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佛光家庭,讚!
2011-07-25
7月24日的佛光山福慧家園,由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祕書長慈容法師主持「菩提眷屬」主題講座,帶領佛光家庭菩提眷屬,分享人間佛教對個人、家庭和事業的影響。在歡笑與驚訝中,大眾恍然明白他們是如何從學佛前的權威、霸道、膽小、恐懼,到學佛後的柔軟、奉獻、慈悲、寬容的心路歷程。
學佛可以讓傳統的大男人,變得溫柔體貼。賴義明幽默的說,接觸人間佛教以後,他變得溫柔又勇敢,即使與妻子薛雲英已是老夫老妻,還是經常左一句:「太太!你好漂亮!」、右一句:「我愛你!」
陳秋琴也舉出,先生劉招明自從學佛以後,改變閉塞靦腆的性情,不但會說笑話給媽媽聽,清晨還會牽著媽媽的手去散步運動,讓老人家直呼:「學佛真好!」
「如果先生講話大聲,代表身體很健康,所以當太太的不要生氣。」李麗華說,有一次參加道場共修,聽到法師這樣開示,此後,每當先生戴登鐘講話「很大聲」時,她總是告訴自己和兒女:「爸爸身體很強壯!」因為這樣的轉念,加上法師循循善誘,戴登鐘加入了佛光會,甚至擔任中區協會會長,一路走來,學會了以同理心、柔軟心與人相處。
談起與佛光山的因緣,賴義明表示,民國七十幾年他北上想買豪宅,沒想到房子已賣完,失望回到員林,適逢依空法師提及創立道場之事,心想既然豪宅買不成,就買佛堂和大眾結緣,並讓孩子參加佛光山各項活動,後來更成就小兒子慧寬法師出家。
「人間佛教讓我懂得尊重每一個人,感動義工的發心奉獻。」被星雲大師冠上「文化老農」的陳順章,經常以佛法影響業界朋友,讓他們的心靈更充實。陳順章認為,布施微笑、好話,是與人廣結善緣的最好方法,他常以「給人一句好話、給人一個微笑」來回報信徒、義工的歡喜發心。
拿起麥克風談笑自如的陳順章表示,以前的他連上台都不敢,學佛後找到身心安頓的妙方,不再惶恐。他笑說,從前擔任學校家長會長時,總告訴校方「出錢可以,上台免談」,沒想到,這招對大師不管用,他只得乖乖上台,剛開始腦筋一片空白,現在已是樂說無礙。同修蘇素賢則表示,透過佛法的薰習,學會如何教養孩子,每當孩子哭鬧不休時,她不再驚慌失措、到處收驚,而是持誦〈大悲咒〉安撫。
身為人妻,最擔憂「小三」的威脅;學佛,讓陳秋琴、陳瑞珍擺脫這個緊箍咒。陳秋琴笑瞇瞇的說,剛移民澳洲時,常擔心老公劉招明會不會有「小三」,學佛後,彼此在「招明佛、秋琴菩薩」的互動中,更加恩愛體諒;她也鼓勵兒女參加青年團,全家有了共同話題,心境改變許多。
移民澳洲才接觸佛教的劉招明坦承,學佛讓他變得親切,懂得讚歎別人,而星雲大師「法水長流五大洲」的願景,令他感同身受,夫妻倆將佛法運用在家庭、親子與事業上,對人事以「六度四攝」作依歸,對員工寬容善待,公司營運因佛法而更順利。
先生在大陸經商的陳瑞珍,因為一家四口分隔台灣、大陸、日本、加拿大等地,常有不安與失落之感,後來朋友送了一本《傳燈》給她,而開始接觸佛教。學佛後,她不再懷疑先生林金茂是否有「小三」,在佛法的潤澤下,她擁有更富有、平安、快樂的彩色人生,先生也看到了她的改變,每次準備大師的著作、抄經本讓先生帶去大陸,他都欣然接受,也會和員工分享大師的法語。
陳瑞珍還舉實例,說明「有佛法就有辦法」。她說,先生的公司被刁難而遇到困境,透過做功德回向給對方,得以解冤釋結,一念慈悲,讓他們化解困境,公司順利營運。
陳瑞珍以佛法將家人的心緊緊繫在一起,從小家庭走入佛光大家庭,獲得快樂平安的人生。陳嘉隆一家也是如此,信仰傳承,全家總動員,夫妻參加福慧家園活動,兩個兒子為了讓父母安心,一個參加助念,一個參加法會共修,以行動彰顯學佛的好。
經過兩千多年,我們今天依然可以聽聞佛陀的教法,可見信仰傳承的重要性,慈容法師鼓勵大家以心與雙手跟著佛祖做,家庭、事業一定圓滿。「要健康平安長壽,就要有佛法;佛法可以讓人心情快樂,結緣得福田。」期許大家修福修慧,將富貴平安帶回家。
學佛可以讓傳統的大男人,變得溫柔體貼。賴義明幽默的說,接觸人間佛教以後,他變得溫柔又勇敢,即使與妻子薛雲英已是老夫老妻,還是經常左一句:「太太!你好漂亮!」、右一句:「我愛你!」
