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星雲大師全集》【經義】 佛法滿人間.念清淨
2025-04-14
各位觀眾,大家平安吉祥!
今天跟各位講「念清淨」。
一個人的舉心動念,心裡的念頭不斷的起伏,不斷的分別。所謂善念、惡念,存在很多的分別心,很多自我的念頭。舉例來說:與自己有利的朋友做了好事,會真心祝賀,為他歡喜;與自己敵對的人得到風光與榮譽,你反而覺得很不高興。分別心嚴重一點的,還會想要破壞對方的好,反讓自己陷入愈來愈苦的情境,內心也就得不到喜悅。能看到他人的好,無論怨親或仇敵,都要真心祝福,這也是隨喜功德。
念佛、念法、念僧
在佛法裡面,教我們如何讓生活變得美好,有一種重要的修行方法叫「念清淨」。就是要享有平安、歡喜、快樂的生活,舉心動念不但要正當而且要清淨。好像桌椅汙染了很骯髒,坐到這裡就不會安心自在。房子裡面你不把它打掃清潔乾淨,在裡面就不會快樂。我們心裡面像個垃圾桶一樣骯髒,垃圾很多,這是念頭不清淨;有時候想要去沾別人的光,有時候嫉妒別人,或者是瞋恨別人、怨怪別人、怨天尤人,這樣的舉心動念,不但生活不能快樂,自己的德行、品格也不能提升。要學習心中有光明的想法,才能照見自己的憂悲苦惱;多想想自己生活中值得感恩的事,保持心情的平安、平淡,就是一種平靜的美好。所以要達到念清淨,你可以念佛、念法、念僧。
念佛,佛是大覺者,你念佛就能覺悟,覺悟就是明白了,這是學佛的重要目標。所以學佛首先要去除妄念,去除染汙的念頭,要有正念,要有淨念。
念法,就是我念真理,心念都合乎正道,凡是歪理邪理、不正的念頭我都不要。沒有嫉妒別人,沒有妄想或想入非非,就是舉心動念要正派。
念僧,僧就是佛菩薩的代言人,就等於你念觀音、學觀音,甚至作觀世音,就不會有歪念、邪念。你念觀音,就有慈悲的念頭,你念地藏王菩薩的大願力,你就發願普度眾生,待人好,為人服務,你哪裡會有什麼歪念、邪念呢?
世間並沒有什麼事情是永不改變,或不能改變的,所以在每一個舉心動念都要「念清淨」。學佛修行的人要保持「念清淨」,至少要念佛、念法、念僧,舉心動念都得到清淨,那就是最安樂歡喜,最受到佛菩薩加持與祝福的人。
祝福大家!
●易行道
我們學道、修行,有「易行道」、「難行道」。每個人都希望修道有所進步、修行有所成就,但是道路有不同的選擇,比方說現代修築的高速公路,好快、好平坦,很容易走,可以說是「易行道」。你走山區小徑,要爬過多少坡坎,越過多少峽谷,經過這麼多難行的過程,就像「難行道」。
不過,你走的道路雖然很平坦,是「易行道」,但也有許多法制與規矩必須遵守,大家才能走得順暢平安。你不能超越界線、不能違反交通規則,若不遵守規矩,在「易行道」上也不會平安的。你說山區小徑是「難行道」,不過等你真正爬了上去,到了山頂上,眺望四野,海闊天空,你可以看到更廣大的世界。
「易行道」就像布施,你有求「有相」的布施,這個容易做到。例如我布施多少,你會給我名利、給我一個地位、給我多少讚美與感謝,這個大家覺得容易,因為會有「回報」,但「無相」的布施就比較難了。
信願行三資糧
一般在佛門裡說,「易行道」就是念佛法門,也叫廣大的易行道。你看,老人可以念佛,青年也可以念佛,小孩子也可以念佛。只要有誠心、有意願,念一聲「阿彌陀佛」很容易。你在佛堂裡可以念佛,或者在路上走路,甚至坐在車上、船上、飛機上,都可以念「阿彌陀佛」,日常生活裡隨時隨地都可以念佛,所以念佛法門就是「易行道」。
不過「易行道」裡也需要有道,就是要有資糧。念佛法門「三資糧」,要有信、願、行。信:對念佛法門深信不疑,信心要具足。願: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願力要具足。行:除了念佛要專注、每天做定課之外,平時要孝養父母、尊敬師長、護持三寶,誦念大乘經典,還要受持五戒、菩薩戒,功德回向等,行持要恆久。
