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16日 星期二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社會萬象 > 地方采風> 學習幸福之道──鳳儀宮講座引發正念共鳴

地方采風

字級

學習幸福之道──鳳儀宮講座引發正念共鳴

【人間社 邱雅芳 高雄報導】 2025-07-02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小港第三分會6月29日於高雄小港鳳儀宮廟亭舉辦「一社區一蓮花講座」,以「幸福」為題,吸引近90位民眾參與,共同聆聽《幸福百法》的智慧法語。



講座由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吳欽杉擔任主持,邀請鳳儀宮至光堂副堂主李正芬、小港第三分會委員吳素津,以及港慧分會督導劉素珠擔任與談人,分別導讀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著作中有關幸福的篇章,並結合自身經歷分享體悟。活動溫馨充實,傳遞佛法智慧與生活關懷,為社區注入心靈正能量。

鳳儀宮主任委員余啟芳致詞時表示,誠摯歡迎並感謝佛光山小港講堂妙廉法師,帶領小港第三分會會員與幹部蒞臨鳳儀宮舉辦此次講座。他指出,這樣的活動不僅充實社區精神生活,也為信眾帶來佛法智慧與祝福;相信在座每一位十方善信,在聆聽這場充滿法喜的課程後,必定是最具福氣與福報的有緣人。


主持人吳欽杉表示,星雲大師推動人間佛教,主張宗教融和與生活實踐,讓佛法成為解決人生困境的智慧。他強調,「有佛法就有辦法」,希望透過淺白的文字與講座分享,讓更多人理解佛法、受用於生活。本次講座主題為「幸福」,內容選自《幸福百法》內有五篇文章與兩首歌曲,亦歡迎大眾索取閱讀。

與談人李正芬分享〈幸福的境界〉一文時表示,她特別被「境界」二字所吸引,認為修行如同蓋房築樓,需一層層累積才能提升。她提到鑑真大師多次東渡日本,歷經艱險仍不退志,令人敬佩。李正芬也指出,文章雖著墨於外在,但真正的幸福仍需向內探索,培養慈悲、歡喜、感恩與信仰之心,信仰如同心靈的依靠,使人安定。

與談人吳素津導讀〈幸福〉篇章,她表示,幸福很簡單,就在身邊,是知足、感恩與轉念的開始。她從生活、健康、財務、精神與信仰五個層面分享:與家人和睦相處、身體健康、經濟安穩、內心慈悲,皆是幸福的來源。她也提到,透過佛學講座學會轉念,放下煩惱,最終獲選模範勞工。她以「他人騎馬,我騎驢;回頭思量,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勉勵大家學會感恩,幸福自然現前。

與談人劉素珠則導讀〈幸福之道〉篇章,指出幸福不在外求,而是從改變觀念、活在當下開始。她以一名女性旁聽哲學教授的故事說明,簡單生活就是一種幸福。只要把每天的事做好、與人和睦相處、懂得感恩轉念,就能累積快樂能量。她也強調實踐「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是邁向幸福的根本。
12345678910第1 / 372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