陳秋琴也舉出,先生劉招明自從學佛以後,改變閉塞靦腆的性情,不但會說笑話給媽媽聽,清晨還會牽著媽媽的手去散步運動,讓老人家直呼:「學佛真好!」
「如果先生講話大聲,代表身體很健康,所以當太太的不要生氣。」李麗華說,有一次參加道場共修,聽到法師這樣開示,此後,每當先生戴登鐘講話「很大聲」時,她總是告訴自己和兒女:「爸爸身體很強壯!」因為這樣的轉念,加上法師循循善誘,戴登鐘加入了佛光會,甚至擔任中區協會會長,一路走來,學會了以同理心、柔軟心與人相處。
談起與佛光山的因緣,賴義明表示,民國七十幾年他北上想買豪宅,沒想到房子已賣完,失望回到員林,適逢依空法師提及創立道場之事,心想既然豪宅買不成,就買佛堂和大眾結緣,並讓孩子參加佛光山各項活動,後來更成就小兒子慧寬法師出家。
「人間佛教讓我懂得尊重每一個人,感動義工的發心奉獻。」被星雲大師冠上「文化老農」的陳順章,經常以佛法影響業界朋友,讓他們的心靈更充實。陳順章認為,布施微笑、好話,是與人廣結善緣的最好方法,他常以「給人一句好話、給人一個微笑」來回報信徒、義工的歡喜發心。
拿起麥克風談笑自如的陳順章表示,以前的他連上台都不敢,學佛後找到身心安頓的妙方,不再惶恐。他笑說,從前擔任學校家長會長時,總告訴校方「出錢可以,上台免談」,沒想到,這招對大師不管用,他只得乖乖上台,剛開始腦筋一片空白,現在已是樂說無礙。同修蘇素賢則表示,透過佛法的薰習,學會如何教養孩子,每當孩子哭鬧不休時,她不再驚慌失措、到處收驚,而是持誦〈大悲咒〉安撫。
身為人妻,最擔憂「小三」的威脅;學佛,讓陳秋琴、陳瑞珍擺脫這個緊箍咒。陳秋琴笑瞇瞇的說,剛移民澳洲時,常擔心老公劉招明會不會有「小三」,學佛後,彼此在「招明佛、秋琴菩薩」的互動中,更加恩愛體諒;她也鼓勵兒女參加青年團,全家有了共同話題,心境改變許多。
移民澳洲才接觸佛教的劉招明坦承,學佛讓他變得親切,懂得讚歎別人,而星雲大師「法水長流五大洲」的願景,令他感同身受,夫妻倆將佛法運用在家庭、親子與事業上,對人事以「六度四攝」作依歸,對員工寬容善待,公司營運因佛法而更順利。
先生在大陸經商的陳瑞珍,因為一家四口分隔台灣、大陸、日本、加拿大等地,常有不安與失落之感,後來朋友送了一本《傳燈》給她,而開始接觸佛教。學佛後,她不再懷疑先生林金茂是否有「小三」,在佛法的潤澤下,她擁有更富有、平安、快樂的彩色人生,先生也看到了她的改變,每次準備大師的著作、抄經本讓先生帶去大陸,他都欣然接受,也會和員工分享大師的法語。
陳瑞珍還舉實例,說明「有佛法就有辦法」。她說,先生的公司被刁難而遇到困境,透過做功德回向給對方,得以解冤釋結,一念慈悲,讓他們化解困境,公司順利營運。
陳瑞珍以佛法將家人的心緊緊繫在一起,從小家庭走入佛光大家庭,獲得快樂平安的人生。陳嘉隆一家也是如此,信仰傳承,全家總動員,夫妻參加福慧家園活動,兩個兒子為了讓父母安心,一個參加助念,一個參加法會共修,以行動彰顯學佛的好。
經過兩千多年,我們今天依然可以聽聞佛陀的教法,可見信仰傳承的重要性,慈容法師鼓勵大家以心與雙手跟著佛祖做,家庭、事業一定圓滿。「要健康平安長壽,就要有佛法;佛法可以讓人心情快樂,結緣得福田。」期許大家修福修慧,將富貴平安帶回家。
最新消息
雪蘭莪瓜拉益智小學校園講座 點燃學子希望燈塔
2025-08-30拉曼理工大學佛學會 引導青年慧點人生路
2025-08-30芝加哥夏日禪修班 百人體驗人間生活禪
2025-08-30加拿大OMNI TV電視台 專訪覺凡法師佛教傳統文化月
2025-08-30佛光人攜手公益團體 用米香串起愛與希望
2025-08-30讀報教育首度進入鳳西國小 激發教師閱讀新思維
2025-08-30法蘭克福佛光山舉辦月餅製作課程 喜迎中秋團圓
2025-08-30中庄發展協會祖孫同樂 歡慶祖父母節
2025-08-30三重禪淨中心小樹成長禮 為入學點燈祝福
2025-08-30一社區一蓮花 幸福快樂在東里
2025-08-30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