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菲律賓學者主持人間佛教研討會圓桌會議

教育人文

字級

菲律賓學者主持人間佛教研討會圓桌會議

【人間社 喜琛 菲律賓馬尼拉報導】 2024-11-11
11月9日,由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澳洲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美國西來大學人間佛教中心、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中心、聖卡洛斯大學人間佛教中心及Vrije Universiteit(VU)Amsterdam聯合主辦,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贊助的「人間佛教研討會:慈悲的未來」(Humanistic Buddhism Colloquium on Compassionate Futures)開幕後,菲律賓學者參與兩場圓桌會議的宣講。

菲律賓宿霧聖卡洛斯大學主辦第一小組,由菲律賓南加州大學、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澳洲NTI的6名研究生組成,南天大學教授Elizabeth McDougal博士主持。宿霧理工學院藝術、科學與教育學院人文與行為科學系人文領域協調員Ian Nicholas O. Jugo,與現任宿霧雅典耀聖心學校研究與影響評估辦公室主任Rhoderich John Abellanosa為主談人,兩人都在南加州大學完成哲學博士學位。

第二小組,是以「轉型中轉型」的特別研究項目為主題,由菲律賓宿霧聖卡洛斯大學哲學系教授Maria Majorie Purino主持,邀請了萬年寺住持妙淨法師、Cecilia Manikan博士和Josette Balandra博士為宣講人。

Maria Majorie Purino總結,人間佛教慈悲未來研討會有兩個來自菲律賓的小組,分別來自馬來亞大學、菲律賓宿霧聖卡洛斯大學和澳洲南天學院的畢業生。聖卡洛斯大學哲學系的兩位研究生談到了環境和佛教,涉及比較哲學和跨宗教方面的論述。Rhoderich John Abellanosa發表主題為「生態學作為天主教—佛教跨信仰對話的前沿」的論文,而Ian Nicholas Jugo則談到了佛教環保主義的理念和教宗方濟各的《讚頌》。

「轉型中的轉型」,住持妙淨法師向大家介紹了菲律賓「三好運動」(TAG)在菲律賓發展的概況是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睿智,三好品德是各宗教所推崇的,是從日常言語行為的生活中實踐待人好的習慣。Josette Balandra博士介紹「三好校園實踐學校在薩蓋市的學生實際觀察和行為態度的影響」。Cecilia Manikan博士討論了「在轉變中轉變」,菲律賓教育如何受「三好運動」影響的基礎理論。第二組觀眾達133名上線聆聽,其中大部分是聖卡洛斯大學的學生,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者,他們渴望並有興趣了解「三好」在菲律賓的蓬勃發展及其對教育格局的影響。

與會者Joshua回饋,得知三好校園在菲律賓的迅速發展,並於薩蓋市的所有90所學校都在實施「三好」價值觀,深受啟發。Giana Dicen聽說耐心是克服挑戰的關鍵,三位演講者都耐心地溝通和定位三好在兒童教育中的重要意義,使這項運動得到了校長和老師的支持。Khyaina Posas希望培養「三好」能提升身心健康,他相信「三好運動」是邁向和平的、積極的,從自我延伸到他人,從課堂延伸到家庭,從學校延伸到社區,從社會延伸到世界。
12345678910第1 / 416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