講到「願生西方極樂世界」,有的人雖敢念、敢唱,但真正要做到也是不容易。
問:「你為什麼念佛?」
答:「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現在阿彌陀佛真的來了,說:「我帶你到西方極樂世界……」
這時候很多人會說:「我不能啊!我的兒子還沒有討媳婦,我的女兒還沒找個好人家嫁人。總之,我還有好多事情沒有做完。」在這當下他不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其實是因為他的願力不足,信、願、行三資糧還沒有準備好。
念佛增福無量
念佛的行持不能「一日暴之,十日寒之」,雖然只是一句「阿彌陀佛」,要持之以恆。要用「正念」對治「妄念」,念到最後還要用「無念」對治「正念」。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念到每一個呼吸裡,念到身上的每一個細胞裡,這個過程,難、易都有。
一般來講,以「持名念佛」來修持比較容易,若以「無相念佛」來修持,就比較困難一點。不過大家從「易行道」入手,是沒有錯的。凡事都講求漸進,有基礎後就比較不會走回頭路。
有句話說:「念佛一聲,福增無量;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要與佛的光明相應,雖然只念一聲佛號,也有很大的功德。希望大家能廣行彌陀念佛法門,這是日常修行最方便的「易行道」。
今天跟各位講「念清淨」。
一個人的舉心動念,心裡的念頭不斷的起伏,不斷的分別。所謂善念、惡念,存在很多的分別心,很多自我的念頭。舉例來說:與自己有利的朋友做了好事,會真心祝賀,為他歡喜;與自己敵對的人得到風光與榮譽,你反而覺得很不高興。分別心嚴重一點的,還會想要破壞對方的好,反讓自己陷入愈來愈苦的情境,內心也就得不到喜悅。能看到他人的好,無論怨親或仇敵,都要真心祝福,這也是隨喜功德。
念佛、念法、念僧
在佛法裡面,教我們如何讓生活變得美好,有一種重要的修行方法叫「念清淨」。就是要享有平安、歡喜、快樂的生活,舉心動念不但要正當而且要清淨。好像桌椅汙染了很骯髒,坐到這裡就不會安心自在。房子裡面你不把它打掃清潔乾淨,在裡面就不會快樂。我們心裡面像個垃圾桶一樣骯髒,垃圾很多,這是念頭不清淨;有時候想要去沾別人的光,有時候嫉妒別人,或者是瞋恨別人、怨怪別人、怨天尤人,這樣的舉心動念,不但生活不能快樂,自己的德行、品格也不能提升。要學習心中有光明的想法,才能照見自己的憂悲苦惱;多想想自己生活中值得感恩的事,保持心情的平安、平淡,就是一種平靜的美好。所以要達到念清淨,你可以念佛、念法、念僧。
念佛,佛是大覺者,你念佛就能覺悟,覺悟就是明白了,這是學佛的重要目標。所以學佛首先要去除妄念,去除染汙的念頭,要有正念,要有淨念。
念法,就是我念真理,心念都合乎正道,凡是歪理邪理、不正的念頭我都不要。沒有嫉妒別人,沒有妄想或想入非非,就是舉心動念要正派。
念僧,僧就是佛菩薩的代言人,就等於你念觀音、學觀音,甚至作觀世音,就不會有歪念、邪念。你念觀音,就有慈悲的念頭,你念地藏王菩薩的大願力,你就發願普度眾生,待人好,為人服務,你哪裡會有什麼歪念、邪念呢?
世間並沒有什麼事情是永不改變,或不能改變的,所以在每一個舉心動念都要「念清淨」。學佛修行的人要保持「念清淨」,至少要念佛、念法、念僧,舉心動念都得到清淨,那就是最安樂歡喜,最受到佛菩薩加持與祝福的人。
祝福大家!
