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星雲大師全集12】在人間歡喜修行──維摩詰經1
2021-08-01
第一講
有關《維摩詰經》
一、《維摩詰經》的思想與價值
《維摩詰經》是大乘佛教、中國佛教史上重要的經典,可以說山河大地的密意皆在此中。各種對治煩惱,解答人生疑難,尋找身心安頓,在人間歡喜修行的法門,都能在此經找到答案。
《維摩詰經》一共十四品,第一品為未信者令其生信的說法,是為序分;第二品至第十二品,為已信者令其解脫開悟,是為正宗分;末二品,是佛陀讚歎受持此經的功德,並付囑彌勒菩薩等廣為弘傳,此為流通分。
「萬法唯心造」、「心淨國土淨」之「唯心淨土」思想,是大乘佛教基本、主要的思想,而《維摩詰經》詮釋得最直截了當、最透徹,甚至影響到天台宗、華嚴宗、禪宗。
從思想上來說,天台宗祖師說其「彈偏斥小、歎大褒圓」,故將此經歸類為方等經的代表經典。隨其心淨國土淨的思想,與提倡念佛往生淨土的淨土宗產生了不同的思惟。善惡、淨穢、好壞等等不二法門,也大大影響了禪宗「即心即佛」,真妄、動靜不二的思想。
本經以維摩詰居士作為主角,闡述聲聞弟子與菩薩共同討論菩提、六度、四無量心、不出生死、不住涅槃、不斷煩惱、不捨眾生的真諦,及大乘菩薩應如何修行的次第法門。
佛世時,佛陀講經的當機眾都是比丘,居士都是坐在台下聽經聞法。此經則是佛陀藉由維摩的示疾,詳細闡述了般若的旨趣、大小乘教義的差異,探討不二法門。僧肇大師說它是集諸經的精要,敘述解決人生疑惑,破除我們各種偏執的想法,是入世、出世法兼容並蓄的一部經典,更是凡夫因地修行到達圓滿悟道的修行手冊。
很多佛教經典記錄諸佛、菩薩、比丘、比丘尼的事蹟,但專門記載居士事蹟的很少,可以說《維摩詰經》就是少數記錄居士行誼的一部經。
本經富有哲學思想,又具濃厚的文學色彩。文字優美,有故事、有戲劇張力,是一部結構嚴謹、耐人尋味的經典。歷史上有許多詩人畫家、文人墨士十分推崇此經,自隋唐至明清,以此經為題材寫成的變文小說、詞賦戲曲更不少。
胡適博士在其《白話文學史》說:「《維摩詰經》,是半小說體、半戲劇體的作品。」說它是全世界最長的白話詩;梁啟超在《佛學研究十八篇》中,更肯定《維摩詰經》的價值;南懷瑾居士認為,它是對中國文化影響最深、貢獻最大、歷史最久的一部經。
此經傳到中國後,為中國帶來極多的辭彙及成語,如經文中的不二法門、天女散花、辯才無礙、不可思議、方便、清淨等,都是家喻戶曉的詞句。
維摩居士也成為僧俗及各學派、教派讚歎的對象。如僧肇大師因閱讀《維摩詰經》而發心出家;東晉殷浩以《維摩詰經》為日課;甚至社會的學者、儒士有許多深受《維摩詰經》的影響,如謝靈運、白居易、蘇東坡等人的行止、文風,皆以維摩居士為模範,王維更以維摩自居,將字號改為「摩詰」,為人所稱道。
二、《維摩詰經》的版本與注疏
《維摩詰經》於西元一百年前後,廣傳於印度。經過八十三年後,傳入中國。據歷代的經錄記載,本經的漢譯本有七種,現存有三種。
1. 《維摩詰經》又稱《維摩詰所說不思議法門經》、《普入道門經》、《佛法普入道門經》、《佛法普入道門三昧經》、《維摩經》。二卷或三卷。三國時代吳支謙譯,是現存最古的漢譯本。
2. 《無垢稱經》又稱《說無垢稱經》。六卷。唐代玄奘譯。
3. 《維摩詰所說經》又稱《維摩詰經》、《新維摩經》、《不可思議解脫經》。三卷十四品。姚秦鳩摩羅什譯。
三個譯本均收錄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注疏方面有:
1. 《注維摩詰經》十卷,後秦僧肇注。
2. 《維摩義記》四卷,隋代慧遠撰。
