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建中校長徐建國 以身作則利他行善
2018-08-12
「建中學生都很優秀,但希望建中學生不僅僅是追求物質成功,追求心靈滿足更為重要,要能利他,懂得分享,才有幸福人生。」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校長徐建國,8月10日分享他帶領著全台北市最優秀的高中生,除了引導建中學生學業上的成就外,對於要如何教導學生們建立一生受用的人生價值觀,是他念茲在茲的教育理念,而透過舉辦國內外營隊,無論是柬埔寨、緬甸等較落後地區,或是德國、日本等先進國家,抑或是國內偏鄉,讓學生們有機會接觸與自身大異其趣的生活環境,不但能打開眼界,發揮團隊合作的精神,更能去除自私自利的觀念,利他行善。
建中自去年開始,邀集學生參加義診團,至柬埔寨擔任牙醫義診義工,參與的學生在行前須學習約4個月柬埔寨語,學習成果優良始得獲選成為義診團成員。第一次義診團共有22位建中學生參加,到物質、醫療資源缺乏,衛生環境差又缺電的柬埔寨,以助手身分協助醫療義診。徐校長則帶隊發放白米、泡麵、二手衣、文具、玩具等物資。
學生們雖僅幫忙搬運及發放工作,但親眼見到生活困苦落後、物質缺乏的柬埔寨居民接受幫助時以雙手合十頂禮感謝,就連小朋友也知足感恩不貪心,學生們強烈感受到震撼教育,體悟在台灣的生活簡直是過度享受,義診團活動結束回台後,不僅學會珍惜所擁有的,還會主動協助家長做家事等。建中舉辦幾次成果發表會之後,獲得家長會的高度肯定認同及支持,家長們紛紛鼓勵學生們參加義診團,可謂具體實踐「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緬北華人屬中國福建族群,語言以閩南語為主,物質條件不及台灣,在緬甸的華人僅能以學習佛法經書為由接觸中文教育。參加緬甸營隊的學生以本身在學科上的優越表現,教導當地學生中文及分享環保觀念,為異國孤民承擔起傳承中華文化的使命及愛地球環保意識。
徐校長表示,舉辦國外營隊乃為擴展學生國際觀及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差異性,地區遍及歐美日,透過參訪當地學校,交流和觀摩,學習他國的教育理念,感受不同國家的文化、習俗,同時在實際參與各項服務活動中,深刻體認建中師生應有的社會責任,人文素養,感恩回饋,及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知足惜福行動。
徐校長回憶自小家庭經濟困難,讀師專前不曾吃過早餐,故飲食觀念為吃飽即可,從不追求美食。徐校長本身是「無痕飲食和無痕生活」的環保實踐家,14年前任職建中學務處主任時已率先提倡使用環保餐具,以福利社基金發給全校師生每人一套環保餐具後,即全面禁止使用拋棄式餐具,雖然初始推行時曾遭受部分老師撻伐抗議,但徐校長堅信良善理念終究會得到認同,堅持到底不妥協,在環保觀念已普遍獲得重視的今日看來,徐校長可謂環保的先驅,令人讚賞。
此外,即使出國住飯店,徐校長也自備環保碗筷、盥洗用品、枕巾、毛巾,舉凡住宿旅館提供的配備,若不需要動用的物品,絕對保持完好,充分表現愛物惜物的精神,不輕易麻煩人或帶給他人困擾不方便。
今年建中畢業學生有部分選擇到大陸大學就讀,徐校長樂觀其成,因為教育是提供學生多元機會和選擇,應該讓學生適才適性發展,回歸尊重學生本身的意願和抉擇,使學生對於當下的個人選擇及後續規劃自我負責。換言之,教育應以人本為主,隨分隨力以圓滿自我生命價值。
徐校長誠言教育的核心價值是「善」,凡事以「善」為出發點和考量,以「利他」為行事原則。徐校長做人處事的善心善願善行,與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精神「三好四給」不謀而合,在教育界的菩薩道上以「慈心悲願」從事菩薩行化育及嘉惠學子,實為實踐人間佛教的行者。
