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南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葉宗和(第二排左三)個展於佛陀紀念館登場,南華大學副校長慧開法師(第二排左四)與視設系師生出席共襄盛舉並大合照。 圖/佛光山南華大學提供
圖說:葉宗和教授為心保和尚及眾多來賓進行作品導覽。 圖/佛光山南華大學提供
圖說: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右)代表佛館致贈感謝狀予葉宗和教授。 圖/佛光山南華大學提供
圖說:南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葉宗和個展於佛陀紀念館登場,開幕式致詞。 圖/佛光山南華大學提供
圖說:南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葉宗和(左)致贈兩件作品,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代表受贈。 圖/佛光山南華大學提供「以墨之名」俱足因緣粉墨登場 南華大學葉宗和教授水墨個展在佛陀紀念館隆重展出
2022-09-01
佛光山南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葉宗和教授水墨個展「以墨之名」,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第二展廳展開為期約三個月的展覽,8月27日下午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大堂開幕,會場眾賓雲集,除功德主、法師及地方藝術界代表齊聚一堂外,南華大學副校長慧開法師也帶領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師生蒞臨會場恭賀。葉宗和教授水墨個展「以墨之名」,訴說生活、生命與生態三位一體有關的水墨故事,展出共約76幅作品,相當豐碩且多元,作品在玻璃櫥櫃的交相反射中,顯現出璀璨光輝的視覺效果,可以一窺水墨創作的心路歷程,歡迎藝術界前輩與愛好藝術的民眾蒞臨參觀指教。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致詞表示,葉宗和的作品有傳統,但也走出了傳統,這是藝術家突破創新之處,相信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作品,名字以「歡喜做,甘願獸」為題,不論是名稱或是技巧,均是葉宗和水墨創作的獨到之處。「歡喜」及「甘願」符合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推廣人間佛教的理念,星雲大師也說過「歡喜」,也寫過一篇文章〈心甘情願〉,深信「歡喜」和「甘願」的力量,可以從困境中找到迎刄而解的處方。
葉宗和指出,自己實在不能稱為藝術家,因為大多的時間都陪伴著學生,以及著力於行政與招生事務。他在色彩、技法、內容上做了許多實驗,雖是西方的用色,還是可以傳達內心所想,這條路很遠且走得很慢,但是心甘情願。葉宗和也表示,回想有四個俱足的因緣,才會有這次在佛陀紀念館展出的機會:首先是剛到南華大學任職之初,帶著學生到佛光山住宿寫生四天,經慧傳法師開悟後繪製了〈佛緣〉作品;在佛陀紀念館尚未未落成時,即已隨著南華大學教職員腳步踏上這裡;而在擔任主任秘書一職時,曾致贈給星雲大師一幅水墨作品〈聽佛〉;後來以佛陀紀念館大廳石板浮雕圖像為對象,摹寫成莊嚴的水墨作品〈佛‧自在〉。
「以墨之名」是為了標示微小的自身存在,在彩墨洪流中不要隨波逐流。從當代藝術的角度切入,回首創作的階段歷程,第一階段「長繩繫墨」以繩墨代筆墨,探索人與自然的和諧共構關係;第二階段「擬像傳神」,追求質感的視覺美學,詮釋栩栩如生的圖像況味;第三階段「生命敘事」,透過蒙太奇手法,描繪生活環境中精彩的生命故事。而作品中的三張魔獸自畫像,繪上活潑鮮明色調,也象徵即將退休的心境,希望能夠從「歡喜做、甘願獸」,跳脫到「自作自獸」(自己做自己很享受),再進展到「超享獸」的境界。然後,墨在心中,佛在心中,人在心中,建構屬於自我的水墨創作長河。
