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星雲大師全集127】隨堂開示錄263
2020-10-14
集會共修37
佛光山與佛光會6-2
國際佛光會幹部講習會
時間:2011年1月15日.地點: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
這樣的遭遇,你認為很苦嗎?不苦,甚至我認為沒什麼了不起。記得要槍斃的時候,心裡還有一點「英雄主義」的想法:「哼,有什麼了不起?死就死,大不了是一條命。」我那時二十歲。後來真的要綁赴法場時,只感覺一點惋惜,但並不怕死,只是心想,才二十歲就死了,師父、母親都不知道,人生就像水上的一個泡沫,一下子就沒有了。
在我們被囚禁時,還有很多老法師,他們都憂愁滿面,我卻很樂觀。記得有一個警察班長來看我,看起來滿善良的,我跟他說肚子餓,不一會兒,外面就有人端來一碗麵給我,當然是這位警察班長要給我吃的。後來我找他,希望給他幫助,現在他在台北縣山佳淨律寺做住持,叫做廣元法師,是一個書法家,很會寫字。所以即使在監獄裡,只要有緣分,也是度眾的道場。
我的第二個理想,是要有一個「會」。「會」是十方的,「會」可以改變佛教。剛開始我不懂什麼是「會」,只知道有中國佛教會,因此就希望參加中國佛教會。
記得離開焦山那一年,我二十歲,抗戰勝利,光復了,中國佛教會在南京召開,只接受會員代表參加。代表都是從各個省市遴選出來的,當時我不懂,正要前去參加,他們不准,我心中納悶:「我有理想,我要革新佛教,為什麼不讓我參加?我要參加會議。」那時也不只我一個有這樣的想法,還有好幾位同學,但佛教會就是不准。
後來我們貼標語反對,爭取出席會議的機會,結果把事情鬧大了,就准許我們有五個人列席,但不准發言,只准坐在旁邊看。我心裡想,這實在沒有出息,便立志將來要辦佛教會。
當時大陸國共戰爭,屍骸遍野,人心惶惶,大家爭相逃難,火車頂上都爬滿了人。由於路上盡是死人,幾乎無法走到火車站,只能在廣場外面,踏著人頭、走在人的肩膀上,渡過「人海」才能到達火車站。
看著路上的屍體,實在於心不忍,心想既然無處逃難,不如發心救傷恤亡。剛好聽說救護人員必須經過訓練,儘管當時還不知道台灣在什麼地方,還是組織「僧侶救護隊」來到台灣。
初來台灣,既沒有食宿之處,更沒有地方願意收留我們,但我依然懷著對佛教的滿腔熱忱,只想到:「我不能不要佛教,不能不參加佛教會。」
一九四九年,「中國佛教會」牌匾從大陸運到台灣,一九五二年,中國佛教會在台復會,並召開第一屆會員大會,我那年才二十六歲,因為熱心佛教,竟當選為常務理事。
我雖熱心佛教、愛護佛教、尊敬佛教,但自認年紀太輕,資歷淺薄,又食宿無著,所以立即辭職,寧可當個義工、跑腿。那時我還寫了一篇文章〈我為什麼要辭「中佛會」常務理事〉,我一生做事很懂得分寸,明白自己年紀還很小,要慢慢來。
沒想到因為辭職一事,在佛教會得罪了人,許多長老希望我成為他們的一派,那時章嘉活佛是理事長,常務理事的選票只有章嘉活佛和我的票數最多,由於各派都選了我,我一辭職,就有人說我不識抬舉,從此我就與佛教會無緣了。
慢慢地,我醞釀著組織「中國佛教青年會」。因為佛教需要青年,只是許多前輩不但不肯交棒給年輕人,甚至常給我們年輕人當頭一棒,所以我們決心要自立自強。一九七八年,我發起組織「中國佛教青年會」,並向內政部提出申請,中國佛教會立刻奔相走告,跟許多官員說一定不可以讓我們成立,這些過程在早期的《普門雜誌》都有記載。(待續)
【延伸閱讀】
改 造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世界的進步,「改造」是很重要的過程。房屋壞了要改造,衣服不合身也要改造;一張桌子,一張椅子,不適用的時候,都需要加以改造。學生開始學習寫文章,都要經過老師許多的改造;一個人不當的語言、習慣,也要經過改造,才能為人接受。所以改造有很重要的意義,略述如下:
一、改造能使萬物再生:過去日本人身材矮小,經過種族改良,現在日本人身高與世界其他種族不相上下。現代的農產品也講究品種改良,經過改良過的農作物,確實產量增多,品質優良,所以世間要靠改良,才能使萬物再生。例如各種樂器,也是經過改造,才有現在中西優美的音樂;政治上的黨派也要改造,科學上的很多定律,也都經過改造,才會更新。
二、改造能使言行進步:嬰兒牙牙學語,父母就不斷的糾正、改造,才能使他的語言日漸完美;學生求學,從幼稚園開始,老師也要不斷改造他的語言,才能讓他說話更有內容。同樣的,一個人的行為也是需要改造,例如吃飯時不可以邊吃邊說話,走路時不可以左顧右盼,甚至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這些都需要經過父母、師長,乃至朋友的不斷改造。人的一生,就像一尊木刻佛像,鼻子太高了,要削去一些;眼睛太小了,要挖大幾分。總要經過千錘百鍊、千刀萬剮的艱苦改造,才能成為一尊莊嚴的佛像,所以改造才能使言行進步。
