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星雲大師全集》【經義】 佛法滿人間.我在眾中
2025-05-05
各位觀眾,大家平安吉祥!
今天和各位講「我在眾中」。
「我在眾中」這一句話,不是我講的,而是佛說的。釋迦牟尼佛成佛是至高無上的大覺者,但是他經常說這句話:「我在眾中。」意思是說一切眾生平等,沒有一個人有特殊,人不可以有什麼特權。佛性、法性都是平等的,在平等裡面大家都一樣。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彼此是「同體共生」的。
一個年輕人在學校裡面讀書學習,和老師、同學們相處,你不能古怪、怪癖,你要想我是同學大眾中的一個,要跟大家一樣,你的學習才會愉快。你大學畢業了來到社會做事,在各行各業各個機關裡面工作,要想到「我在眾中」。在大眾裡面要給大家接受,必須要勤勞工作,必須要對人有禮貌,做事要認真、負責,必須要對人友愛、和氣、和諧,要靠著大眾來幫忙,你一個人是不能成事的。
一件事情,尤其是今天的社會需要集體創作,一個人不能單獨存在的。比方農夫種田,要有人犁田、要有人播種、要有人去施肥、要有人灌溉、要有人來收成,甚至要有人販賣,我們才能有米糧飲食受用。同樣的,這個世間上所有的事物,哪裡是我們一個人能成功的?都是靠大家共同成就的。甚至我們出生了以後,需要父母來教養我們,兄弟姊妹提攜我們。到了學校裡面有好多老師,這個教國文,那個教哲學,還有教其他各種技術科目的,讓我這一個人成長,大眾給我有成就。
給人接受 為人服務
「我在眾中」,在大眾裡面,不要求特權。只要我自己肯為大眾服務,只要我對大眾尊重包容,對大眾友愛,大眾就會接受我。生活在人間想要借重眾人的力量,要融入眾中,唯有「我在眾中」,這些力量才能成就你。大眾給我有所成就,我也同樣要對大眾有貢獻。
「我在眾中」,在大眾裡面,不要求特殊待遇,不要求特權,我在大眾裡面,就有眾人護持我。等於一個房子,在這個房子裡面,通風設備、採光設施都齊全,萬物皆備。「我在眾中」,眾人幫忙我,我幫忙眾人,這還怕不能成就各種願力嗎?
佛光山在世界各地設立三百多個道場,每周六舉行共修法會,全球佛光人同一時間同步念佛,「我在眾中」就有幾十萬人同時在佛號聲中共修。透過各種修持與學習活動,所謂「慈悲為本,方便為門,般若為用」,讓天下這許多的有緣人,都感受到法喜禪悅的「我在眾中」。
祝福大家!
●六和敬
「六和敬」是僧團生活的總則,主要是講釋迦牟尼佛當初建立佛教的僧團,訂立六條大眾共遵的規約,使得僧團得以和合無諍,名為「六和僧團」。
佛陀成道後,大家聽到佛陀這位生命導師的教法,從四面八方前來追隨佛陀出家入道。很多人居住在一起,總要有個生活總則,於是就訂了六條規約。彼此要以「和」為貴,大家和平相處。大家能相互關顧,彼此和諧,才能談到如何修行證果。
僧團怎麼樣「和」呢?當然要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諒解;更重要的是,要相互提攜,共同進步。
這六條總則用現代的話來說,「戒、見、利」就是法制要平等、思想要統一、利益要均衡,這是戒、見、利三和。然後身、口、意三和,是「身和同住」,大家居住在一起,不要計較你在這裡、他在那裡;「口和無諍」,說話要講好聽的話語,講與佛法相應的語言,要多鼓勵讚美,不要用言語刺激人、傷害人,尤其不可惡口謾罵;「意和同悅」,心如工畫師,一切唯心造;心要製造歡喜,不要製造煩惱、無明、汙穢。
我們的心就好像工廠,有的工廠冒黑煙、汙水,對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產品也達不到精良的標準。有的工廠是出產優良的產品,本身對於汙染源也有辦法轉化處理。工廠的管理如何、工廠的定位如何,取決於設廠者的心。一個人的心是生命的主導,也是對自己人生定位的高或低,所以一個人的心願很重要,往往可以決定一生的結果。
「六和敬」的僧團,是互相尊重的出家眾在一起,大家相互的注重「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所以一千多人共住在一起法治平等,很少有什麼大的紛爭。
「六和」如果可以做到,就是僧團的管理學。現在的管理學,學校有學校的管理法,醫院有醫院的管理法,工廠有工廠的管理法,當然國家也有國家的管理法,總之,管理學現在已成為這一個時代很熱門的學問。
其實在佛教的僧團,當初佛陀就是一位最高明的領導人,他制訂「六和敬」規約,作為僧團共同遵守的法則。兩千六百年前傳承至今,僧團共住的規約不離這六條總則。所以大家要記住「六和敬」,身、口、意,戒、見、利,要互相的尊重、互相的恭敬,就能和平相處了。
今天和各位講「我在眾中」。
「我在眾中」這一句話,不是我講的,而是佛說的。釋迦牟尼佛成佛是至高無上的大覺者,但是他經常說這句話:「我在眾中。」意思是說一切眾生平等,沒有一個人有特殊,人不可以有什麼特權。佛性、法性都是平等的,在平等裡面大家都一樣。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彼此是「同體共生」的。
一個年輕人在學校裡面讀書學習,和老師、同學們相處,你不能古怪、怪癖,你要想我是同學大眾中的一個,要跟大家一樣,你的學習才會愉快。你大學畢業了來到社會做事,在各行各業各個機關裡面工作,要想到「我在眾中」。在大眾裡面要給大家接受,必須要勤勞工作,必須要對人有禮貌,做事要認真、負責,必須要對人友愛、和氣、和諧,要靠著大眾來幫忙,你一個人是不能成事的。
一件事情,尤其是今天的社會需要集體創作,一個人不能單獨存在的。比方農夫種田,要有人犁田、要有人播種、要有人去施肥、要有人灌溉、要有人來收成,甚至要有人販賣,我們才能有米糧飲食受用。同樣的,這個世間上所有的事物,哪裡是我們一個人能成功的?都是靠大家共同成就的。甚至我們出生了以後,需要父母來教養我們,兄弟姊妹提攜我們。到了學校裡面有好多老師,這個教國文,那個教哲學,還有教其他各種技術科目的,讓我這一個人成長,大眾給我有成就。
給人接受 為人服務
「我在眾中」,在大眾裡面,不要求特權。只要我自己肯為大眾服務,只要我對大眾尊重包容,對大眾友愛,大眾就會接受我。生活在人間想要借重眾人的力量,要融入眾中,唯有「我在眾中」,這些力量才能成就你。大眾給我有所成就,我也同樣要對大眾有貢獻。
「我在眾中」,在大眾裡面,不要求特殊待遇,不要求特權,我在大眾裡面,就有眾人護持我。等於一個房子,在這個房子裡面,通風設備、採光設施都齊全,萬物皆備。「我在眾中」,眾人幫忙我,我幫忙眾人,這還怕不能成就各種願力嗎?
