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心靈補給 > 佛學講座> 隨行星雲大師的歲月 以師心為己心

佛學講座

字級

隨行星雲大師的歲月 以師心為己心

【人間社 劉雪玲 曼谷報導】 2025-06-19
佛光山曼谷文教中心於6月15日舉辦人間佛教佛學講座,禮請佛光山都監院頭單書記慧屏法師主講「師心己心」,分享隨侍星雲大師日常的身教與言教,深思真心本性,吸引近230餘位信眾聆聽法義,法緣殊勝,座無虛席。

活動由人間音緣歌詠隊以〈晨禱〉及〈流轉〉兩首歌拉開序幕。佛光山曼谷文教中心住持覺機法師代表大眾歡迎慧屏法師,因每個人心目中所認知的星雲大師不同,藉由慧屏法師親近大師的視角,讓大眾更深入理解大師教育弟子、面對信徒時細膩的慈悲與智慧,讓我們再次與大師接心,瞭解人間佛教思想及理念,作為學習的方向。

慧屏法師表示大師興建眾多道場、除了佛法的推廣、人心的需求,也是讓弟子代替大師向護法信徒報恩,為大眾創造學習並實踐菩薩道的園地。法師表示《追星沐雲》一書,是透過大師的言行、談話、鼓勵,給予自己莫大力量,將心中感動與所見所聞做一記錄,進一步挖掘自己的真心本性。所以,每個人所看見的,其實是自己的投射,每個人的心,決定了我們看到的世界。今天的「師心己心」講演也是以自己的經驗來跟大家分享「師父的心願,也是我的心願。」

慧屏法師首先以「自覺」為題指出大師曾說:「倘若沒有自覺,即使給你再好的東西、教你再多的道理都沒有用。所以,人要不斷自覺,自覺才會進步。」自己有覺悟的能力,在面對生命裡出現的事情,要回歸本來面貌,如此才能心甘情願面對它。

所以,要自覺什麼?自覺自己的能力不夠;自覺對人有所不起;自覺自己的悲心不夠;自覺自己的願力不堅;自覺待人不夠真誠;自覺耐煩不夠。

慧屏法師引用大師在〈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中說到,對於徒眾升級與否不是他個人所能左右,是與個人的福德因緣有關,但是深感抱歉,不能做到圓滿。期許大家從中學習受委屈,但出家道行,自有佛法來評量,不用在世法上來論長道短。鼓勵大家能自覺以佛法來評量自己。

法師也舉例,大師年輕時有人幫忙他洗衣,他故意將衣服踩髒再自行清洗,以此表現凡事靠自己、不依賴他人之精神。強調自覺能力不足,容易對人起煩惱,悲心與願力不夠,待人不夠真誠,耐性不足,修道者須自我察覺並克服。

講座中,慧屏法師分別以「給」、「節儉」、「給人因緣」、「發心」、「禪」、「棒喝」等議題,引領大眾一窺大師的日常,更引用〈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的內容與大眾分享,講述的內容生動活潑,讓人如沐春風,不時感受到大師的幽默風趣;時而以親身的經歷展現大師對徒眾的觀機逗教,充滿臨濟禪宗的棒喝家風。讓與會者進一步認識大師的風範。

最後,慧屏法師強調,大師臨終前留給世人的文字,正是他一生奉行的宗旨:在佛法上精進,不在世法上爭奪。一生以悲智願行感動人心,致力讓人聽懂佛法,為人間與社會留下深遠貢獻。
12345678910第9 / 207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