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佛光山印度朝聖 佛光人福慧雙修
2025-03-07
佛教徒為了追隨佛陀的足跡,禮懺清靜的身心,親近善知識與圓滿福德資糧,來自台灣、馬來西亞、泰國等10幾個國家2百多位信眾,3月1日啟程,展開為期13天印度朝聖之旅,由佛光山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親自率領「佛光山2025年第十一屆印度法會佛陀聖地朝山團」,踏上佛陀的故鄉,朝拜佛陀的聖地鹿野苑、菩提伽耶等八大聖地,有人因感動而掉淚,或因朝聖禮拜獲得堅定的信心。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在《星雲大師全集》中說:「印度是佛陀的祖國,身為佛弟子都應該在有生之年,至少擁有一次朝禮聖地的紀錄。當你踏在佛陀走過的路上……跪伏在佛陀的座前會感受到佛陀的慈光加被;無明煩惱在瞬間消失……」
3月2日,眾人參訪佛光山新德里沙彌學園,受到佛光山德里文教中心主任暨印度沙彌學園主任慧顯法師與諸位法師、沙彌與信眾熱情迎接。沙彌負責司茶及午宴,展現平日所學語言、音樂與中國武術等技能,讓與會者拍手稱好,見證佛光山好苗子正在成長茁壯,深信未來將會承擔復興印度佛教的使命。
3月3日上午,大眾遊恆河、看日出,參訪佛陀初轉法輪的聖地「鹿野苑」,心定和尚帶領課誦,祈願祝禱世界和平、人民安樂。
信眾圍坐在佛陀初轉法輪聖塔前的菩提樹下,心定和尚慈悲開示,佛陀在世時提出,身口意三業清淨;大師提倡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佛陀就是大醫王,佛法可以解除人的貪瞋痴,佛陀出家是為解決人生的痛苦,修行者運用四聖諦、八正道,證悟緣起性空,當下覺悟因「有」而有生,正思維「身、口、意」的行為造作,因愛取有,老病死憂悲惱苦。佛說世間無常,老病死人雖不喜歡,卻是無人能抗逆。
心定和尚以佛教的十二因緣闡述「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循環相續。六根對六塵而產生六識,內心同時出現「受、想、思」108煩惱。生老病死的因緣是身口意三業,根源於無明。
心定和尚勸勉大眾靜心思惟「如何照見五蘊皆空?」透過「四聖諦」思惟痛苦的根源,無明滅則行滅,行八正道得以離苦。引用《雜阿含經》:「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勉眾,保握今生朝禮佛陀聖地難得的因緣,精進修持、福慧雙修。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在《星雲大師全集》中說:「印度是佛陀的祖國,身為佛弟子都應該在有生之年,至少擁有一次朝禮聖地的紀錄。當你踏在佛陀走過的路上……跪伏在佛陀的座前會感受到佛陀的慈光加被;無明煩惱在瞬間消失……」
3月2日,眾人參訪佛光山新德里沙彌學園,受到佛光山德里文教中心主任暨印度沙彌學園主任慧顯法師與諸位法師、沙彌與信眾熱情迎接。沙彌負責司茶及午宴,展現平日所學語言、音樂與中國武術等技能,讓與會者拍手稱好,見證佛光山好苗子正在成長茁壯,深信未來將會承擔復興印度佛教的使命。
3月3日上午,大眾遊恆河、看日出,參訪佛陀初轉法輪的聖地「鹿野苑」,心定和尚帶領課誦,祈願祝禱世界和平、人民安樂。
信眾圍坐在佛陀初轉法輪聖塔前的菩提樹下,心定和尚慈悲開示,佛陀在世時提出,身口意三業清淨;大師提倡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佛陀就是大醫王,佛法可以解除人的貪瞋痴,佛陀出家是為解決人生的痛苦,修行者運用四聖諦、八正道,證悟緣起性空,當下覺悟因「有」而有生,正思維「身、口、意」的行為造作,因愛取有,老病死憂悲惱苦。佛說世間無常,老病死人雖不喜歡,卻是無人能抗逆。
心定和尚以佛教的十二因緣闡述「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循環相續。六根對六塵而產生六識,內心同時出現「受、想、思」108煩惱。生老病死的因緣是身口意三業,根源於無明。
心定和尚勸勉大眾靜心思惟「如何照見五蘊皆空?」透過「四聖諦」思惟痛苦的根源,無明滅則行滅,行八正道得以離苦。引用《雜阿含經》:「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勉眾,保握今生朝禮佛陀聖地難得的因緣,精進修持、福慧雙修。
最新消息
西來大學市集美食、藝文兼備 社區溫馨交流
2025-08-12台北道場香積團十四周年慶 五十道創意素齋喜團圓
2025-08-12印尼蘇北協會第五分會三好動漫繪畫比賽 宣揚三好四給理念
2025-08-12小小演員大智慧 「兒童佛法故事劇場」南屏別院歡樂開演
2025-08-122025年最強景點博物館 佛陀紀念館榮獲冠軍
2025-08-12惠中寺香燈培訓 學習成為菩薩侍者
2025-08-12香雲寺皈依典禮 胎中寶貝沐佛恩
2025-08-12北區知賓培訓 以佛法慈悲與智慧廣度有緣人
2025-08-12佛羅里達協會72變 孫悟空駕到慰病童
2025-08-1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情說愛4-1
2025-08-12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