三、改造能使思想更新:現代人經常被人批評、詬病的,就是思想落伍。一個思想落伍的人,墨守成規,趕不上時代,不但周遭人等不樂於親近,久之也會被時代淘汰。反之,有新思想的人,才能與時俱進。社會和時代的進步,都是靠有新思想的人不斷創新、發明,才能使人間增添光熱。我們看許多科學家不斷在發明新科技,以及宗教家們開拓了人類的精神世界,他們的思想造福人類,功不可沒。
四、改造能使習慣良好:在我們生活周遭,常見一些人有抽菸、喝酒、賭博,甚至吸毒等不良習慣。一旦染上這些壞習慣,不但有害身體健康,嚴重的話還會破壞家庭幸福,因此不能不改造。有了壞習慣而勇於改造的人,會令人尊重;如果堅持不改進,家法、國法、社會輿論,都不容許壞習慣在社會上蔓延。
五、改造能夠重新出發:軍人,武器落伍了,要研發、改良;百貨公司裡的產品,也都是經過一代一代的改造。無論什麼產品,落伍了不必怕,只要肯再加以改造,就不怕被淘汰,就能重新出發。例如現在的手機、電腦,不也是經過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不斷的創新、改造,才能不斷再出發嗎?
六、改造能夠汰舊換新:世間萬事萬物,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凡事都要汰舊換新才會進步。我們看,飛機飛行了一段時間,就要汰舊換新;汽車行駛相當里程後,也要汰舊換新。甚至飛機的機種、汽車的款式,也要不斷改造,才能推陳出新。因此,人不要怕改造,改造是很好的事,唯有不斷改造,才能更好、更新、更進步。──摘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萬事.改造》
佛光山與佛光會6-2
國際佛光會幹部講習會
時間:2011年1月15日.地點: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
這樣的遭遇,你認為很苦嗎?不苦,甚至我認為沒什麼了不起。記得要槍斃的時候,心裡還有一點「英雄主義」的想法:「哼,有什麼了不起?死就死,大不了是一條命。」我那時二十歲。後來真的要綁赴法場時,只感覺一點惋惜,但並不怕死,只是心想,才二十歲就死了,師父、母親都不知道,人生就像水上的一個泡沫,一下子就沒有了。
在我們被囚禁時,還有很多老法師,他們都憂愁滿面,我卻很樂觀。記得有一個警察班長來看我,看起來滿善良的,我跟他說肚子餓,不一會兒,外面就有人端來一碗麵給我,當然是這位警察班長要給我吃的。後來我找他,希望給他幫助,現在他在台北縣山佳淨律寺做住持,叫做廣元法師,是一個書法家,很會寫字。所以即使在監獄裡,只要有緣分,也是度眾的道場。
我的第二個理想,是要有一個「會」。「會」是十方的,「會」可以改變佛教。剛開始我不懂什麼是「會」,只知道有中國佛教會,因此就希望參加中國佛教會。
記得離開焦山那一年,我二十歲,抗戰勝利,光復了,中國佛教會在南京召開,只接受會員代表參加。代表都是從各個省市遴選出來的,當時我不懂,正要前去參加,他們不准,我心中納悶:「我有理想,我要革新佛教,為什麼不讓我參加?我要參加會議。」那時也不只我一個有這樣的想法,還有好幾位同學,但佛教會就是不准。
後來我們貼標語反對,爭取出席會議的機會,結果把事情鬧大了,就准許我們有五個人列席,但不准發言,只准坐在旁邊看。我心裡想,這實在沒有出息,便立志將來要辦佛教會。
當時大陸國共戰爭,屍骸遍野,人心惶惶,大家爭相逃難,火車頂上都爬滿了人。由於路上盡是死人,幾乎無法走到火車站,只能在廣場外面,踏著人頭、走在人的肩膀上,渡過「人海」才能到達火車站。
看著路上的屍體,實在於心不忍,心想既然無處逃難,不如發心救傷恤亡。剛好聽說救護人員必須經過訓練,儘管當時還不知道台灣在什麼地方,還是組織「僧侶救護隊」來到台灣。
初來台灣,既沒有食宿之處,更沒有地方願意收留我們,但我依然懷著對佛教的滿腔熱忱,只想到:「我不能不要佛教,不能不參加佛教會。」
一九四九年,「中國佛教會」牌匾從大陸運到台灣,一九五二年,中國佛教會在台復會,並召開第一屆會員大會,我那年才二十六歲,因為熱心佛教,竟當選為常務理事。
我雖熱心佛教、愛護佛教、尊敬佛教,但自認年紀太輕,資歷淺薄,又食宿無著,所以立即辭職,寧可當個義工、跑腿。那時我還寫了一篇文章〈我為什麼要辭「中佛會」常務理事〉,我一生做事很懂得分寸,明白自己年紀還很小,要慢慢來。
沒想到因為辭職一事,在佛教會得罪了人,許多長老希望我成為他們的一派,那時章嘉活佛是理事長,常務理事的選票只有章嘉活佛和我的票數最多,由於各派都選了我,我一辭職,就有人說我不識抬舉,從此我就與佛教會無緣了。
慢慢地,我醞釀著組織「中國佛教青年會」。因為佛教需要青年,只是許多前輩不但不肯交棒給年輕人,甚至常給我們年輕人當頭一棒,所以我們決心要自立自強。一九七八年,我發起組織「中國佛教青年會」,並向內政部提出申請,中國佛教會立刻奔相走告,跟許多官員說一定不可以讓我們成立,這些過程在早期的《普門雜誌》都有記載。(待續)
【延伸閱讀】
改 造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世界的進步,「改造」是很重要的過程。房屋壞了要改造,衣服不合身也要改造;一張桌子,一張椅子,不適用的時候,都需要加以改造。學生開始學習寫文章,都要經過老師許多的改造;一個人不當的語言、習慣,也要經過改造,才能為人接受。所以改造有很重要的意義,略述如下:
