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藝術家陳世強致詞。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
圖說:藝術家陳世強致詞。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 圖說:馬來西亞僑生羅穎盈的作品〈幻遊〉,透過普普藝術的手法呈現現代手機族被手機綁架了。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
圖說:馬來西亞僑生羅穎盈的作品〈幻遊〉,透過普普藝術的手法呈現現代手機族被手機綁架了。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 圖說:來自馬來西亞僑生羅穎盈(圖左)導覽作品。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
圖說:來自馬來西亞僑生羅穎盈(圖左)導覽作品。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 圖說:佛光山中區總住持暨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館長覺居法師致詞。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
圖說:佛光山中區總住持暨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館長覺居法師致詞。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 圖說:彰化縣文化局副局長吳文昇致詞。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
圖說:彰化縣文化局副局長吳文昇致詞。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 圖說:彰化市長林世賢致詞。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
圖說:彰化市長林世賢致詞。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 圖說:全國廣播電台悠遊人間DJ主持人吳鴻明主持。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
圖說:全國廣播電台悠遊人間DJ主持人吳鴻明主持。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行者–彰化師大美術系陳世強師生聯展 開幕茶會
2020-11-24
                        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11月21日下午舉辦「行者–彰化師大美術系陳世強師生聯展」開幕茶會。藝術家陳世強師生、彰化師範大學校長陳明飛、前彰化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周益忠、彰化館輔導滿欣法師及藝術家黃媽慶、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監事戴登鐘、洪金娥等近2百人與會。
茶會由彰化社區大學「福山合唱團」指導老師白常武,率領學員表演〈十修歌〉揭幕。特別邀請全國廣播電台悠遊人間DJ主持人吳鴻明,演唱星雲大師填寫歌詞的〈幸福是甚麼〉,優美的歌聲繚繞整個會場,與會民眾沉靜地聆聽。
 
佛光山中區總住持暨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館長覺居法師表示,此次展出「行者」跟星雲大師的理念很契合。宗教信仰在人的心裡,藝術融入人生裡,修行也在生活裡。人間佛教的修行,不只禮佛、拜佛更要行佛。把藝術創作做為人生的修練,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自己跟自己對話,因而人生有重要的啟發。寺廟道場就像是人生的加油站,佛光緣美術館在全世界有27所分館,提供給年輕藝術家展出創作的平台。
彰化縣文化局副局長吳文昇說,這次陳世強老師的師生聯展,策展的主題「行者」,由內到外表現於藝術作品上,從發自內心的創作的點點滴滴,不斷累積厚實的底蘊。彰化師大美術系對藝術的發展,貢獻社會很大,帶給民眾藝術饗宴。
彰化市長林世賢提及,覺居法師曾送他金剛杵,他母親往生時,他把金剛杵送給母親。他表示,佛光山一直是他學習的對象。同時也感謝陳教授熱心協助彰化步道路燈的藝術創作。「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彰師大師生聯展將藝術帶入社區,讓彰化民眾感受藝術之美,期望未來有機會也把經典生活化,融入在日常生活。
陳世強細說與福山寺的因緣,17年前剛到彰師大美術系教書,住家剛好在福山寺附近,有日福山寺辦活動,法師送給他2張檜木桌,這兩張書桌變成他們家的傳家寶。他提到展出主題「行者」的概念,藝術與修行都需面對生活與道路。藝術創造猶如爬山,有人是嚴謹的訓練,有人卻是自由自在發掘人生興趣。他期望年輕的藝術家能夠有發現藝術,愛上藝術的心情,因為藝術是很微妙的「基因」,鼓勵年輕創作者要「不忘初衷」。
接著陳世強師生親自為來賓導覽作品,說明如何從生活中發掘藝術創作理念。馬來西亞僑生羅穎盈表示,她的作品〈幻遊〉表達現代人低頭滑手機,頭都快被吸入地裡,連身體也將消失。透過普普藝術的手法呈現現代手機族被手機綁架了。作品〈有機體〉的作者葉家佑,將身體的病痛藉由色彩變化展現,訴說「修行,就是將痛苦轉換成幸福與美好。」此外,參展者還有陳生珮、葉俞均、黃宜臻、邱語婕、彭康詮、歐哲豪、林君達、吳宏德等。
                    
                    
                    
