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11月17日 星期一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社會萬象 > 地方采風> 臺東生活美學館展出「樹語-廖勝文漆藝創作展」

地方采風

字級

臺東生活美學館展出「樹語-廖勝文漆藝創作展」

【人間社 張武吉 台東報導】 2021-02-02
生命的轉類點,展者廖勝文高中畢業後原在醬菜工廠工作,邂逅漆樹,闖入漆器藝術後,成為台灣難得的夾紵漆器技術保存者。「樹語-廖勝文漆藝創作展」自即日起於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主展覽室展出,展品件件都是工藝精湛精美絕倫,其中「棒棒糖女孩」及「漆藝大犬」大型漆器創作尤為吸睛。展期至3月1日止(週二休館),入館請接受量體溫、全程戴口罩。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館長李吉崇表示,工藝家廖勝文為國內少數從事漆藝創作的藝術家,亦是台灣難得的夾紵漆器技術保存者,曾榮獲全國美展、大墩美展、國家工藝獎、傳統工藝獎等獎項。大甲高中美工科畢業後進入醬菜工廠工作,因肌肉拉傷後轉換工作跑道。於1996年才以36歲的年紀參加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辦理的「漆器藝人陳火慶技藝傳習班」,自此矢志投入漆藝創作領域中,而無法自拔。

「漆料源自於樹,以「漆樹」的汁作為媒材、作為藝術的骨幹,歷經晷刻洗禮化作漆「術」形式開枝散葉,結出一顆顆渾圓溫潤的漆藝作品!」廖勝文道出個展主題命名為「樹語」緣由表示,「高低錯落的一件件漆器,是樹木說話的聲調、是情緒的升降、是語氣的起伏。漆就是樹的語言,也是創作者表達自我的方式,樹或許無法與人溝通,卻依舊能藉其他方式說話。」

廖勝文表示,漆工藝已存在且流傳幾千年,漆藝的價值在於「生漆」的可貴,所以堅持只使用生漆創作,並認為如果把生漆拿掉,漆藝就沒有意義。生漆也是天然環保素材,放置戶外接觸光線後很快就分解回歸大自然。此次展出希望藉由漆藝來發聲,將言語融進漆中層層堆疊,如同漆黑夜裡的點點光綵,讓更多人認識漆藝之美。
12345678910第1 / 401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