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社會萬象> 【人間菩薩】李昆友全家續承母親風範 走出「給」的人生

社會萬象

字級

【人間菩薩】李昆友全家續承母親風範 走出「給」的人生

【人間社記者 葉錦櫻 馬尼拉報導】 2020-10-03
李昆友是國際佛光會菲律賓協會理事暨佛光山功德主,他的母親曾李秀秀是全家的精神支柱,在生前很喜歡到菲律賓佛光山萬年寺禮佛參拜,李老太太百年後全家為完成母親心願,續承護法衛教風範,護持佛光山、萬年寺。

李昆友在看見台灣佛光山啟動「雲水書車」支持偏鄉兒童閱讀,深感菲律賓孩童的需要,期望透過雲水書車縮短貧富差距,讓更多孩童因閱讀而開闊視野、增廣見聞。於是和大哥李昆明親力親為,一同打造菲律賓第一部「雲水書車」捐贈給萬年寺。

李理事認為真正的慈善是教育,佛光山在菲律賓建設第五所大學「光明大學」時,常常可以看到「歡喜彌勒佛」李昆友滿臉笑容地手提著點心走進萬年寺,供奉在觀音菩薩桌上,供養光明大學的學子們。他說,這是星雲大師的「好苗子計畫」,當然要大力支持、關心照顧,「給」的人生是最快樂、最富有的,看到學生們高興,自己也心生歡喜。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佛光四句偈」是李昆友生活的座右銘。他落實大師「三好、四給」的精神理念於日常生活中,時時不忘「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同時「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他歡喜布施,廣結善緣的性格成為佛光人心目中的「歡喜彌勒佛」,所到之處很受人歡迎。

菲律賓爆發新冠病毒疫情之際,李昆友秉持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與大師「同體共生」的理念,開發防護面罩供給寺院,分發給弱勢團體。他希望與菲國同胞守望相助、共度時艱;並透過線上法會,將誦經念佛的功德回向疫情早日止息,讓普羅大眾離苦得樂,恢復正常生活。

自從認識佛光山,李昆友最大的收穫就是學到了大師所說的「不比較、不計較」,凡事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退一步海闊天空,念頭一轉,看待人事物的想法和觀念就不同了,自然一切都會豁然開朗,煩惱也不見了。他表示,做人不計較、不比較,開開心心才最重要;少生氣多微笑,快快樂樂才最好;做人要懂得感恩、知足常樂,少計較、少比較,日子就一定能豐富多采。

李昆友表示,很歡喜可以當「彌勒佛」為大眾服務,換來健康和更好的自己,心存感恩,走出「給」的人生,希望帶給人間無限的溫暖與光明。
12345678910第9 / 255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