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從講師與大眾的熱烈互動中,可以看見,木雕藝術的傳承展現了年輕的能量。 人間社記者楊寶瑞攝陳翊真展現木雕藝術的能量
2021-01-03
12月26日上午參加遇•藝文資講座,在佛陀紀念館一教塔聆聽了木雕藝術家陳翊真以「刻出生活的樣子」為題,分享木雕創作的學經歷程和作品理念,產學界及藝術愛好者紛紛前往聆聽。從講師與大眾的熱烈互動中,可以看見,木雕藝術的傳承展現了年輕的能量。
陳翊真是第一次到佛館,開始了生平的第一次講座。她很高興可以和大家分享,特地帶了滿桌的作品和工具,要讓大家更貼近認識木雕藝術的創作。「一個女孩子,怎麼會想刻木雕?」陳翊真對自己為什麼會追尋木雕藝術,做出了深刻的自我剖析,源於小時候的夢想,喜歡畫畫、紙黏土,於是便讀了美術班,高中也曾參加劇團演出,直到進入台藝大雕塑系,真正進入雕塑的世界。陳翊真說,小時候喜歡玩黏土,長大後真的在捏土。
「好香哦!這是什麼木頭嘞?」陳翊真又表示,佛館到處都香香的。當初因木頭的香氣,讓她從石雕轉入木雕的學習,於是從電鋸到刻刀,陳翊真不斷地和木頭對話。至於靈感要從哪裡汲取?她認為「生活就是題材啊!」生活是一種學習,於是火龍果、寵物等,周遭的事物,都是創意發想的來源。從中,她也領悟許多,例如經過挫折的淬煉,才有更美的堅強;蛻變不是0到1,而是脫去舊有,逐漸成長的過程。
進入產業,讓陳翊真了解到學無止境,於是拜訪名師,學習傳統木雕。「鑿花無出師」這樣的名言,讓她真正認識了傳統木雕,只有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才能讓自己更進步。而與布袋戲團的合作,又是另一番體悟,從劇本中自由創作,雕出自己想像的木偶,木偶影響了戲,戲又影響了雕偶的靈感,感覺又回到當初參加劇團的夢想。陳翊真也發揮愛心,輔導偏鄉的兒童發現木雕創作的快樂天地,讓夢想更加發光發熱。
陳翊真是第一次到佛館,開始了生平的第一次講座。她很高興可以和大家分享,特地帶了滿桌的作品和工具,要讓大家更貼近認識木雕藝術的創作。「一個女孩子,怎麼會想刻木雕?」陳翊真對自己為什麼會追尋木雕藝術,做出了深刻的自我剖析,源於小時候的夢想,喜歡畫畫、紙黏土,於是便讀了美術班,高中也曾參加劇團演出,直到進入台藝大雕塑系,真正進入雕塑的世界。陳翊真說,小時候喜歡玩黏土,長大後真的在捏土。
「好香哦!這是什麼木頭嘞?」陳翊真又表示,佛館到處都香香的。當初因木頭的香氣,讓她從石雕轉入木雕的學習,於是從電鋸到刻刀,陳翊真不斷地和木頭對話。至於靈感要從哪裡汲取?她認為「生活就是題材啊!」生活是一種學習,於是火龍果、寵物等,周遭的事物,都是創意發想的來源。從中,她也領悟許多,例如經過挫折的淬煉,才有更美的堅強;蛻變不是0到1,而是脫去舊有,逐漸成長的過程。
進入產業,讓陳翊真了解到學無止境,於是拜訪名師,學習傳統木雕。「鑿花無出師」這樣的名言,讓她真正認識了傳統木雕,只有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才能讓自己更進步。而與布袋戲團的合作,又是另一番體悟,從劇本中自由創作,雕出自己想像的木偶,木偶影響了戲,戲又影響了雕偶的靈感,感覺又回到當初參加劇團的夢想。陳翊真也發揮愛心,輔導偏鄉的兒童發現木雕創作的快樂天地,讓夢想更加發光發熱。
最新消息
佛光山南方寺及巴生區佛光人 響應口腔健康講座
2025-11-12佛光人聯合贈米 送愛北投道生療養院
2025-11-12丹佛講堂謝月照畫展開幕 藝術弘法展現和諧共生
2025-11-12COP30蔬食A計畫獲連署回響 實踐星雲大師環保與心保
2025-11-12印度朝聖團發願行佛 正覺大塔下精進修持
2025-11-12法華禪寺皈依典禮 開啟人生新旅程
2025-11-12雲水禪心生命體驗營 慢下腳步專注當下
2025-11-12新營講堂 大宏里社區談幸福
2025-11-12「偷得浮生半日閒」淨心之旅 覓得安然自在
2025-11-12雲林監獄、雲林二監義工研習 增強更生人抗壓與輔導收容人技巧
2025-11-12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