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 佛光新聞> 覺機法師與東禪佛教學院分享戒律與修行

佛光新聞

字級

覺機法師與東禪佛教學院分享戒律與修行

【人間社 黃豐坤 馬來西亞仁嘉隆報導】 2024-04-21
佛光山曼谷文教中心住持覺機法師4月17日蒞臨東禪佛教學院,與12位學生交流分享,探討戒律與修行的重要性。

覺機法師提及,佛在世時,一開始僧團並沒有戒律的制定,一直依照「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的標準行持。直至後來須提那子犯了淫戒,還有皮膚黝黑的迦留陀夷比丘嚇到孕婦流産的事件發生,佛陀因此制定「不淫戒」及「過午不食」的戒法。佛陀制定戒律以「隨犯隨制」爲主,因時制宜。戒可以隨遮隨開,小小戒可捨,體現出佛陀制戒的彈性與人性化。

覺機法師分享戒律的重要性。受戒並不是一種約束,而是提醒自己不去犯錯。假如犯了戒,那就要發露懺悔,改過向新。有些舊有的戒律觀念思想並不一定適用在現今的社會,因此必須了解戒律的存在意義才不會故步自封,無法進步。

覺機法師表示,在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的戒定慧》裡的八個字概括了戒的實踐——服務奉獻、自他兩利。持戒不只自受用,還可以他受用。菩薩戒的根本精神是發菩提心,實踐菩薩道,饒益有情,做爲自己「完成人格,圓滿菩提」的修行。因此,覺機法師勉勵大家珍惜在佛學院學習的機會,培養福德資糧,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覺機法師叮囑學員,在學習佛法的同時要懂得耐煩,可以有自己的密行做功課回向給遇到的困擾。想改正自己的習性,就要回到斷除三毒的根源,而不是去改變外境。修行要從自我內在的調整開始。覺機法師建議學員,晚上臨睡前可通過靜坐讓心回歸到沒有干擾的狀態,淨化思慮,看清自己的內心。

最後,覺機法師關懷學員近期籌辦短期出家戒會後的身心狀態。覺機法師表示,短期出家戒會是個團體修道活動,課程安排緊湊,身為工作人員的大家感到累是正常的。修行就是要看到自己的內心起伏,從而調整,才會有所進步。成就他人圓滿短期出家的因緣亦是菩薩道的修行資糧。
12345678910第1 / 927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