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芝加哥協會英文分會Steve Haverkos督導發願要宣講佛法分享給大眾。 圖/芝加哥禪淨中心提供
圖說:透過聞法觀心,妙偉法師引導大眾認識觀音法門。 圖/芝加哥禪淨中心提供
圖說:醫師與建築師背景的三姊妹,寫下願助眾生的心願,以專業與悲心共行,落實觀音的慈悲願行。 圖/芝加哥禪淨中心提供
圖說:繪手,代表觀音菩薩的千手,願身做好事,主動關心有需要的人。 圖/芝加哥禪淨中心提供芝加哥佛光人「觀心自在」修持 禮敬觀音、聞法觀心、共修行願
2025-07-15
7月13日適逢農曆6月19日觀世音菩薩成道紀念日,佛光山芝加哥禪淨中心以「觀心自在」為題,舉辦半日觀音修持,結合禮敬觀音、聞法觀心、共修行願等三大主軸,帶領逾40位信眾親身體驗菩薩慈悲精神。清晨,大眾齊聚道場,恭敬供奉抄寫完成的《大悲咒》,全程禁語、不使用3C產品,專注於身心收攝與修持。課程由住持永瀚法師與妙偉法師主講,從理論、實修到互動實作,循序引領信眾深入觀音行門,沉浸於寧靜與法喜中。
第一堂課禮敬觀音,開啟恭敬心。永瀚法師以「禮佛好修行」為題,啟發大眾思惟觀世音菩薩的大悲願行,放下自我、安心共修,透過禮佛觀想與身語意合一,進入「觀自在」的安住狀態。接著帶領大眾稱念聖號並禮拜,藉由「頭觸地、身柔軟」的動作,表達至誠恭敬,也藉身體力行,學習觀音慈悲與柔和,讓修持不僅止於思惟,更融入身心。
第二堂課聞法觀心,理解觀音法門。妙偉法師以「為何修持觀音法門」為題,闡述觀音信仰根本意涵。他指出,聲音通常用來「聽」,但觀世音菩薩卻能「觀其音」,因菩薩不僅聽聲,更觀照背後因緣,對症下藥、應機救苦。觀音以眼根觀察、耳根聆聽,皆依智慧辨明,觀機逗教,非停留於感官表層所見。引用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法語,「信仰不是迷信,而是透過信念獲得力量」,指出《大悲咒》是觀音法門重要實修,內含禮敬諸佛,結合音聲與願力,淨化身心,啟發眾生本具慈悲與清淨自性。
第三堂課共修行願,落實慈悲願力。大眾誦持《大悲咒》、觀音發願文,將法義轉化為實修,在觀音聖號中深植信願。誦經後進入互動環節,學員於紙上描繪手印與耳印,書寫「我願意幫助的人」,有「病苦的人」、「有緣眾生」、「殘障人士」、「善心人」等。透過此練習,將觀音菩薩聞聲救苦、無緣大慈精神落實於願行。永瀚法師指出,慈悲起於願幫助人的心念,但不應止於發願,更須付諸行動,方能圓滿修持。「拜觀音、求觀音、學觀音、做觀音」,以行三好、廣結善緣,人人皆能成為千手千眼觀音化身。
課後多位信眾分享修行心得:前芝加哥協會會長馮錦秀表示,「所有在我生命中鼓勵、幫助我的人,都是我的觀世音菩薩。」前第一分會會長陳采菱說,遇到困難與恐懼時,心中總會自然生起佛號與菩薩聖號,從中獲得安定與力量。
英文分會李寬寬醫師與多位學員也表示,透過此次禮佛課程,深入學習行儀與觀音法門內涵,感謝法師慈悲引導,發願以觀音精神利益眾生。佛光家庭心理治療師Shirley Khong分享,學佛14年雖歷經挑戰,卻從未退轉,並發願將觀音慈悲應用於臨床,以正念與悲心照顧病患、陪伴家人。
第一堂課禮敬觀音,開啟恭敬心。永瀚法師以「禮佛好修行」為題,啟發大眾思惟觀世音菩薩的大悲願行,放下自我、安心共修,透過禮佛觀想與身語意合一,進入「觀自在」的安住狀態。接著帶領大眾稱念聖號並禮拜,藉由「頭觸地、身柔軟」的動作,表達至誠恭敬,也藉身體力行,學習觀音慈悲與柔和,讓修持不僅止於思惟,更融入身心。
第二堂課聞法觀心,理解觀音法門。妙偉法師以「為何修持觀音法門」為題,闡述觀音信仰根本意涵。他指出,聲音通常用來「聽」,但觀世音菩薩卻能「觀其音」,因菩薩不僅聽聲,更觀照背後因緣,對症下藥、應機救苦。觀音以眼根觀察、耳根聆聽,皆依智慧辨明,觀機逗教,非停留於感官表層所見。引用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法語,「信仰不是迷信,而是透過信念獲得力量」,指出《大悲咒》是觀音法門重要實修,內含禮敬諸佛,結合音聲與願力,淨化身心,啟發眾生本具慈悲與清淨自性。
第三堂課共修行願,落實慈悲願力。大眾誦持《大悲咒》、觀音發願文,將法義轉化為實修,在觀音聖號中深植信願。誦經後進入互動環節,學員於紙上描繪手印與耳印,書寫「我願意幫助的人」,有「病苦的人」、「有緣眾生」、「殘障人士」、「善心人」等。透過此練習,將觀音菩薩聞聲救苦、無緣大慈精神落實於願行。永瀚法師指出,慈悲起於願幫助人的心念,但不應止於發願,更須付諸行動,方能圓滿修持。「拜觀音、求觀音、學觀音、做觀音」,以行三好、廣結善緣,人人皆能成為千手千眼觀音化身。
課後多位信眾分享修行心得:前芝加哥協會會長馮錦秀表示,「所有在我生命中鼓勵、幫助我的人,都是我的觀世音菩薩。」前第一分會會長陳采菱說,遇到困難與恐懼時,心中總會自然生起佛號與菩薩聖號,從中獲得安定與力量。
英文分會李寬寬醫師與多位學員也表示,透過此次禮佛課程,深入學習行儀與觀音法門內涵,感謝法師慈悲引導,發願以觀音精神利益眾生。佛光家庭心理治療師Shirley Khong分享,學佛14年雖歷經挑戰,卻從未退轉,並發願將觀音慈悲應用於臨床,以正念與悲心照顧病患、陪伴家人。
最新消息
南華大學韓國33觀音巡禮二部曲再獲好評 頒聘4位韓國榮譽顧問
2025-11-23佛光會108間房舍安僧信 緬甸災後重建展現希望之光
2025-11-23【星雲大師全集20】佛教管理學.人間佛教的「治心十法」②
2025-11-23花蓮佛光人跟著大師辦教育 送福田「做就對了」
2025-11-22宿霧跨宗教「翻譯與真理」 聖卡洛大學與佛光山再合作
2025-11-22豐原佛學講座 通往佛道的起點
2025-11-22北卡Norwayne中學參訪佛光山 體驗中華文化與佛法智慧
2025-11-22理查遜學區舉辦多元文化之夜 佛光攤位展現中華傳統魅力
2025-11-22佛光山啟動宿霧第二次賑災行動 1500戶災民受惠
2025-11-22多倫多大學跨宗教論壇 覺凡法師分享因緣法
2025-11-22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