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四威儀可以規範行為
2016-09-19
身語意的行止,表現在外,就是生活的禮儀。四威儀是指行、立、坐、臥間的言語動作,都能自然流露出涵養與風範。這是叢林中,要求僧眾在行立坐臥中的風姿。其實,無論那一個人,如果站沒站相、坐沒坐相、衣冠不整、談吐庸俗,都是缺乏生活的禮儀。因此,具足「四威儀」,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四威儀」如下:
第一、行如風自在:行走時有如和風一樣,輕快敏捷、自在灑脫。《大明三藏法數》記載,修道者在舉止動步,心不外馳,無有輕躁,就可以常在正念,藉以資養身心。非但修道者如此,如果一個人行走時,迤邐歪斜,左右顧視,也是不如法、不莊重的。因此,當你走路經行時,不妨留意一下自己的姿勢,以保持風儀。
第二、立如松挺拔:一般人形容女子「亭亭玉立」,男子「玉樹臨風」,都是指他們的站樣、才相威儀美好。站立時,能像古松一樣挺拔,自然而然會從內心流露正氣。反之,如《禮記》云:「跛倚以臨祭,其為不敬大矣。」你靠牆倚柱、彎腰駝背,散心漫意,別人自然難以升起一股敬重心。
第三、坐如鐘穩重:人坐下來後,會有很多姿勢,有的人習慣散腿、有的人習慣翹二郎腿、有的人不自覺會抖腳晃動,這些都容易讓我們心浮氣躁,乃至身體東倒西斜,心意更無法集中了。因此,坐下來時,就不輕易移動,或盤腿、或兩腳自然垂放,身心就會像大鐘般沉穩莊重。
第四、臥如弓吉祥:指安眠時,姿勢像彎弓一樣。經典記載,此種臥法是以右手為枕,右脅向下,左手伏在左膝上,兩隻腳相疊,可以調攝身心,不忘正念,心無昏亂。因此,右脅而臥又稱「吉祥臥」。
佛門非常注重「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臥如弓」的禮儀,可以得體自然,並且對於身心的健康也很有幫助。
日常起居動作以此原則來行止進退,所謂「寓法相於性相之中,寄妙理於俗理之外。」行止之間,自然培養高巖千仞、碧海萬頃的氣度。
第一、行如風自在。
第二、立如松挺拔。
第三、坐如鐘穩重。
第四、臥如弓吉祥。(出自《星雲法語》)
第一、行如風自在:行走時有如和風一樣,輕快敏捷、自在灑脫。《大明三藏法數》記載,修道者在舉止動步,心不外馳,無有輕躁,就可以常在正念,藉以資養身心。非但修道者如此,如果一個人行走時,迤邐歪斜,左右顧視,也是不如法、不莊重的。因此,當你走路經行時,不妨留意一下自己的姿勢,以保持風儀。
第二、立如松挺拔:一般人形容女子「亭亭玉立」,男子「玉樹臨風」,都是指他們的站樣、才相威儀美好。站立時,能像古松一樣挺拔,自然而然會從內心流露正氣。反之,如《禮記》云:「跛倚以臨祭,其為不敬大矣。」你靠牆倚柱、彎腰駝背,散心漫意,別人自然難以升起一股敬重心。
第三、坐如鐘穩重:人坐下來後,會有很多姿勢,有的人習慣散腿、有的人習慣翹二郎腿、有的人不自覺會抖腳晃動,這些都容易讓我們心浮氣躁,乃至身體東倒西斜,心意更無法集中了。因此,坐下來時,就不輕易移動,或盤腿、或兩腳自然垂放,身心就會像大鐘般沉穩莊重。
第四、臥如弓吉祥:指安眠時,姿勢像彎弓一樣。經典記載,此種臥法是以右手為枕,右脅向下,左手伏在左膝上,兩隻腳相疊,可以調攝身心,不忘正念,心無昏亂。因此,右脅而臥又稱「吉祥臥」。
佛門非常注重「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臥如弓」的禮儀,可以得體自然,並且對於身心的健康也很有幫助。
日常起居動作以此原則來行止進退,所謂「寓法相於性相之中,寄妙理於俗理之外。」行止之間,自然培養高巖千仞、碧海萬頃的氣度。
第一、行如風自在。
第二、立如松挺拔。
第三、坐如鐘穩重。
第四、臥如弓吉祥。(出自《星雲法語》)
最新消息
讀報教育弘揚三好四給 為校園注入正能量
2025-08-21光明寺三好中文學校 校服彩繪日
2025-08-21發揚人間佛教理念捨我其誰 齊心發願效法富樓那精神
2025-08-21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找回良善的自己
2025-08-21國際佛光會印尼蘇北協會第三分會 共慶印尼獨立日80周年慶典
2025-08-21陳毓珊押花藝術聯展 以花傳愛展現心靈之美
2025-08-21竹南第一分會捐贈公益米 傳遞愛與關懷
2025-08-21日落分會舉辦「愛心義剪活動」 傳遞溫暖與關懷
2025-08-21《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緣起與還滅.論鬼的形象的形象4-3
2025-08-21雙溪拉蘭正覺佛教會參訪東禪寺 深化學習交流共植善緣
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