●易行道
我們學道、修行,有「易行道」、「難行道」。每個人都希望修道有所進步、修行有所成就,但是道路有不同的選擇,比方說現代修築的高速公路,好快、好平坦,很容易走,可以說是「易行道」。你走山區小徑,要爬過多少坡坎,越過多少峽谷,經過這麼多難行的過程,就像「難行道」。
不過,你走的道路雖然很平坦,是「易行道」,但也有許多法制與規矩必須遵守,大家才能走得順暢平安。你不能超越界線、不能違反交通規則,若不遵守規矩,在「易行道」上也不會平安的。你說山區小徑是「難行道」,不過等你真正爬了上去,到了山頂上,眺望四野,海闊天空,你可以看到更廣大的世界。
「易行道」就像布施,你有求「有相」的布施,這個容易做到。例如我布施多少,你會給我名利、給我一個地位、給我多少讚美與感謝,這個大家覺得容易,因為會有「回報」,但「無相」的布施就比較難了。
信願行三資糧
一般在佛門裡說,「易行道」就是念佛法門,也叫廣大的易行道。你看,老人可以念佛,青年也可以念佛,小孩子也可以念佛。只要有誠心、有意願,念一聲「阿彌陀佛」很容易。你在佛堂裡可以念佛,或者在路上走路,甚至坐在車上、船上、飛機上,都可以念「阿彌陀佛」,日常生活裡隨時隨地都可以念佛,所以念佛法門就是「易行道」。
不過「易行道」裡也需要有道,就是要有資糧。念佛法門「三資糧」,要有信、願、行。信:對念佛法門深信不疑,信心要具足。願: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願力要具足。行:除了念佛要專注、每天做定課之外,平時要孝養父母、尊敬師長、護持三寶,誦念大乘經典,還要受持五戒、菩薩戒,功德回向等,行持要恆久。
講到「願生西方極樂世界」,有的人雖敢念、敢唱,但真正要做到也是不容易。
問:「你為什麼念佛?」
答:「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現在阿彌陀佛真的來了,說:「我帶你到西方極樂世界……」
這時候很多人會說:「我不能啊!我的兒子還沒有討媳婦,我的女兒還沒找個好人家嫁人。總之,我還有好多事情沒有做完。」在這當下他不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其實是因為他的願力不足,信、願、行三資糧還沒有準備好。
念佛增福無量
念佛的行持不能「一日暴之,十日寒之」,雖然只是一句「阿彌陀佛」,要持之以恆。要用「正念」對治「妄念」,念到最後還要用「無念」對治「正念」。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念到每一個呼吸裡,念到身上的每一個細胞裡,這個過程,難、易都有。
一般來講,以「持名念佛」來修持比較容易,若以「無相念佛」來修持,就比較困難一點。不過大家從「易行道」入手,是沒有錯的。凡事都講求漸進,有基礎後就比較不會走回頭路。
有句話說:「念佛一聲,福增無量;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要與佛的光明相應,雖然只念一聲佛號,也有很大的功德。希望大家能廣行彌陀念佛法門,這是日常修行最方便的「易行道」。
最新消息
惠中寺《唯識入門》總結 找到翻轉生命的修行指南
2025-08-14雲林講堂人間佛教宣講員培訓 共創人間佛教淨土
2025-08-14以文化弘揚佛法 光明寺共同主辦京劇巡演
2025-08-14新州多元文化部高層訪南天講堂 共話多元與共融
2025-08-1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情說愛4-3
2025-08-14鳳山講堂好苗子幸福學堂親師座談 攜手培植五育均優幼苗
2025-08-13菲律賓光明大學專題講座 啟發人生智慧與價值
2025-08-13南華大學招生亮眼 註冊率百分之96點1
2025-08-13洛杉磯醫療講座 控制預防「沉默的威脅」
2025-08-13佛光大學實習生圓滿返台 萬年寺送誠摯祝福
2025-08-13
相
關
消
息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 .如何增進人生的幸福5-4 2025-06-19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 .如何增進人生的幸福5-3 2025-06-18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十善業道經》的管理法2 2025-06-15
【星雲大師全集19】佛教管理學.《十善業道經》的管理法1 2025-06-14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 .如何增進人生的幸福5-2 2025-06-17
《星雲大師全集》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06 2025-06-16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 .如何增進人生的幸福5-1 2025-06-13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佛教與生活 .佛教與生活(二)3-3 202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