                    
                茶會由彰化社區大學「福山合唱團」指導老師白常武,率領學員表演〈十修歌〉揭幕。特別邀請全國廣播電台悠遊人間DJ主持人吳鴻明,演唱星雲大師填寫歌詞的〈幸福是甚麼〉,優美的歌聲繚繞整個會場,與會民眾沉靜地聆聽。
佛光山中區總住持暨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館長覺居法師表示,此次展出「行者」跟星雲大師的理念很契合。宗教信仰在人的心裡,藝術融入人生裡,修行也在生活裡。人間佛教的修行,不只禮佛、拜佛更要行佛。把藝術創作做為人生的修練,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自己跟自己對話,因而人生有重要的啟發。寺廟道場就像是人生的加油站,佛光緣美術館在全世界有27所分館,提供給年輕藝術家展出創作的平台。
彰化縣文化局副局長吳文昇說,這次陳世強老師的師生聯展,策展的主題「行者」,由內到外表現於藝術作品上,從發自內心的創作的點點滴滴,不斷累積厚實的底蘊。彰化師大美術系對藝術的發展,貢獻社會很大,帶給民眾藝術饗宴。
彰化市長林世賢提及,覺居法師曾送他金剛杵,他母親往生時,他把金剛杵送給母親。他表示,佛光山一直是他學習的對象。同時也感謝陳教授熱心協助彰化步道路燈的藝術創作。「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彰師大師生聯展將藝術帶入社區,讓彰化民眾感受藝術之美,期望未來有機會也把經典生活化,融入在日常生活。
陳世強細說與福山寺的因緣,17年前剛到彰師大美術系教書,住家剛好在福山寺附近,有日福山寺辦活動,法師送給他2張檜木桌,這兩張書桌變成他們家的傳家寶。他提到展出主題「行者」的概念,藝術與修行都需面對生活與道路。藝術創造猶如爬山,有人是嚴謹的訓練,有人卻是自由自在發掘人生興趣。他期望年輕的藝術家能夠有發現藝術,愛上藝術的心情,因為藝術是很微妙的「基因」,鼓勵年輕創作者要「不忘初衷」。
接著陳世強師生親自為來賓導覽作品,說明如何從生活中發掘藝術創作理念。馬來西亞僑生羅穎盈表示,她的作品〈幻遊〉表達現代人低頭滑手機,頭都快被吸入地裡,連身體也將消失。透過普普藝術的手法呈現現代手機族被手機綁架了。作品〈有機體〉的作者葉家佑,將身體的病痛藉由色彩變化展現,訴說「修行,就是將痛苦轉換成幸福與美好。」此外,參展者還有陳生珮、葉俞均、黃宜臻、邱語婕、彭康詮、歐哲豪、林君達、吳宏德等。
                        最新消息
                    
                    - 西來寺融入社區親子夜 三好理念樂中學2025-10-31
- 大明社區大學公民素養周 情緒教育學習說出心聲不傷人2025-10-31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南華大學獲金心獎肯定2025-10-31
- 普賢寺「線琇造藝」楊琇文個展 文心妙造見禪機2025-10-31
- 金剛寺雲筑苑 徐林知行米畫特展開幕2025-10-31
- 指南里首場幸福生活講座 預防失智享受優質人生2025-10-31
- 生活與信仰共融 正信是人生的導航軌道2025-10-31
- VegRun全球復蔬公益路跑 運動蔬食愛地球2025-10-31
- 丹佛三所學校Fall Feast秋季嘉年華 佛光山應邀共襄盛舉2025-10-31
- 紐約佛光人訪島上生態藝術展 倡議藝術教育2025-10-31
                    相
                    關
                    消
                    息
                
             
                   - 70載人間音緣不絕耳 1953歌詠隊音樂會傳承法音緬懷師恩 2023-09-04
- 湯文君靛青.花語創作展暨服裝走秀 佛光緣台中館隆重登場 2023-09-03
- 法寶寺舉辦「豐盛的秋聲心靈音樂會」 找回自心佛性 2023-08-28
- 紐西蘭南島刺繡協會年度優秀作品展 於紐西蘭二館精彩登場 2023-08-21
- 中天學校舉辦2023「佛光三好小藝術家」繪畫比賽頒獎典禮 2023-08-09
- 三好歌曲暨舞蹈創意賽 音聲譜出人生真善美 2023-07-31
- 法蘭克福佛光山一日藝術營 孩子在藝術中收穫人間佛教的歡喜 2023-07-24
- 百年文壇盛事《中國佛教文學史》論壇 探索佛教寺碑與佛教戲曲 2023-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