3. 《維摩經玄疏》六卷,隋代智顗撰。
4. 《維摩經略疏》十卷,唐代智顗說,湛然整理。
5.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十卷,宋代智圓述。
6. 《淨名玄論》八卷,隋代末吉藏造。
7. 《說無垢稱經疏》六卷,唐代窺基撰。
注疏本收錄在《大正藏》第三十八冊。
另,《大正藏》第五十六冊收錄日本聖德太子《維摩經義疏》五卷。《大正藏》第八十五冊收錄景明元年(五○○)比丘曇興於定州豐樂寺撰《維摩義記》、惠龍比丘於保定二年(五六二)聽僧講經寫成《維摩經義記》、中京資聖寺沙門道液集《淨名經集解關中疏》二卷暨《淨名經關中釋抄》二卷。
《大正藏》收錄《維摩詰經》譯文與註解就皇皇三大鉅作,由此得知祖師大德對此經的重視。
三、譯者簡介
此經現存的三種譯本中,以鳩摩羅什所翻譯的流通最廣。
鳩摩羅什三藏法師(三四四~四一三年),是中國四大譯經家之一。東晉龜茲國(今新疆庫車)人。幼年聰慧敏捷,七歲即跟隨母親一起學佛修道,曾遊學罽賓、沙勒等國,遍參名宿大德,通曉大小乘一切經典。載譽歸國後,廣開大乘法筵,受到全國上下敬重。尤以最初跟隨學習小乘佛法的老師槃頭達多,轉禮鳩摩羅什為師,「大乘小乘互為師」之舉,成為佛教史上的美談。
當時鳩摩羅什的聲名,甚至遠傳中國,前秦苻堅久聞鳩摩羅什大名,心中早有迎請之意,便派遣驍騎將軍呂光率兵四萬前往迎師。呂光一行抵達龜茲,得獲鳩摩羅什,即刻班師回國,沒想到途中獲悉苻堅遇害的消息,呂光因此於涼州(甘肅)自立為王,鳩摩羅什也因而停留於涼州十七年。直至後秦姚興繼位,派兵出征,呂軍大敗,終將鳩摩羅什迎請入關。
姚興以國師之禮迎回鳩摩羅什後,在長安逍遙園設立譯經場,召集僧叡、僧肇等八百佛門俊彥,共同接受鳩摩羅什的領導,參與譯經工作。所譯經典主要有:《大品般若經》、《十住經》、《維摩經》、《法華經》、《金剛經》等;律藏有:《十誦律》、《十誦戒本》、《菩薩戒本》等;論典包括有:《大智度論》、《成實論》、《十住毗婆沙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共七十四部,三八四卷。
總體來說,鳩摩羅什的譯文採意譯方式,譯文流暢,簡潔精練,深達原旨,一掃過去翻譯摻雜老莊思想的作風,可謂為中國譯經史樹立了新的里程碑,成為歷代以來最受歡迎的譯師,譯本流通也最為廣泛。
鳩摩羅什圓寂前,自知世緣將盡,唯願所譯經典能夠流傳後世,於是在大眾面前發願,若所譯經典無誤,荼毗後舌不焦爛。一代大師願力難測,果然荼毗後舌根不壞。
有關《維摩詰經》
一、《維摩詰經》的思想與價值
《維摩詰經》是大乘佛教、中國佛教史上重要的經典,可以說山河大地的密意皆在此中。各種對治煩惱,解答人生疑難,尋找身心安頓,在人間歡喜修行的法門,都能在此經找到答案。
《維摩詰經》一共十四品,第一品為未信者令其生信的說法,是為序分;第二品至第十二品,為已信者令其解脫開悟,是為正宗分;末二品,是佛陀讚歎受持此經的功德,並付囑彌勒菩薩等廣為弘傳,此為流通分。
「萬法唯心造」、「心淨國土淨」之「唯心淨土」思想,是大乘佛教基本、主要的思想,而《維摩詰經》詮釋得最直截了當、最透徹,甚至影響到天台宗、華嚴宗、禪宗。
從思想上來說,天台宗祖師說其「彈偏斥小、歎大褒圓」,故將此經歸類為方等經的代表經典。隨其心淨國土淨的思想,與提倡念佛往生淨土的淨土宗產生了不同的思惟。善惡、淨穢、好壞等等不二法門,也大大影響了禪宗「即心即佛」,真妄、動靜不二的思想。
本經以維摩詰居士作為主角,闡述聲聞弟子與菩薩共同討論菩提、六度、四無量心、不出生死、不住涅槃、不斷煩惱、不捨眾生的真諦,及大乘菩薩應如何修行的次第法門。
