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生活休閒 > 醫療保健> 岡山講堂健康講座 預防腦中風與血管性失智

醫療保健

字級

岡山講堂健康講座 預防腦中風與血管性失智

【人間社 羅秀春 高雄報導】 2025-05-25
為提升佛光人健康意識,傳播正確的養生觀念,佛光山岡山講堂5月24日下午舉辦醫學健康講座,邀請高醫岡山醫院神經科主任周秉松醫生,主講「腦中風與血管性失智症」,60位聼眾前來聆聽。

腦中風是對腦血管疾病的俗稱,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腦血管阻塞造成腦部缺氧,另一種腦血管破裂造成腦部損傷而出現腦中風,台灣近三年,腦血管疾病皆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四位,腦血管疾病也會導致失智症,稱為血管性失智症,是第二常見的失智症病因。

腦中風的症狀包含突然發生頭暈走路不穩,視力模糊、半邊無力、頭痛、言語表達困難和理解障礙。腦中風是可以預防的,這必須對腦中風的危險因子下手,除了不可逆的年齡、基因、性別外,其他都是可以控制與治療,所以好好控制這些慢性病,規律運動,生活作息正常,不抽菸喝酒,中風自然不會找上門。

周秉松進一步說明判別腦中風的口訣「微笑、舉手、說你好」無法做到任一動作快打119,迅速就醫,把握黃金時間腦中風的症狀及緊急處理。出血性腦中風之治療有嚴格控制血壓、避免發燒及高血糖、保持呼吸道之暢通及監測呼吸狀態,而缺血性腦中風藥物治療為主。

失智症的基本概念,是年紀造成腦部退化性的疾病,最常見的阿茲海默氏症,早期症狀容易被大家忽略掉,初始表現就是記憶力不好、判斷力變差,語文表現文不對題,無法表達自己的意思,嚴重的病人會有憂鬱、焦慮情緒或精神方面的症狀,容易有失控的行為。失智症的種類大致分為三類:退化性、血管性和其他;治療以預防腦血管疾病為重要關鍵,活到好學到老、保護頭控制體重、不抽菸不憂鬱、多動腦沒煩惱是預防失智的祕訣。

周秉松提醒大眾,定期接受健康檢查、飲食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及心臟病等患者遵循醫囑,按時服藥及複診、規律運動、體重控制可避免腦中風。

與會者把握提問,測量血壓722時間如何掌握?雙手量血壓落差多少算沒問題?舒張壓低於70是正常嗎?早餐前量血壓或早餐後適合?臨時暈眩應該掛哪一科等諸多問題都得到醫師詳細解答。
12345678910第9 / 36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