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三好校園]全台最大國小 復育生態行三好
2025-01-22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秀朗國小,學生人數曾高達1.2萬人,創下金氏世界紀錄,近年來雖受少子化影響,學生人數銳減,但仍是全台最大的小學。學校有獨創的「東協廚房」、師生們一起復育「瓦窯溝」生態,以行動實踐三好精神。
秀朗國小於1976年創校,校名緣自1654年(明永曆8年)荷蘭人繪製的台北古地圖「秀朗社」。學校曾於1986年創下金氏世界紀錄,當時是全世界人數最多的小學,還吸引日本TBS電視公司來台採訪、拍攝「世界最大」節目。
雖然受到少子化等影響,目前學生人數僅約為高峰期的1/4,但秀朗國小仍是全台最大的小學。校長曾秀珠曾獲新北市特殊優良教師,也是教育部新住民子女教育中央諮詢委員;學校開設「復育瓦窯溝」、「東協廚房」、「讀報教育」等特色課程,不僅關心生態環境,也激發學童的創造力、想像力。
幫河川量體重 實踐環保與心保
瓦磘溝古名「潭漧溝」,是中和、永和的界河,昔日曾設窯製磚瓦而得名,幾年前還是人人嫌惡的臭水溝,為了恢復瓦磘溝的清澈景象,曾秀珠於2023年向新北市政府申請學習型城市計畫,與師生一起復育瓦窯溝生態。
計畫啟動後,家長也組成「河川巡守隊」,定期沿著河道巡檢水質環境,師生更積極參加「幫河川量體重」活動,結合路跑、淨溪、書市集等元素,沿途撿拾垃圾,實踐環保與心保,善盡地球公民的責任。
在地方居民的共同努力下,這條臭水溝逐漸成為綠意盎然、蟲鳴鳥叫的生態步道,至今記錄超過45種鳥類、61種昆蟲、81種植物,孩子們也細心保育棲息在校園裡的各種鳥類與昆蟲,成功打造學習的大自然生態教室。
創設東協廚房 考試滿分換蛋塔
「校長,這是我做的聖誕樹米餅乾!」曾秀珠一踏進廚藝教室,學生們就迫不及待地展現自己的烘焙作品,這間瀰漫著餅乾香氣的教室,是秀朗國小獨創的「東協廚房」,也是學校的食育基地。
曾秀珠為了協助新住民,師專畢業後就著手編寫語文教材,協助新住民適應華人社會。有感於異國文化需要相互學習、互相欣賞,因此學校不僅設有印尼、泰國、緬甸、菲律賓、馬來西亞、柬埔寨等東協國家的語文課程,更創設「東協廚房」廚藝教室,讓文化融合自飲食開始。
負責設計廚藝課程的學校義工黃智惠表示,「東協廚房」課程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們分工合作、互相幫助,發揮團隊精神;在備辦食材之前,會先徵詢老師們的意見,如最近的食材基底採用東協各國米穀粉,就是要配合老師們的米食教學計畫。
學生李禮維說,由於「東協廚房」的廚藝課程非常有趣,因此他也開始嘗試走進廚房,幫媽媽烹煮食物。學生許睿珊表示,在課堂上與同學快樂完成作品,回家後還可以與家人分享成果,因此每學期都非常期待「東協廚房」的課程。
「東協廚房」的義工為了鼓勵學生,在期中考期間舉辦「心願蛋塔」活動,學生只要考100分,就可以拿滿分考卷換取蛋塔。期末雖然沒有與學生約定,但義工們發現學生很認真唸書,因此決定延續「心願蛋塔」,結果做了1100顆。
讀報成果績優 共享人間真善美
秀朗國小是《人間福報》讀報教育績優學校。校長曾秀珠表示,《人間福報》報導正面,內容深具啟發性,不僅提升學生的視野,也幫助孩子們喜歡讀報。感謝讀報教育義工團隊進班,幫助學童掌握讀報技巧,提升思考與表達能力。
2年級導師劉宛姍表示,讀報教育義工在晨間進班,很用心設計每堂課的主題與內容,以口訣引導學生熟悉報紙各版面,用字卡幫助學生歸納報導重點,用麥克風做道具吸引學生勇敢發言,因此學生們都很期待晨間的讀報教育。
讀報教育推廣義工王金華表示,有學生寫感謝卡回饋:以前總認為看報紙是阿公阿嬤在做的事,但是經由讀報教育老師的教導,才知道讀報也是小孩可以做的事,而且閱讀《人間福報》可以快樂學習到許多知識。
校長曾秀珠表示,《人間福報》是品德教育的良好教材,學校藉由讀報教育,讓學童的視野無限延伸,期使學童在充滿愛、真善美的環境中茁壯成長,打造為都市叢林中的幸福校園。
秀朗國小於1976年創校,校名緣自1654年(明永曆8年)荷蘭人繪製的台北古地圖「秀朗社」。學校曾於1986年創下金氏世界紀錄,當時是全世界人數最多的小學,還吸引日本TBS電視公司來台採訪、拍攝「世界最大」節目。
