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新加坡佛光山攜手台灣茶人 共品茶香共修佛道
2025-08-04
佛光山福山寺住持妙宥法師8月2日攜同6位台灣茶人蒞臨新加坡佛光山,於大雄寶殿為約30位品茗愛好者舉辦茶藝培訓。
新加坡佛光山住持妙穆法師感謝妙宥法師及茶人團隊前來授課。他指出,古人所言「開門七件事」中,茶是生活必需品之一,而學習茶藝可以沉澱心靈、更可幫助專注當下。
福山寺彰化社區大學「茶的人文美學」課程講師吳幸儒表示,「茶人」是一種崇高的身份,茶人透過實踐經驗,致力推廣茶文化及相關產業,並具備內在修為。茶人不僅傳承傳統文化,更致力於創新。如同學佛一樣,是一種向內修行,唯有持續自我革新,方能將佛法薪火相傳,延續至下一代。
在「人在草木間」的課程環節中,學員們深入探討茶文化的歷史脈絡,從三皇五帝至歷代王朝,再至台灣光復後的茶葉發展。吳幸儒提及,被譽為「茶聖」的陸羽,因其著作《茶經》對茶的發展帶來巨大貢獻。進一步指出,「台灣人文茶藝」以茶為核心,結合茶器、茶席與儀軌,茶人透過「味茶、品茶、覺茶」入道,藉由茶藝觀照自我、不忘初心。他提醒,若茶具僅為陳設,便只是藝術品;學佛若無實踐,也難展現真義。
講解「台灣特色茶品飲」時,談到了茶的功效與台灣特色茶品。吳幸儒指出,佛法講求清淨和當下,茶藝強調靜心自然的境界可謂殊途同歸。並引用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一日修來一日功,一日不修一日空。」說明茶藝如同修行,需恆常練習方能日進有功。
課程尾聲,學員透過「茶人儀軌的靜與美」認識茶文化,並親身實踐「溫、置、注、奉」的泡茶儀軌。國際佛光會新加坡協會北三分會副會長龔偉民感謝老師們的悉心指導,使學員得以在繁忙生活中靜心品茗、自我觀照。他領悟「品茶如待人」,應以平等之心賞味各類茶品,猶如接納世人不同特質,彰顯人間佛教包容之智。
一席茶事畢,眾人皆覺滿載而歸,如茶湯餘韻,回味無窮。
新加坡佛光山住持妙穆法師感謝妙宥法師及茶人團隊前來授課。他指出,古人所言「開門七件事」中,茶是生活必需品之一,而學習茶藝可以沉澱心靈、更可幫助專注當下。
福山寺彰化社區大學「茶的人文美學」課程講師吳幸儒表示,「茶人」是一種崇高的身份,茶人透過實踐經驗,致力推廣茶文化及相關產業,並具備內在修為。茶人不僅傳承傳統文化,更致力於創新。如同學佛一樣,是一種向內修行,唯有持續自我革新,方能將佛法薪火相傳,延續至下一代。
在「人在草木間」的課程環節中,學員們深入探討茶文化的歷史脈絡,從三皇五帝至歷代王朝,再至台灣光復後的茶葉發展。吳幸儒提及,被譽為「茶聖」的陸羽,因其著作《茶經》對茶的發展帶來巨大貢獻。進一步指出,「台灣人文茶藝」以茶為核心,結合茶器、茶席與儀軌,茶人透過「味茶、品茶、覺茶」入道,藉由茶藝觀照自我、不忘初心。他提醒,若茶具僅為陳設,便只是藝術品;學佛若無實踐,也難展現真義。
講解「台灣特色茶品飲」時,談到了茶的功效與台灣特色茶品。吳幸儒指出,佛法講求清淨和當下,茶藝強調靜心自然的境界可謂殊途同歸。並引用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一日修來一日功,一日不修一日空。」說明茶藝如同修行,需恆常練習方能日進有功。
課程尾聲,學員透過「茶人儀軌的靜與美」認識茶文化,並親身實踐「溫、置、注、奉」的泡茶儀軌。國際佛光會新加坡協會北三分會副會長龔偉民感謝老師們的悉心指導,使學員得以在繁忙生活中靜心品茗、自我觀照。他領悟「品茶如待人」,應以平等之心賞味各類茶品,猶如接納世人不同特質,彰顯人間佛教包容之智。
一席茶事畢,眾人皆覺滿載而歸,如茶湯餘韻,回味無窮。
最新消息
人間佛教走進里約大學 禪修與太極促進心靈健康
2025-10-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師與禪詩6-4
2025-10-032025第11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開放報名觀察員
2025-10-02福報生活推廣協會理監事會議 33萬學生讀報陶冶品德
2025-10-02北區知賓中、分隊長增能培訓 提升知能服務大眾
2025-10-02佛門開放日 跨文化交流共譜心靈之旅
2025-10-02南華大學人間佛教講座 依空法師以《八大人覺經》引領生命智慧
2025-10-02大明社區大學 客語推廣佛光菜根譚研習
2025-10-02波士頓提倡身心健康 秋季活動利益大眾
2025-10-02禪意融花藝 芝加哥禪淨中心「禪心花藝」中英文學員參與
2025-10-02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