一、改造能使萬物再生:過去日本人身材矮小,經過種族改良,現在日本人身高與世界其他種族不相上下。現代的農產品也講究品種改良,經過改良過的農作物,確實產量增多,品質優良,所以世間要靠改良,才能使萬物再生。例如各種樂器,也是經過改造,才有現在中西優美的音樂;政治上的黨派也要改造,科學上的很多定律,也都經過改造,才會更新。
二、改造能使言行進步:嬰兒牙牙學語,父母就不斷的糾正、改造,才能使他的語言日漸完美;學生求學,從幼稚園開始,老師也要不斷改造他的語言,才能讓他說話更有內容。同樣的,一個人的行為也是需要改造,例如吃飯時不可以邊吃邊說話,走路時不可以左顧右盼,甚至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這些都需要經過父母、師長,乃至朋友的不斷改造。人的一生,就像一尊木刻佛像,鼻子太高了,要削去一些;眼睛太小了,要挖大幾分。總要經過千錘百鍊、千刀萬剮的艱苦改造,才能成為一尊莊嚴的佛像,所以改造才能使言行進步。
三、改造能使思想更新:現代人經常被人批評、詬病的,就是思想落伍。一個思想落伍的人,墨守成規,趕不上時代,不但周遭人等不樂於親近,久之也會被時代淘汰。反之,有新思想的人,才能與時俱進。社會和時代的進步,都是靠有新思想的人不斷創新、發明,才能使人間增添光熱。我們看許多科學家不斷在發明新科技,以及宗教家們開拓了人類的精神世界,他們的思想造福人類,功不可沒。
四、改造能使習慣良好:在我們生活周遭,常見一些人有抽菸、喝酒、賭博,甚至吸毒等不良習慣。一旦染上這些壞習慣,不但有害身體健康,嚴重的話還會破壞家庭幸福,因此不能不改造。有了壞習慣而勇於改造的人,會令人尊重;如果堅持不改進,家法、國法、社會輿論,都不容許壞習慣在社會上蔓延。
五、改造能夠重新出發:軍人,武器落伍了,要研發、改良;百貨公司裡的產品,也都是經過一代一代的改造。無論什麼產品,落伍了不必怕,只要肯再加以改造,就不怕被淘汰,就能重新出發。例如現在的手機、電腦,不也是經過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不斷的創新、改造,才能不斷再出發嗎?
六、改造能夠汰舊換新:世間萬事萬物,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凡事都要汰舊換新才會進步。我們看,飛機飛行了一段時間,就要汰舊換新;汽車行駛相當里程後,也要汰舊換新。甚至飛機的機種、汽車的款式,也要不斷改造,才能推陳出新。因此,人不要怕改造,改造是很好的事,唯有不斷改造,才能更好、更新、更進步。──摘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萬事.改造》
最新消息
達拉斯講堂佛學講座 開啟「幸福的密碼」
2025-08-13溫哥華社區文化生活講座 探索書法之美
2025-08-13盧秀燕率團隊巡禮中天寺 推崇五和創造人民幸福生活
2025-08-13紐約佛光青年義工 台北道場參學
2025-08-13圓明書院親子共遊創作營 寓教於樂信仰傳承
2025-08-13底特律協會佛學講座 食輪轉法輪「食」在有佛法
2025-08-13香港佛光緣美術館陶藝展 凝聚虔誠與善念
2025-08-13紐約道場鹿野苑修持 體驗法喜與自然之美
2025-08-13柏林佛學講座 菩薩道修行指南《十住經》
2025-08-13屏東講堂佛光兒童祝福禮 皈依三寶奉行三好
2025-08-13
相
關
消
息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情說愛4-2 2025-08-13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佛法的管理法⑫ 2025-08-10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佛法的管理法⑪ 2025-08-09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情說愛4-1 2025-08-12
《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公平正義 2025-08-11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者雲遊與參訪2-2 2025-08-08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者雲遊與參訪2-1 2025-08-07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6-6 202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