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學佛筆記-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
2012-05-12
慧遠大師,是東晉高僧,少年胸懷出仕大志,後棄儒學,跟隨道安大師出家修行。不畏皇室壓力發表《沙門不敬王者論》,強調佛法之前帝王與沙門平等。晚年在盧山創建東林寺。三十餘年足不踰越盧山虎溪,和天下名僧、世俗清流往來,東林寺儼然成為江南佛教中心。觀想念佛,精修念佛三昧,創白蓮社開淨土法門,後世尊為中國淨土宗初祖。
慧遠大師精通儒家六經與老莊之學,登壇說法常將佛教的真裡融入俗理,以世俗的事理、物相取譬,將人們的思維引入佛教更高的境界,這種「以佛宣道,以俗證法」,巧妙的將佛法與中國本土文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這種佛法生活化的弘法方式,既維護了佛理的嚴肅性,也給世人開闢了一條正確學佛證道的方法。
慧遠大師一生流離亂世,坦然真誠調和佛門與世俗的紛爭,在南北朝動盪對峙環境中,是唯一不受汙染,能以般若睿智影響兩方,光大佛教而保有一方淨土,讓佛法的影響力跨越了敵國的鴻溝,將兩個國度的子民和護持信奉佛教的君王,緊密的連結在一起。
南朝權貴桓玄,欲網羅慧遠大師入仕遭拒,展開對佛門報復,針對《沙汰沙門》慧遠大師制定了一套,被後世奉為圭臬,極嚴密的寺院僧侶行為規範,扭轉了當時習經學道的歪風,接著桓玄又下令《沙門須敬王》慧遠大師以「在家」「出家」「求宗不順化」「體極不兼應」「形滅神不滅」合成《沙門不敬王論》以明佛教超越世俗的理念,不屈服人間權勢,讓俗間的一切名教不能干擾佛教事業。
北朝鳩摩羅什法師在長安,譯了許多傳世的佛教經典,如《金剛經》、《阿彌陀經》、《法華經》、《維摩經》、《大智度論》等,他與慧遠大師亦師益友,在佛經上互相切磋,質疑問難,是十分難得的善知識,常有書信往來,自言結交羅什如遇人間活佛,他們在佛法不同的領域上各領風騷,擁有不同的成就,一南一北互相輝映,讓佛教大放光芒。
慧遠大師博覽群書,經研佛理,為當代僧俗二眾所欽敬。當時名仕謝靈運,禮敬慧遠大師,替他在東林寺中開東西兩池,遍種白蓮,遂有「白蓮社」之稱,因此淨土宗又稱「蓮宗」。慧遠大師八十三歲圓寂。
慧遠大師精通儒家六經與老莊之學,登壇說法常將佛教的真裡融入俗理,以世俗的事理、物相取譬,將人們的思維引入佛教更高的境界,這種「以佛宣道,以俗證法」,巧妙的將佛法與中國本土文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這種佛法生活化的弘法方式,既維護了佛理的嚴肅性,也給世人開闢了一條正確學佛證道的方法。
慧遠大師一生流離亂世,坦然真誠調和佛門與世俗的紛爭,在南北朝動盪對峙環境中,是唯一不受汙染,能以般若睿智影響兩方,光大佛教而保有一方淨土,讓佛法的影響力跨越了敵國的鴻溝,將兩個國度的子民和護持信奉佛教的君王,緊密的連結在一起。
南朝權貴桓玄,欲網羅慧遠大師入仕遭拒,展開對佛門報復,針對《沙汰沙門》慧遠大師制定了一套,被後世奉為圭臬,極嚴密的寺院僧侶行為規範,扭轉了當時習經學道的歪風,接著桓玄又下令《沙門須敬王》慧遠大師以「在家」「出家」「求宗不順化」「體極不兼應」「形滅神不滅」合成《沙門不敬王論》以明佛教超越世俗的理念,不屈服人間權勢,讓俗間的一切名教不能干擾佛教事業。
北朝鳩摩羅什法師在長安,譯了許多傳世的佛教經典,如《金剛經》、《阿彌陀經》、《法華經》、《維摩經》、《大智度論》等,他與慧遠大師亦師益友,在佛經上互相切磋,質疑問難,是十分難得的善知識,常有書信往來,自言結交羅什如遇人間活佛,他們在佛法不同的領域上各領風騷,擁有不同的成就,一南一北互相輝映,讓佛教大放光芒。
慧遠大師博覽群書,經研佛理,為當代僧俗二眾所欽敬。當時名仕謝靈運,禮敬慧遠大師,替他在東林寺中開東西兩池,遍種白蓮,遂有「白蓮社」之稱,因此淨土宗又稱「蓮宗」。慧遠大師八十三歲圓寂。
最新消息
倫敦佛光山舉辦卵巢癌健康講座 提升認知並籌募善款助科研
2025-09-14東京佛光山寺 弘揚人間佛教深化跨宗教交流
2025-09-14地區醫院系統宗教關懷義工培訓 多倫多佛光人參與
2025-09-14文化遇上信仰 佛光醒獅團亮相《來馬過新年》
2025-09-14法寶寺「好苗子幸褔學堂」互動英語課程開學 擴展多元學習領域
2025-09-14人間LIFE福山TALK 王瑞芹以美聲創造好人緣
2025-09-14印尼蘇北協會佛學講座 懺悔熏修心清淨
2025-09-14【專題】 佛光山供僧法會暨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誕辰紀念
2025-09-14星雲大師誕辰紀念 緬懷師恩凝聚弘法力量
2025-09-13佛光山供僧法會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
2025-09-13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