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11月05日 星期三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人間佛教座談會 暢談佛陀本懷與解脫觀

全球宗教

字級

人間佛教座談會 暢談佛陀本懷與解脫觀

【人間社記者 李生鳳 大樹報導】 2016-12-18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第四屆人間佛教座談會」第三場場次B場,12月17日於佛光山麻竹園雙圓堂舉行,由上海大學音樂學院教授狄其安、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唐忠毛擔任主持,與會學者專家主要針對星雲大師著作《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一書,提出對人間佛教的看法和見解。

四川大學佛教與社會研究所教授段玉明,以〈打通人間佛教的理論隔閡〉為題,說明閱讀《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曾對於台灣的版本沒有「回歸」二字感到困惑,但他認為「回歸」提示了很重要的事,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而星雲大師的回歸,則是從仰慕進而到遵循,是行動主義的嚮導,回歸佛陀本懷就是實踐佛陀的宗旨。

段玉明認為,人間佛教跨越宗派,不分聖凡,統一分歧,佛陀本懷就是教化人間的菩薩情懷,佛教東傳中國的發展,無一不是人間佛教發展的權宜方便,而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從歷史、義理到踐行,敘述觀點邏輯縝密,現代人對佛陀時代的教法理解或許有障礙,但此書為大家打通脈絡,找到對人間佛教認知的起點。

中國計量大學人文社科學院院長邱高興提出〈論佛光山人間佛教的圓融性〉,指出人間佛教發展跨越種族,而神明聯誼會的舉辦更是跨越了宗教,為什麼人間佛教可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功?邱高興說,這可以歸功星雲大師包容的性格,但包容尚不足以說明,「圓融」一詞更為適合。

邱高興歸納出人間佛教的弘法方式、處事原則的圓融等,說明人間佛教是真俗圓融的佛教,如同《華嚴經》理事無礙的境界,星雲大師提出中道圓融,印證胸懷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中山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越建東的〈解脫啊!您在哪裡?〉命題靈感來自星雲大師〈佛陀,您在哪裡?〉越建東從《人間佛教佛陀本懷》讀到一般人對人間佛教的疑慮,其一是「人間佛教沒有解脫道,沒有證悟的境界,傳統的佛教不容易接受」,促使他尋找星雲大師在此書中,是否有對解脫的直接回應。

越建東發現,儘管有許多以解脫為導向的佛教名相,如「戒定慧」、「緣起中道」等,但具體內容又是什麼,該如何實踐?在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業,佛光山所有的弘法利生事業中,是否有助解脫,越建東除以多個問題探索,並從《維摩詰經》說明,維摩詰以解脫為根本,再行利生事業,最後得出的答案是「解脫,就在行菩薩道的人間佛教裡」。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妙凡法師的〈人間佛教之「人間」意涵〉,從佛陀其人、歷史發展、現實社會和因緣和合等四方面,探討星雲大師為何特別強調「人間」二字,妙凡法師說,既然已知成佛最好的地點在人間,那為何不提倡人間佛教?以及星雲大師深知,佛教若不再走入社會,終將被遺棄,所謂普度眾生原本就離不開人,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在眾生皆能成佛的道路上,還是需要眾緣合和,所有的眾生,都是依靠他力,因為他力的因緣,成為轉識成智的力量。

唐忠毛則對此場次座談做出總結,認為大家擁有極強的問題意識,如提出何謂佛陀本懷和解脫觀等,圓融、中道和菩薩行,是帶有實踐性的方法和手段,至於提出何謂人間佛教的解脫道,乍看是疑問與排他,但最終仍展現沒有區別,發掘到人間佛教跨越的、核心的本質。
12345678910第1 / 252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