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一社區一蓮花」幸福生活講座,綻放於吉安鄉宜昌社區,論壇結束後全體合影留念。月光寺監寺妙勳法師(前排左4)與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區協會副會長黎瑞蓉(前排左1)當天活動全程參與,與會貴賓宜昌村頭目李毓書(前排右3)。 人間社記者簡美換攝
圖說:論壇結束後,月光寺輔導法師妙欽法師說明浴佛的意義及程序。 人間社記者簡美換攝
圖說:論壇結束後,由月光寺監寺妙勳法師(前排右4)與輔導法師妙欽法師(前排左3)一起帶領大眾誦經及恭讀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佛誕節祈願文〉,隨後大眾依序虔誠浴佛。 人間社記者簡美換攝
圖說:論壇結束後,由月光寺監寺妙勳法師與輔導法師妙欽法師,一起帶領大眾誦經及恭讀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佛誕節祈願文〉,隨後大眾依序虔誠浴佛。與會貴賓吉安鄉民代表劉靜文(穿粉紅色背心者)虔誠浴佛。 人間社記者簡美換攝
圖說:論壇結束後,由月光寺監寺妙勳法師與輔導法師妙欽法師,一起帶領大眾誦經及恭讀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佛誕節祈願文〉,隨後大眾依序虔誠浴佛。 人間社記者簡美換攝
圖說:論壇結束後,由月光寺監寺妙勳法師與輔導法師妙欽法師,一起帶領大眾誦經及恭讀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佛誕節祈願文〉,隨後大眾依序虔誠浴佛。 人間社記者簡美換攝
圖說:論壇結束後,由月光寺監寺妙勳法師與輔導法師妙欽法師,一起帶領大眾誦經及恭讀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佛誕節祈願文〉,隨後大眾依序虔誠浴佛。宜昌村長黃志源虔誠浴佛。 人間社記者簡美換攝一社區一蓮花 浴佛遇見幸福
2023-05-22
「你幸福嗎?如何在生活中創造幸福?」為落實讓佛法走入社區,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花蓮教師分會,5月21日「一社區一蓮花」幸福生活講座,綻放於吉安鄉宜昌社區,以論壇方式探討生活上大眾所追求的「幸福」議題,論壇結束後舉辦雲水浴佛,吸引許多佛光人與社區民眾到場聆聽並歡喜浴佛。論壇座無虛席。
「一社區一蓮花」論壇由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張群主持,邀請宜昌村長黃志源、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花一分會會長林慶瑜,以及承辦單位花蓮教師分會會長王年良等3位與談人。論壇前,王年良帶領大眾唱人間音緣〈幸福是啥物〉為活動揭開序幕。
張群引述英國詩人拜倫說:「悲觀的人,雖生猶死;樂觀的人,永世不老。」並介紹唐朝鑑真大師,一生堅持把佛法傳到日本,66歲時雖已雙目失明,仍鍥而不捨,總共航行了6次,才順利到達日本傳戒,利益無數的眾生,對鑑真大師來說,這就是他「幸福」的境界。
隨後3位與談人分別就論壇主題「幸福」,選一篇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撰寫的文章,與大眾分享文章內容及重點。
黃志源分享大師在〈幸福之門〉中提到四個重點,對人要有感恩的美德;對事要有忍辱的美德;對物要有滿足的美德;對己要有懺悔的美德。並分享他從事民意代表20年來,一直以當義工的心態為民眾服務,尤其為鄉民解決問題之後,看到對方喜悅的神情,內心感到無比的快樂,這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林慶瑜分享大師在〈幸福〉中介紹幸福的五個層面,包括生活上、身體上、財物上、精神上及信仰上的幸福。原生家庭信奉基督教的林慶瑜,因入佛光會改信佛教,也承擔了花蓮第一分會的會長,期間經歷了二女兒往生的打擊,在人生最低潮時,因堅定的信仰,靠著佛法的力量,走出人生的幽谷,及生命的歸屬。林慶瑜分享對「信仰上」的幸福,所產生的深刻體會,以及學佛之後的收穫及改變。
