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不二門石獅子 承載家族世代的心意
2022-05-20
在佛光山不二門前矗立著一對石獅子,為莊嚴的佛教聖地增添一分氣勢;石獅子在寺院、廟宇普遍可見,但佛光山不二門前的這一對石獅,卻是承載著一家人世代發心護持的故事。
50多年前,佛光山還在開山建設時期,一位張金德居士前來向星雲大師表示,他想捐贈一對石獅子。張金德居士是德興運輸報關有限公司的創辦人,現今雖已往生多年,但他最初的這份心意,仍在子孫輩中延續。
張金德的兒子、現年63歲的張黃傳是德興運輸報關有限公司總經理,提到這段往事,印象模糊卻又深刻。家中有8個孩子,食指浩繁,當年張金德從基隆攜家帶眷到高雄謀生,在當時環境下一直都不是很順利,張金德因為生病前後開刀10餘次,家中甚至需要靠親友接濟度過難關。
張黃傳讀小學四年級時,父親事業開始有起色,家中經濟好轉,之所以捐獻石獅子,就是為了感謝上蒼的眷顧。張金德甫成立報關公司,得知星雲大師正在開山,看到大師對教育的用心,十分敬佩,因此決定將剛賺到為數不多的收入奉獻出去,從選材、雕刻、運輸,歷經三年,方完成不二門前的那對石獅子。張金德雖有閱讀佛經,但只有小學學歷的他,無法深刻理解內容,所以是靠著自己的感悟,發下心願,進而結下這份善緣。
張黃傳說,父親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孝順父母、疼愛妻小,給予子女良好身教,重情重義的性格讓他在事業上得到諸多朋友幫助。父親需照顧和他一起努力打拚的同仁生計,和承擔11口之家的龐大生活費用,忙碌之餘仍會抽空到寺廟禮佛參禪,並扶助慈善機構和籌畫精神科醫院,秉持為善不欲人知的態度回饋社會。
張黃傳說,家中長輩對於什麼是佛教、道教其實並沒有很清楚,但就是秉持行善的心,也會吃早齋。張黃傳說自己及家人尚在學習佛法,也沒受三皈五戒,「比較不懂規矩啦,」他說:「但很樂意做善事。」
忙碌於工作的張黃傳,因較少時間陪伴家人,所以像是佛光山過年時,時常是其他子女偕同長輩前來賞花燈。有次其同修偕同友人到佛光山禮佛,看到石獅子的底座後,經家人商量,認為需要維修,「畢竟這對石獅子是長輩的心願,我們希望好好傳承維持。」
其同修因加入南屏別院教師分會,主動與佛光山的法師多方聯繫,順利完成維修。日前夫妻2人來佛光山時,看到石獅子的底座煥然一新,心中的高興不在話下。提到家族護持的這份心,張黃傳表示:「其實真的沒什麼特別的想法,完全是熱忱奉獻的心。」
50多年前,佛光山還在開山建設時期,一位張金德居士前來向星雲大師表示,他想捐贈一對石獅子。張金德居士是德興運輸報關有限公司的創辦人,現今雖已往生多年,但他最初的這份心意,仍在子孫輩中延續。
張金德的兒子、現年63歲的張黃傳是德興運輸報關有限公司總經理,提到這段往事,印象模糊卻又深刻。家中有8個孩子,食指浩繁,當年張金德從基隆攜家帶眷到高雄謀生,在當時環境下一直都不是很順利,張金德因為生病前後開刀10餘次,家中甚至需要靠親友接濟度過難關。
張黃傳讀小學四年級時,父親事業開始有起色,家中經濟好轉,之所以捐獻石獅子,就是為了感謝上蒼的眷顧。張金德甫成立報關公司,得知星雲大師正在開山,看到大師對教育的用心,十分敬佩,因此決定將剛賺到為數不多的收入奉獻出去,從選材、雕刻、運輸,歷經三年,方完成不二門前的那對石獅子。張金德雖有閱讀佛經,但只有小學學歷的他,無法深刻理解內容,所以是靠著自己的感悟,發下心願,進而結下這份善緣。
張黃傳說,父親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孝順父母、疼愛妻小,給予子女良好身教,重情重義的性格讓他在事業上得到諸多朋友幫助。父親需照顧和他一起努力打拚的同仁生計,和承擔11口之家的龐大生活費用,忙碌之餘仍會抽空到寺廟禮佛參禪,並扶助慈善機構和籌畫精神科醫院,秉持為善不欲人知的態度回饋社會。
張黃傳說,家中長輩對於什麼是佛教、道教其實並沒有很清楚,但就是秉持行善的心,也會吃早齋。張黃傳說自己及家人尚在學習佛法,也沒受三皈五戒,「比較不懂規矩啦,」他說:「但很樂意做善事。」
忙碌於工作的張黃傳,因較少時間陪伴家人,所以像是佛光山過年時,時常是其他子女偕同長輩前來賞花燈。有次其同修偕同友人到佛光山禮佛,看到石獅子的底座後,經家人商量,認為需要維修,「畢竟這對石獅子是長輩的心願,我們希望好好傳承維持。」
其同修因加入南屏別院教師分會,主動與佛光山的法師多方聯繫,順利完成維修。日前夫妻2人來佛光山時,看到石獅子的底座煥然一新,心中的高興不在話下。提到家族護持的這份心,張黃傳表示:「其實真的沒什麼特別的想法,完全是熱忱奉獻的心。」
最新消息
從健走到靜心 社區婦女團體西方寺體驗茶禪
2025-09-30九個太陽VS冰皮月餅 光明寺三好中文學校慶中秋
2025-09-30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視察交流團 訪問光明大學
2025-09-30波士頓響應蔬食A計劃 推廣素食環保愛地球
2025-09-30南天寺環保植樹 美化社區回饋大地
2025-09-30法寶寺佛學講座 心保和尚領眾邁向智慧
2025-09-30溫哥華佛光人 中秋把手做漂漆
2025-09-30台北道場響應救援機制 赴花蓮協助災區重建
2025-09-30慧慈寺佛學講座 導讀《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
2025-09-30佛光大學蔬食系師生前進花蓮光復 義煮熱食暖心援災
2025-09-30
相
關
消
息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監事會議 「共生與共榮」開展會務 2023-12-23
福山佛光人學煮臘八粥 沿襲佛光山原味 2023-12-20
底特律佛光人發願 傳承佛光宗風行菩薩道 2023-12-19
佛光山信眾監院室暨義工會聯誼 解行並重信眾感動 2023-12-17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妙光法師:開放交流 全世界學者暢所欲言 2023-12-17
中華佛青幹部共識營閉幕 量身打造課程為團務聚焦 2023-12-18
〔2023第十屆人間佛教座談會〕妙凡法師:集思廣益因應人間佛教未來 2023-12-17
Voice of the University of the West scholars conce 202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