佛世時,佛陀講經的當機眾都是比丘,居士都是坐在台下聽經聞法。此經則是佛陀藉由維摩的示疾,詳細闡述了般若的旨趣、大小乘教義的差異,探討不二法門。僧肇大師說它是集諸經的精要,敘述解決人生疑惑,破除我們各種偏執的想法,是入世、出世法兼容並蓄的一部經典,更是凡夫因地修行到達圓滿悟道的修行手冊。
很多佛教經典記錄諸佛、菩薩、比丘、比丘尼的事蹟,但專門記載居士事蹟的很少,可以說《維摩詰經》就是少數記錄居士行誼的一部經。
本經富有哲學思想,又具濃厚的文學色彩。文字優美,有故事、有戲劇張力,是一部結構嚴謹、耐人尋味的經典。歷史上有許多詩人畫家、文人墨士十分推崇此經,自隋唐至明清,以此經為題材寫成的變文小說、詞賦戲曲更不少。
胡適博士在其《白話文學史》說:「《維摩詰經》,是半小說體、半戲劇體的作品。」說它是全世界最長的白話詩;梁啟超在《佛學研究十八篇》中,更肯定《維摩詰經》的價值;南懷瑾居士認為,它是對中國文化影響最深、貢獻最大、歷史最久的一部經。
此經傳到中國後,為中國帶來極多的辭彙及成語,如經文中的不二法門、天女散花、辯才無礙、不可思議、方便、清淨等,都是家喻戶曉的詞句。
維摩居士也成為僧俗及各學派、教派讚歎的對象。如僧肇大師因閱讀《維摩詰經》而發心出家;東晉殷浩以《維摩詰經》為日課;甚至社會的學者、儒士有許多深受《維摩詰經》的影響,如謝靈運、白居易、蘇東坡等人的行止、文風,皆以維摩居士為模範,王維更以維摩自居,將字號改為「摩詰」,為人所稱道。
二、《維摩詰經》的版本與注疏
《維摩詰經》於西元一百年前後,廣傳於印度。經過八十三年後,傳入中國。據歷代的經錄記載,本經的漢譯本有七種,現存有三種。
1. 《維摩詰經》又稱《維摩詰所說不思議法門經》、《普入道門經》、《佛法普入道門經》、《佛法普入道門三昧經》、《維摩經》。二卷或三卷。三國時代吳支謙譯,是現存最古的漢譯本。
2. 《無垢稱經》又稱《說無垢稱經》。六卷。唐代玄奘譯。
3. 《維摩詰所說經》又稱《維摩詰經》、《新維摩經》、《不可思議解脫經》。三卷十四品。姚秦鳩摩羅什譯。
三個譯本均收錄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注疏方面有:
1. 《注維摩詰經》十卷,後秦僧肇注。
2. 《維摩義記》四卷,隋代慧遠撰。
3. 《維摩經玄疏》六卷,隋代智顗撰。
4. 《維摩經略疏》十卷,唐代智顗說,湛然整理。
5. 《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十卷,宋代智圓述。
6. 《淨名玄論》八卷,隋代末吉藏造。
7. 《說無垢稱經疏》六卷,唐代窺基撰。
注疏本收錄在《大正藏》第三十八冊。
另,《大正藏》第五十六冊收錄日本聖德太子《維摩經義疏》五卷。《大正藏》第八十五冊收錄景明元年(五○○)比丘曇興於定州豐樂寺撰《維摩義記》、惠龍比丘於保定二年(五六二)聽僧講經寫成《維摩經義記》、中京資聖寺沙門道液集《淨名經集解關中疏》二卷暨《淨名經關中釋抄》二卷。
《大正藏》收錄《維摩詰經》譯文與註解就皇皇三大鉅作,由此得知祖師大德對此經的重視。
三、譯者簡介
此經現存的三種譯本中,以鳩摩羅什所翻譯的流通最廣。
鳩摩羅什三藏法師(三四四~四一三年),是中國四大譯經家之一。東晉龜茲國(今新疆庫車)人。幼年聰慧敏捷,七歲即跟隨母親一起學佛修道,曾遊學罽賓、沙勒等國,遍參名宿大德,通曉大小乘一切經典。載譽歸國後,廣開大乘法筵,受到全國上下敬重。尤以最初跟隨學習小乘佛法的老師槃頭達多,轉禮鳩摩羅什為師,「大乘小乘互為師」之舉,成為佛教史上的美談。