王年良分享大師在〈感恩〉中提到一個內心富有的人,應常感恩的人事物。大師說:「感恩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任職國小教師的王年良,2017年「一社區一蓮花」的主題論壇被推舉為論壇的與談人,從此與佛光山結下不解之緣,2018年因親人往生,陷入人生最低潮的時期,他特別感謝月光寺監寺妙勳法師慈悲安慰,陪伴走過那段悲傷的歲月。藉由信仰走出人生最低潮的時候,特別感恩與慶幸自己搭上這艘法船。
美好一天的早餐從《人間福報》開始,王年良覺得最幸福的事,就是一邊吃著早餐,一邊閱讀充滿正能量的《人間福報》。
張群結語引述大師說,每個人的內心都有無盡的寶藏,看個人如何去開發,如感恩、知足、慈悲、歡喜等這些善種子,人人具足,若能找到自己本來面目,才是最究竟,最永恆的幸福,也是人生最大的價值。
論壇結束後,月光寺輔導法師妙欽法師說明浴佛的意義及程序,由妙勳法師帶領大眾誦經及恭讀大師〈佛誕節祈願文〉,隨後大眾依序虔誠浴佛。與會貴賓有宜昌村頭目李毓書、吉安鄉民代表劉靜文。
「一社區一蓮花」論壇由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張群主持,邀請宜昌村長黃志源、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花一分會會長林慶瑜,以及承辦單位花蓮教師分會會長王年良等3位與談人。論壇前,王年良帶領大眾唱人間音緣〈幸福是啥物〉為活動揭開序幕。
張群引述英國詩人拜倫說:「悲觀的人,雖生猶死;樂觀的人,永世不老。」並介紹唐朝鑑真大師,一生堅持把佛法傳到日本,66歲時雖已雙目失明,仍鍥而不捨,總共航行了6次,才順利到達日本傳戒,利益無數的眾生,對鑑真大師來說,這就是他「幸福」的境界。
隨後3位與談人分別就論壇主題「幸福」,選一篇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撰寫的文章,與大眾分享文章內容及重點。
黃志源分享大師在〈幸福之門〉中提到四個重點,對人要有感恩的美德;對事要有忍辱的美德;對物要有滿足的美德;對己要有懺悔的美德。並分享他從事民意代表20年來,一直以當義工的心態為民眾服務,尤其為鄉民解決問題之後,看到對方喜悅的神情,內心感到無比的快樂,這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林慶瑜分享大師在〈幸福〉中介紹幸福的五個層面,包括生活上、身體上、財物上、精神上及信仰上的幸福。原生家庭信奉基督教的林慶瑜,因入佛光會改信佛教,也承擔了花蓮第一分會的會長,期間經歷了二女兒往生的打擊,在人生最低潮時,因堅定的信仰,靠著佛法的力量,走出人生的幽谷,及生命的歸屬。林慶瑜分享對「信仰上」的幸福,所產生的深刻體會,以及學佛之後的收穫及改變。
王年良分享大師在〈感恩〉中提到一個內心富有的人,應常感恩的人事物。大師說:「感恩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任職國小教師的王年良,2017年「一社區一蓮花」的主題論壇被推舉為論壇的與談人,從此與佛光山結下不解之緣,2018年因親人往生,陷入人生最低潮的時期,他特別感謝月光寺監寺妙勳法師慈悲安慰,陪伴走過那段悲傷的歲月。藉由信仰走出人生最低潮的時候,特別感恩與慶幸自己搭上這艘法船。
美好一天的早餐從《人間福報》開始,王年良覺得最幸福的事,就是一邊吃著早餐,一邊閱讀充滿正能量的《人間福報》。
張群結語引述大師說,每個人的內心都有無盡的寶藏,看個人如何去開發,如感恩、知足、慈悲、歡喜等這些善種子,人人具足,若能找到自己本來面目,才是最究竟,最永恆的幸福,也是人生最大的價值。
論壇結束後,月光寺輔導法師妙欽法師說明浴佛的意義及程序,由妙勳法師帶領大眾誦經及恭讀大師〈佛誕節祈願文〉,隨後大眾依序虔誠浴佛。與會貴賓有宜昌村頭目李毓書、吉安鄉民代表劉靜文。
最新消息
在書展遇見孩子與書本有約 還有大朋友的暖心咖啡
2025-11-14渥太華佛光山授童軍領巾 佛光童軍團送蘋果表感恩
2025-11-14均頭遊書蔬展 閱讀美食環保綠生活
2025-11-14心保和尚關懷光明大學 勉勵學子珍惜學習
2025-11-14紐西蘭北島協會佛學會考 實踐人間生活佛教
2025-11-14菲律賓光明禪院 心保和尚關懷訪問
2025-11-14人間佛教讀書會印度朝聖 信仰路上與佛同行
2025-11-14雲水書車到訪佛教陳榮根紀念學校 培養自主閱讀能力
2025-11-14校長群演情緒大飯店 大樹下說故事傳遞三好
2025-11-14宜蘭地區強降雨致災 蘭陽別院馳援送暖
2025-11-14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