行動物的代表,恐龍全盛時期長達一億四千萬年。

均頭五年級學生江晉佑說道,原來恐龍以骨盆結構來分類,可以分為蜥盤目和鳥盤目,但是有些有「龍」稱呼的海中爬行動物,如翼龍、魚龍、蛇頸龍、滄龍,牠們可都不是恐龍呢!

六年級學生張睿昶提及,恐龍又分肉食、植食兩類,肉食恐龍牙齒較尖愛吃肉,像是棘龍、霸王龍、特暴龍、暴龍;植食恐龍性情溫和,愛吃植物牙齒呈匙狀,像是劍龍、三角龍、梁龍、甲龍。四年級王佳群說,考古學家曾在暴龍的大便化石中發現碎骨頭,可見暴龍是肉食恐龍。

廖俊棋博士也和大家分享,考古出土文物須注意事項有遺址現場保護、文物加固、謹慎搬運;另有清修出土文物、進行研究,及將研究結果布置展出。四年級學生陳宛宜開心的說,我有排隊看到廖博士蒐藏的很珍貴的蜘蛛琥珀,蜘蛛被松柏類植物樹脂包裹著,埋藏在地下數千萬年,就成了琥珀化石。

廖俊棋博士稱讚均頭學生勇於發問,很有探究精神,有位小朋友問道:「恐龍大約可以活到幾年?」廖博士回覆,恐龍大約可以活20幾年,這是考古家從恐龍的骨頭化石橫切面得知的,恐龍骨頭每年都會長一圈,就像樹木的年輪一樣。

講座後,五年級學生周莛偉很驚訝的表示,自己從小是恐龍迷,但聽完這場講座後,徹底顛覆了他既有的恐龍常識。廖博士說道:「恐龍在至今6千6百萬年前的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中,因小行星或彗星引起的撞擊,或火山爆發而集體滅絕;但是恐龍其實沒有完全滅絕,有一支演化成近一萬種鳥類,恐龍仍然在新生代的現在逍遙自在呢!雞屬於鳥類,所以雞也是恐龍演化來的。」周莛偉不可置信地說,均頭校園裡可愛動物園區養了一群公雞、母雞,這麼說牠們也都是恐龍,這也太不可思議了。恐龍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1第1 / 1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