開幕儀式活動尾聲,由心保和尚代表接受藝術家所捐贈的二件作品〈佛緣〉及〈滌塵〉,館方也回贈感謝函及紀念品。最後則由心保和尚、葉宗和、慧開法師、榮譽功德主陳和順、佛館副館長依潤法師、南華大學人事室主任洪添福為展覽揭幕。當天葉宗和為心保和尚及眾多來賓進行作品導覽,與觀賞者最直接的互動,也為開幕儀式畫下圓滿的句點。
葉宗和水墨個展「以墨之名」,自8月27日起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第二展廳展出至11月20日,歡迎各界喜愛藝術的民眾前往觀賞。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致詞表示,葉宗和的作品有傳統,但也走出了傳統,這是藝術家突破創新之處,相信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作品,名字以「歡喜做,甘願獸」為題,不論是名稱或是技巧,均是葉宗和水墨創作的獨到之處。「歡喜」及「甘願」符合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推廣人間佛教的理念,星雲大師也說過「歡喜」,也寫過一篇文章〈心甘情願〉,深信「歡喜」和「甘願」的力量,可以從困境中找到迎刄而解的處方。
葉宗和指出,自己實在不能稱為藝術家,因為大多的時間都陪伴著學生,以及著力於行政與招生事務。他在色彩、技法、內容上做了許多實驗,雖是西方的用色,還是可以傳達內心所想,這條路很遠且走得很慢,但是心甘情願。葉宗和也表示,回想有四個俱足的因緣,才會有這次在佛陀紀念館展出的機會:首先是剛到南華大學任職之初,帶著學生到佛光山住宿寫生四天,經慧傳法師開悟後繪製了〈佛緣〉作品;在佛陀紀念館尚未未落成時,即已隨著南華大學教職員腳步踏上這裡;而在擔任主任秘書一職時,曾致贈給星雲大師一幅水墨作品〈聽佛〉;後來以佛陀紀念館大廳石板浮雕圖像為對象,摹寫成莊嚴的水墨作品〈佛‧自在〉。
「以墨之名」是為了標示微小的自身存在,在彩墨洪流中不要隨波逐流。從當代藝術的角度切入,回首創作的階段歷程,第一階段「長繩繫墨」以繩墨代筆墨,探索人與自然的和諧共構關係;第二階段「擬像傳神」,追求質感的視覺美學,詮釋栩栩如生的圖像況味;第三階段「生命敘事」,透過蒙太奇手法,描繪生活環境中精彩的生命故事。而作品中的三張魔獸自畫像,繪上活潑鮮明色調,也象徵即將退休的心境,希望能夠從「歡喜做、甘願獸」,跳脫到「自作自獸」(自己做自己很享受),再進展到「超享獸」的境界。然後,墨在心中,佛在心中,人在心中,建構屬於自我的水墨創作長河。
開幕儀式活動尾聲,由心保和尚代表接受藝術家所捐贈的二件作品〈佛緣〉及〈滌塵〉,館方也回贈感謝函及紀念品。最後則由心保和尚、葉宗和、慧開法師、榮譽功德主陳和順、佛館副館長依潤法師、南華大學人事室主任洪添福為展覽揭幕。當天葉宗和為心保和尚及眾多來賓進行作品導覽,與觀賞者最直接的互動,也為開幕儀式畫下圓滿的句點。
葉宗和水墨個展「以墨之名」,自8月27日起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第二展廳展出至11月20日,歡迎各界喜愛藝術的民眾前往觀賞。
最新消息
親子同心跑出慈悲 達拉斯講堂家庭日洋溢愛與歡笑
2025-11-04倫敦佛光山甘露灌頂皈依典禮 21人發心成為三寶弟子
2025-11-04妙法寺雲水書車傳遞善與愛 龍井親子草地悅讀幸福
2025-11-04菩提分會果雕與甜點特展 展現佛光生活美學
2025-11-04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教育推廣 黑與白之間靈動的哲思
2025-11-04《365日》贈嘉義香湖國際大飯店 佛光人書香結善緣
2025-11-04南瓜創意雕刻 芝加哥佛光家庭共度秋季豐收節
2025-11-042025年新加坡佛光山兒童與少年佛學班結業典禮
2025-11-04紐約幼童軍以故事啟發三好 以行動傳遞愛
2025-11-04新馬寺兒童佛學班 參訪新加坡佛光山
2025-11-04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