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大寮出祖師」佛光童軍體驗叢林修道生活

全球宗教

字級

「大寮出祖師」佛光童軍體驗叢林修道生活

【人間社 陳妍伊 高雄大樹報導】 2021-01-05
元旦假期何處去?佛光行義、羅浮送給自己不一樣的新年禮物,攜手走進佛光「叢林」,從旁「觀」到「識」見自己的真心。「佛光山第三十二期青年寺院生活體驗營」於1月1日至2日在佛光山雲來集登場,首次有八位行義、羅浮與來自全台29青年一同體驗清靜的修道生活。

水裡來火裡去備辦大眾飲食,還能保持清凈、柔軟、如法的德性,調和淡、鹹、辛、酸、甘、苦之酥陀妙味,實為「心地」修行真功夫,這是本期主題,禮請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教師慧毅法師教授主題課程「大寮出祖師」,也禮請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主講「般若心經的生活觀」,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傳授心想「識」成的秘訣,並安排學佛行儀、向前有路、認識佛學院、獻燈祈福、茶飯禪等課程。

「大寮出祖師」用抽籤方式決定烹煮的菜餚,仔細閱讀食譜內容後,著手進行分工以及準備各項食材,在一陣兵荒馬亂之後,大寮漸漸飄出菜飯香。慧毅法師提醒要留心觀察彼此的分工、言語的交流等等,不只完成美味佳餚更是掌握與自己對話的最佳時機。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特別撥冗前來與青年結緣,以天女散花和香積佛飯來勉勵青年要學習與人結緣,要能用慈悲歡喜供養大眾,在叢林要學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會下廚,故有「金衣缽,銀客堂,珍珠瑪瑙下廚房」之說。

慧知法師以輕鬆幽默的方式以及生活上的實證,闡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法義,協助青年找到通往自心的道路,從我的視角轉換成別人的視角,用不帶評論觀察別人的言行舉止,以別人的需要來愛他,自然而然就能與人相處自在,因此觀是修行的實踐,照是實踐後的成就,懂得觀照就能擁有自由自在的人生。

用眼睛還是用心在看這世界呢?妙南法師從唯識的法義帶領青年重新反觀自心,發覺心想「識」成的秘訣在於轉識成智,外境的一切是由五根觸對五塵而來,在蒐集資料後,由第六意識自編、自導、自演,產生第七識-「末那識」的我執,然後將今生今世習氣的種子收藏於第八識-「阿賴耶識」之中,因此,在心中種蓮花看到是美麗世界都;如果心中住隻鬼所見都是鬼影幢幢,只要能時時觀照自己的心念,就不會被外境遷著走。

「向前有路」修行在當下,無處不是禪。走訪開心農場,拿起鋤頭除草,體會粒粒皆辛苦的得來不易、大寮供應大眾餐食的烹煮工具巨大的讓人看得目瞪口呆,每週菜色的安排是庫房對大眾營養的照護;大雄寶殿的馨香一瓣是對諸佛的誠心供養;抄經堂裡用心感受字裡行間的字字珠璣,叢林裡處處有佛法,您感受到了嗎?

普門羅浮游筑匡分享,經過疫情爆發而混亂的2020年之後,能夠在佛光山度過2021年的第一天是很幸運也幸福的事

普門行義廖豐森表示,叢林生活沒有想像中那麼無趣,師父們都很平易近人用幽默的生活日常帶我們認識佛法的奧妙,感謝師父上人慈悲,特別準備熱騰騰的包子,還囑咐蕭師姑準備好吃的米粉羹讓我們食用。

即將畢業的惠中羅浮劉竣岳,面對未來的迷惘與困惑,透過《心經》的「觀」摘下看待別人的有色眼鏡,期勉自己能像千手千眼觀音菩薩一樣,瞭解別人的需要。

彰化羅浮許菱容,這次最大的進步是嘗試接受原本害怕的食物,因為每一道佳餚是多麼的得來不易,未來有因緣會鼓勵身旁挑食的朋友們來體驗。

12345678910第1 / 252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