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04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 樂活閱讀> 「2022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花蓮信眾熱烈心得分享

樂活閱讀

字級

「2022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花蓮信眾熱烈心得分享

【人間社 李美蘭 花蓮市報導】 2022-03-15
「2022年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列車,3月12日開至花蓮,許多佛光人都熱情邀約親朋好友前來參與。陳紫娥是東華大學退休教授,此次受邀於國際佛光會吉安第三分會陳秀卿師姐,特地前來參加「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

陳紫娥提到,慧專法師告訴我們,佛陀觀察到人生種種的無常,上至皇親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皆有其苦,要離苦得樂,因而悟出:(1)緣起性空;(2)法界平等;(3)世間的生滅、空有、成壞、愛恨對峙都在一念之間。佛陀捨榮華富貴修持苦行,修己繼之利他,悟出「大地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佛陀的精神被奉為圭臬得以流傳千古,蓋佛法不僅是生活的日常,也是教導凡人思想上的轉變,心念轉變、態度也會轉變、性格也會跟著改變,佛是覺悟,覺悟在心,「心即是佛」,個人深有同感。

甫自三好校園—四維高中所屬四維分會轉至吉安第三分會的王毓芬師姐分享說,慧專法師在演說中,一再重復讓我們了解「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馬上讓自己頓悟,原來人人皆有佛性,可以經由佛法,消除心中的恐懼、罣礙、執著痛苦。法師也提到星雲大師的〈十修歌〉,原來我們常常內心中產生的計較、比較、煩惱,都是要修己,而微笑、吃虧、說好話、禮貌,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習慣,累積起來改變自己的觀念想法,並不困難。

《人間佛教佛陀本懷》書中第三章人間佛教的基本教義裡,提到「體悟病痛,不執著」。想起自己幾年前面對疾病時的狀況,一下子跌落谷底的無助,真如書中所言「醫護人員的照顧,病中也能得到許多的因緣,許多的關懷,你不能說,疾病絕對是苦,讓身心獲得放鬆與沉澱之後再出發,未嘗不是因病得褔」,那時候自己真的感覺到,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憶及大師文章中所說「面對、接受、處理、放下」的金玉良言,影響自己甚鉅,能有勇氣走出低谷,有信心面對病痛的挑戰,再贏回健康。

受到國際佛光會花蓮第一分會會長林慶瑜的邀約,前來參與研討會的陳惠敏分享說,法師講的都很生活化,由其「怒目金剛」這四個字讓自己攝受很深。剛進入工作單位時,上級總是像對待嬰兒般的呵護著,等到自己成長至一個階段時,長官又會希望還可以提升再進步,而顯現出「怒目金剛」相;法師說,遇到逆境要學會轉,原來他們都是因為「愛之深責之切」,自己了解與接受之後,就一切無礙了。
12345678910第1 / 87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