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28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社會萬象> 產官學研界菁英心旅程

社會萬象

字級

產官學研界菁英心旅程

【人間社記者 王安兒 高雄報導】 2020-07-22
「佛陀紀念館是佛國、人間淨土,涵蓋2500年佛教發展史,處處都有星雲大師弘法的用心、慈悲」,佛陀紀念館長如常法師感性分享,跟著星雲大師興建佛館的心路歷程,字字句句都有大師的智慧和教誨。

南台灣成功大學、高雄科技大學、文藻外語大學和知名公民營企業25名學者和管理主管, 7月18日利用周末參加佛館量身打造35-4期產官學研界菁英「心的旅程」,體驗「動中養成、靜中磨練」之奧妙。

如常法師主講「道藝一體‧從佛陀紀念館談佛教名相與修持」,幽默地說,2008年,大師要他蓋佛館,他告訴大師:「弟子連水管、燈管、電管三管都不懂,怎麼蓋呀?」大師回答:「就是要你做不會的,做,就對了!」

如常法師從矗立在台21線道路上的「佛光塔」分享起,當時大師是以阿育王石柱的概念建造,但在台灣,柱上方不能有獅子,避免被誤解為獅子會。因每天馬路上過往的車潮多,這座高聳入雲的石柱,不僅提示駕駛人眼晴停駐放慢速度、保護行人安全,而且看見「佛光」就知道佛館到了。

象徵學習佛陀的慈悲智慧──禮敬大廳內咖啡廳、日式風格小舖、現代蔬食餐廳,大師希望一定要和社會脈動接軌。還有全館設置的777座廁所、樟樹林餐點不定價,還有1400多個兼具防潮防濕防盜的小石椅,都是給大眾方便。

「整座博物館只有能有三個顏色嗎?」如常法師笑說,當時大師又出一道高難題,黃黑綠色。選用明淸前皇朝慣用的黃色有助提高所有建築物能見度;大佛端坐的金剛座史無前例選用黑色,考量的是讓大佛在黑暗中綻放光明,猶如漂浮在空中,風雨走廊內側的黑字功德芳名,同樣具有令人過目難忘的效果。綠色則是和博物館四周綠意結合。隨後,如常法師帶領從禮敬大廳二樓行至風雨走廊二樓,介紹佛館建築及大師建館理念,以及國寶級的鐘鼓等,觀賞非常壯觀八座塔樓的交錯美感。

佛光山都監院頭單書記慧屏法師課程也分享,「大師永遠心中有大眾、永遠為人著想、永遠有溫暖,大師的密行就是對人好」。7月19日總參,禮請如常法師於大佛平台抄經堂開示勉勵,要成就佛道就要行菩薩道,從六度波羅蜜開始,如大師的布施度「給人歡喜」。學員來自不同背景熱烈發表心得,也從出坡掃地體會感恩、發現人間淨土在當下。
12345678910第1 / 256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