建中自去年開始,邀集學生參加義診團,至柬埔寨擔任牙醫義診義工,參與的學生在行前須學習約4個月柬埔寨語,學習成果優良始得獲選成為義診團成員。第一次義診團共有22位建中學生參加,到物質、醫療資源缺乏,衛生環境差又缺電的柬埔寨,以助手身分協助醫療義診。徐校長則帶隊發放白米、泡麵、二手衣、文具、玩具等物資。
學生們雖僅幫忙搬運及發放工作,但親眼見到生活困苦落後、物質缺乏的柬埔寨居民接受幫助時以雙手合十頂禮感謝,就連小朋友也知足感恩不貪心,學生們強烈感受到震撼教育,體悟在台灣的生活簡直是過度享受,義診團活動結束回台後,不僅學會珍惜所擁有的,還會主動協助家長做家事等。建中舉辦幾次成果發表會之後,獲得家長會的高度肯定認同及支持,家長們紛紛鼓勵學生們參加義診團,可謂具體實踐「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緬北華人屬中國福建族群,語言以閩南語為主,物質條件不及台灣,在緬甸的華人僅能以學習佛法經書為由接觸中文教育。參加緬甸營隊的學生以本身在學科上的優越表現,教導當地學生中文及分享環保觀念,為異國孤民承擔起傳承中華文化的使命及愛地球環保意識。
徐校長表示,舉辦國外營隊乃為擴展學生國際觀及尊重包容多元文化的差異性,地區遍及歐美日,透過參訪當地學校,交流和觀摩,學習他國的教育理念,感受不同國家的文化、習俗,同時在實際參與各項服務活動中,深刻體認建中師生應有的社會責任,人文素養,感恩回饋,及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知足惜福行動。
徐校長回憶自小家庭經濟困難,讀師專前不曾吃過早餐,故飲食觀念為吃飽即可,從不追求美食。徐校長本身是「無痕飲食和無痕生活」的環保實踐家,14年前任職建中學務處主任時已率先提倡使用環保餐具,以福利社基金發給全校師生每人一套環保餐具後,即全面禁止使用拋棄式餐具,雖然初始推行時曾遭受部分老師撻伐抗議,但徐校長堅信良善理念終究會得到認同,堅持到底不妥協,在環保觀念已普遍獲得重視的今日看來,徐校長可謂環保的先驅,令人讚賞。
此外,即使出國住飯店,徐校長也自備環保碗筷、盥洗用品、枕巾、毛巾,舉凡住宿旅館提供的配備,若不需要動用的物品,絕對保持完好,充分表現愛物惜物的精神,不輕易麻煩人或帶給他人困擾不方便。
今年建中畢業學生有部分選擇到大陸大學就讀,徐校長樂觀其成,因為教育是提供學生多元機會和選擇,應該讓學生適才適性發展,回歸尊重學生本身的意願和抉擇,使學生對於當下的個人選擇及後續規劃自我負責。換言之,教育應以人本為主,隨分隨力以圓滿自我生命價值。
徐校長誠言教育的核心價值是「善」,凡事以「善」為出發點和考量,以「利他」為行事原則。徐校長做人處事的善心善願善行,與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精神「三好四給」不謀而合,在教育界的菩薩道上以「慈心悲願」從事菩薩行化育及嘉惠學子,實為實踐人間佛教的行者。
最新消息
Rollins College新生走進光明寺 跨文化公益服務體驗
2025-08-26三重禪淨中心民歌響起 懷舊旋律觸動人心
2025-08-26南三藩市國際童玩節 三寶寺推動三好
2025-08-26大洋洲《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講座 僧信二眾同願同行弘法利生
2025-08-26愛民頓佛光知賓研習 佛光品牌在地延續
2025-08-26北卡佛光山舉辦三好捐血 匯聚愛心守護生命
2025-08-26南非杜省公會與約堡協會 攜手推廣中國茶文化
2025-08-26里斯本佛光人抄經接龍 以筆墨傳遞吉祥
2025-08-26洛杉磯佛光人當不請之友 關懷軍人家庭
2025-08-26正向生死觀 板橋講堂開講善生而後善終
2025-08-26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