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系列專題講座,6月15日於佛光山南屏別院舉行,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與法堂書記室如超法師共同講解「人間佛教的修行藍圖」。 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圖說:「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系列專題講座,6月15日於佛光山南屏別院舉行,近四百人與會。 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系列講座:人間佛教的修行藍圖
2025-06-19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系列專題講座,6月15日在佛光山南屏別院舉行,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與法堂書記室如超法師共同講解「人間佛教的修行藍圖」,近四百人與會。
妙凡法師首先闡述人間佛教三項關鍵的現代價值觀,即「以人為本」的宇宙觀、重視「現實人生」的人生觀,強調「社會參與」的社會觀,佛教應以「人與人間」的問題為核心,以「人的存在與尊嚴」作為價值基礎。
針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的編纂緣起與體系架構,妙凡法師引用佛光山長老慈惠法師的序文說明:歷代弟子之所以能讓佛法流傳不息,正是憑藉對佛陀思想的整理與實踐的奉行不懈;本書共分為十章,涵蓋人間佛教的理論、實踐、信仰與文化整合,最終回歸自心,建構出一套完整的修行藍圖。他比喻道:若《星雲大師全集》是人間佛教的「經」,《佛光山清規》是「律」,那麼《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便是「論」,是人間佛教思想體系的詮釋與理論根基。
如超法師則以第十章〈指導現代人生活的修行方法〉為主軸,介紹該章從《全集》395冊中整理出的36種修行方式,涵蓋面向廣泛,系統完整。星雲大師指出,佛教並非單純的知識學問,而是一種融合信仰、道德與實踐的生活智慧。
講人間佛教修行理念有二:「生活即修行」與「修行要修心」。大師所推動的「行佛運動」,即是依循佛陀教法,於行住坐臥中隨時自覺反照,將佛心內化為日常的指引。大師也曾引用《維摩詰經》「隨其心淨,則國土淨」的思想,說明人間淨土的成就正在於淨化人心。
依此概念,如超法師說明第十章所列修行法門分為三類,宗教生活的修行:藉由親近道場、參與戒會與法會,體驗僧團生活,學習出家人修行生活;道德生活的修行:是星雲大師立基佛陀教法以及因應時代提出的理念,如,三好、四給、五和、七誡等實踐,促進社會和諧與道德建設;生活律儀.人間生活的修行:落實佛法於日常,包括佛光四句偈、十修歌、佛光三昧修持法等。他指出,人間佛教修行的最大特色在於從傳統修持延伸至生活實踐,從出世精神轉化為入世行動,從地區弘法邁向全球傳播,皆展現其契理契機的智慧轉化。
「如總監修心保和尚指出,本套書是進入《星雲大師全集》思想入門的途徑。」妙凡法師總結,真正的修行,是讓佛法內化為思維習慣與生活方式;有般若作為指引,才能在五欲六塵中保持清明,在善惡對待間不執不迷,於日常中開展光明、希望與解脫。期勉大眾人手一套《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讓這盞智慧之燈續照慧命、照亮世界。
妙凡法師首先闡述人間佛教三項關鍵的現代價值觀,即「以人為本」的宇宙觀、重視「現實人生」的人生觀,強調「社會參與」的社會觀,佛教應以「人與人間」的問題為核心,以「人的存在與尊嚴」作為價值基礎。
針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的編纂緣起與體系架構,妙凡法師引用佛光山長老慈惠法師的序文說明:歷代弟子之所以能讓佛法流傳不息,正是憑藉對佛陀思想的整理與實踐的奉行不懈;本書共分為十章,涵蓋人間佛教的理論、實踐、信仰與文化整合,最終回歸自心,建構出一套完整的修行藍圖。他比喻道:若《星雲大師全集》是人間佛教的「經」,《佛光山清規》是「律」,那麼《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便是「論」,是人間佛教思想體系的詮釋與理論根基。
如超法師則以第十章〈指導現代人生活的修行方法〉為主軸,介紹該章從《全集》395冊中整理出的36種修行方式,涵蓋面向廣泛,系統完整。星雲大師指出,佛教並非單純的知識學問,而是一種融合信仰、道德與實踐的生活智慧。
講人間佛教修行理念有二:「生活即修行」與「修行要修心」。大師所推動的「行佛運動」,即是依循佛陀教法,於行住坐臥中隨時自覺反照,將佛心內化為日常的指引。大師也曾引用《維摩詰經》「隨其心淨,則國土淨」的思想,說明人間淨土的成就正在於淨化人心。
依此概念,如超法師說明第十章所列修行法門分為三類,宗教生活的修行:藉由親近道場、參與戒會與法會,體驗僧團生活,學習出家人修行生活;道德生活的修行:是星雲大師立基佛陀教法以及因應時代提出的理念,如,三好、四給、五和、七誡等實踐,促進社會和諧與道德建設;生活律儀.人間生活的修行:落實佛法於日常,包括佛光四句偈、十修歌、佛光三昧修持法等。他指出,人間佛教修行的最大特色在於從傳統修持延伸至生活實踐,從出世精神轉化為入世行動,從地區弘法邁向全球傳播,皆展現其契理契機的智慧轉化。
「如總監修心保和尚指出,本套書是進入《星雲大師全集》思想入門的途徑。」妙凡法師總結,真正的修行,是讓佛法內化為思維習慣與生活方式;有般若作為指引,才能在五欲六塵中保持清明,在善惡對待間不執不迷,於日常中開展光明、希望與解脫。期勉大眾人手一套《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讓這盞智慧之燈續照慧命、照亮世界。
最新消息
雪梨佛光人推動環保與多元文化 榮獲新州議會表揚肯定
2025-11-26佛光人的家 佛光村入住說明會
2025-11-26達拉斯講堂感恩行動 致贈理查遜警消深化社區合作
2025-11-26新馬寺兒童青少年參訪東禪寺 開啟文化藝術新視野
2025-11-26《綠・蔬食評鑑指南》星級餐廳 將蔬食推向全球
2025-11-262025年《綠・蔬食評鑑指南》 65家星級餐廳獲表揚
2025-11-26東禪寺社教多元佛學教育 助孩子建立積極人生觀
2025-11-26南方寺周日佛學班結業典禮 三好同行慈悲種子啟航
2025-11-26走進復興區慢讀之旅 凝聚惠中佛光家庭情誼
2025-11-26侯友宜贈匾一炁玉皇宮 中華傳統宗教總會觀禮
2025-11-26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