雖然受到少子化等影響,目前學生人數僅約為高峰期的1/4,但秀朗國小仍是全台最大的小學。校長曾秀珠曾獲新北市特殊優良教師,也是教育部新住民子女教育中央諮詢委員;學校開設「復育瓦窯溝」、「東協廚房」、「讀報教育」等特色課程,不僅關心生態環境,也激發學童的創造力、想像力。
幫河川量體重 實踐環保與心保
瓦磘溝古名「潭漧溝」,是中和、永和的界河,昔日曾設窯製磚瓦而得名,幾年前還是人人嫌惡的臭水溝,為了恢復瓦磘溝的清澈景象,曾秀珠於2023年向新北市政府申請學習型城市計畫,與師生一起復育瓦窯溝生態。
計畫啟動後,家長也組成「河川巡守隊」,定期沿著河道巡檢水質環境,師生更積極參加「幫河川量體重」活動,結合路跑、淨溪、書市集等元素,沿途撿拾垃圾,實踐環保與心保,善盡地球公民的責任。
在地方居民的共同努力下,這條臭水溝逐漸成為綠意盎然、蟲鳴鳥叫的生態步道,至今記錄超過45種鳥類、61種昆蟲、81種植物,孩子們也細心保育棲息在校園裡的各種鳥類與昆蟲,成功打造學習的大自然生態教室。
創設東協廚房 考試滿分換蛋塔
「校長,這是我做的聖誕樹米餅乾!」曾秀珠一踏進廚藝教室,學生們就迫不及待地展現自己的烘焙作品,這間瀰漫著餅乾香氣的教室,是秀朗國小獨創的「東協廚房」,也是學校的食育基地。
曾秀珠為了協助新住民,師專畢業後就著手編寫語文教材,協助新住民適應華人社會。有感於異國文化需要相互學習、互相欣賞,因此學校不僅設有印尼、泰國、緬甸、菲律賓、馬來西亞、柬埔寨等東協國家的語文課程,更創設「東協廚房」廚藝教室,讓文化融合自飲食開始。
負責設計廚藝課程的學校義工黃智惠表示,「東協廚房」課程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們分工合作、互相幫助,發揮團隊精神;在備辦食材之前,會先徵詢老師們的意見,如最近的食材基底採用東協各國米穀粉,就是要配合老師們的米食教學計畫。
學生李禮維說,由於「東協廚房」的廚藝課程非常有趣,因此他也開始嘗試走進廚房,幫媽媽烹煮食物。學生許睿珊表示,在課堂上與同學快樂完成作品,回家後還可以與家人分享成果,因此每學期都非常期待「東協廚房」的課程。
「東協廚房」的義工為了鼓勵學生,在期中考期間舉辦「心願蛋塔」活動,學生只要考100分,就可以拿滿分考卷換取蛋塔。期末雖然沒有與學生約定,但義工們發現學生很認真唸書,因此決定延續「心願蛋塔」,結果做了1100顆。
讀報成果績優 共享人間真善美
秀朗國小是《人間福報》讀報教育績優學校。校長曾秀珠表示,《人間福報》報導正面,內容深具啟發性,不僅提升學生的視野,也幫助孩子們喜歡讀報。感謝讀報教育義工團隊進班,幫助學童掌握讀報技巧,提升思考與表達能力。
2年級導師劉宛姍表示,讀報教育義工在晨間進班,很用心設計每堂課的主題與內容,以口訣引導學生熟悉報紙各版面,用字卡幫助學生歸納報導重點,用麥克風做道具吸引學生勇敢發言,因此學生們都很期待晨間的讀報教育。
讀報教育推廣義工王金華表示,有學生寫感謝卡回饋:以前總認為看報紙是阿公阿嬤在做的事,但是經由讀報教育老師的教導,才知道讀報也是小孩可以做的事,而且閱讀《人間福報》可以快樂學習到許多知識。
校長曾秀珠表示,《人間福報》是品德教育的良好教材,學校藉由讀報教育,讓學童的視野無限延伸,期使學童在充滿愛、真善美的環境中茁壯成長,打造為都市叢林中的幸福校園。
最新消息
三好燈塔學校 雙園國小學生愛讀《人間福報》
2025-10-11佛光童軍服務員木章訓開營 培育三好童軍領袖
2025-10-11佛光山走入瑞典校園 以禪修啟發青年心靈
2025-10-11月圓人和 中天佛光人歡慶中秋
2025-10-11尔有寺茶禪行者參與乳腺癌康復者工作坊 傳遞慈悲與希望
2025-10-11佛光西來學校教師培訓 體驗教育即修行的力量
2025-10-11【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叢林的管理法⑤
2025-10-11西來女童軍歡樂露營行 團結一心划向彼岸
2025-10-10新馬寺首站考生祈福會 笨珍縣60考生率先祈願金榜題名
2025-10-10新加坡佛牙寺參訪佛光山 弘法目標一致
2025-10-10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