當時鳩摩羅什的聲名,甚至遠傳中國,前秦苻堅久聞鳩摩羅什大名,心中早有迎請之意,便派遣驍騎將軍呂光率兵四萬前往迎師。呂光一行抵達龜茲,得獲鳩摩羅什,即刻班師回國,沒想到途中獲悉苻堅遇害的消息,呂光因此於涼州(甘肅)自立為王,鳩摩羅什也因而停留於涼州十七年。直至後秦姚興繼位,派兵出征,呂軍大敗,終將鳩摩羅什迎請入關。
姚興以國師之禮迎回鳩摩羅什後,在長安逍遙園設立譯經場,召集僧叡、僧肇等八百佛門俊彥,共同接受鳩摩羅什的領導,參與譯經工作。所譯經典主要有:《大品般若經》、《十住經》、《維摩經》、《法華經》、《金剛經》等;律藏有:《十誦律》、《十誦戒本》、《菩薩戒本》等;論典包括有:《大智度論》、《成實論》、《十住毗婆沙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共七十四部,三八四卷。
總體來說,鳩摩羅什的譯文採意譯方式,譯文流暢,簡潔精練,深達原旨,一掃過去翻譯摻雜老莊思想的作風,可謂為中國譯經史樹立了新的里程碑,成為歷代以來最受歡迎的譯師,譯本流通也最為廣泛。
鳩摩羅什圓寂前,自知世緣將盡,唯願所譯經典能夠流傳後世,於是在大眾面前發願,若所譯經典無誤,荼毗後舌不焦爛。一代大師願力難測,果然荼毗後舌根不壞。
最新消息
慈善音樂劇場《笠山之歌》 藝術與慈善關懷並行
2025-09-05菲律賓藝術學院悉達多培訓班 戲劇成果展現三好價值
2025-09-05巴西協會物資捐贈 12機構受惠
2025-09-05《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4-4
2025-09-05紐約道場禪修課程 繁忙中學習靜心之法
2025-09-04曼城佛光人繪彩畫展頒獎典禮 展現學員無限藝術潛能
2025-09-04大甲高工生命教育講座 「從吸毒看健康人生」向毒說「NO」
2025-09-04紐約道場茶行者培訓 茶道中體悟佛法生活智慧
2025-09-04柏林人間佛教研究講座 歐洲弘法實錄分享
2025-09-04佛光山義工會「義期一會」 跨越時空的信仰與交流
2025-09-04
相
關
消
息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4-4 2025-09-05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4-3 2025-09-04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4-2 2025-09-03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4-1 2025-09-02
《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聞思修 2025-09-01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佛法的管理法⑱ 2025-08-31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佛法的管理法⑰ 2025-08-30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入世的生活到出世的生活4-4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