佛光山在世界各地設立三百多個道場,每周六舉行共修法會,全球佛光人同一時間同步念佛,「我在眾中」就有幾十萬人同時在佛號聲中共修。透過各種修持與學習活動,所謂「慈悲為本,方便為門,般若為用」,讓天下這許多的有緣人,都感受到法喜禪悅的「我在眾中」。
祝福大家!
●六和敬
「六和敬」是僧團生活的總則,主要是講釋迦牟尼佛當初建立佛教的僧團,訂立六條大眾共遵的規約,使得僧團得以和合無諍,名為「六和僧團」。
佛陀成道後,大家聽到佛陀這位生命導師的教法,從四面八方前來追隨佛陀出家入道。很多人居住在一起,總要有個生活總則,於是就訂了六條規約。彼此要以「和」為貴,大家和平相處。大家能相互關顧,彼此和諧,才能談到如何修行證果。
僧團怎麼樣「和」呢?當然要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諒解;更重要的是,要相互提攜,共同進步。
這六條總則用現代的話來說,「戒、見、利」就是法制要平等、思想要統一、利益要均衡,這是戒、見、利三和。然後身、口、意三和,是「身和同住」,大家居住在一起,不要計較你在這裡、他在那裡;「口和無諍」,說話要講好聽的話語,講與佛法相應的語言,要多鼓勵讚美,不要用言語刺激人、傷害人,尤其不可惡口謾罵;「意和同悅」,心如工畫師,一切唯心造;心要製造歡喜,不要製造煩惱、無明、汙穢。
我們的心就好像工廠,有的工廠冒黑煙、汙水,對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產品也達不到精良的標準。有的工廠是出產優良的產品,本身對於汙染源也有辦法轉化處理。工廠的管理如何、工廠的定位如何,取決於設廠者的心。一個人的心是生命的主導,也是對自己人生定位的高或低,所以一個人的心願很重要,往往可以決定一生的結果。
「六和敬」的僧團,是互相尊重的出家眾在一起,大家相互的注重「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所以一千多人共住在一起法治平等,很少有什麼大的紛爭。
「六和」如果可以做到,就是僧團的管理學。現在的管理學,學校有學校的管理法,醫院有醫院的管理法,工廠有工廠的管理法,當然國家也有國家的管理法,總之,管理學現在已成為這一個時代很熱門的學問。
其實在佛教的僧團,當初佛陀就是一位最高明的領導人,他制訂「六和敬」規約,作為僧團共同遵守的法則。兩千六百年前傳承至今,僧團共住的規約不離這六條總則。所以大家要記住「六和敬」,身、口、意,戒、見、利,要互相的尊重、互相的恭敬,就能和平相處了。
最新消息
佛光青年走進南非校園 三好精神生根發芽
2025-08-14佛光西來學校 以文化與品格教育培養國際視野青年
2025-08-14紐澤西佛光會 關懷清寒學童
2025-08-14禪修為禮 南天寺佛化婚禮展現人間佛教包容性
2025-08-14佛羅里達協會攜手美猴王 文化交流西遊記
2025-08-14多倫多佛光山29周年紀念活動 護法信徒話說當年
2025-08-14惠中寺《唯識入門》總結 找到翻轉生命的修行指南
2025-08-14雲林講堂人間佛教宣講員培訓 共創人間佛教淨土
2025-08-14以文化弘揚佛法 光明寺共同主辦京劇巡演
2025-08-14新州多元文化部高層訪南天講堂 共話多元與共融
2025-08-14
相
關
消
息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 .如何增進人生的幸福5-4 2025-06-19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 .如何增進人生的幸福5-3 2025-06-18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十善業道經》的管理法2 2025-06-15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十善業道經》的管理法1 2025-06-14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 .如何增進人生的幸福5-2 2025-06-17
《星雲大師全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06 2025-06-16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 .如何增進人生的幸福5-1 2025-06-13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 .佛教與生活(二)3-3 202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