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講師與學員全體大合照。 人間社記者黎維桂攝
圖說:菩薩行者許瓊文分享從參與導覽組的因緣中,談到紮實的心得體驗。 人間社記者蘇海燕攝
圖說:彭桂芳檀講師講授「發心服務」上課情形。 人間社記者陳俊求攝
圖說:監寺覺舜法師頒發竹二分會學員的義工培訓證明。 人間社記者蘇海燕攝法寶寺義工培訓 人間菩薩養成班
2024-09-23
義工服務奉獻,帶給別人光明、幸福、快樂,自己需先具足正知見。佛光山法寶寺於9月22日特舉辦義工培訓,邀請教育部生命教育講師簡麗珠擔任主持人。課程豐富多元,期望義工在服務中修行,獲得喜悅與智慧。貴賓有佛光山法寶寺監寺覺舜法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檀講師彭桂芳、涂順龍,古今人文理事陳彩萍及佛光會新竹區各分會幹部近200人同堂共學。
義工培訓安排「菩薩與義工」、「發心服務」、「菩薩行者座談」等課程,建立義工正確知見,效法菩薩發心立願,以歡喜心服務大眾,利己利人、修福修慧,攜手同圓,共創美好的世界。
法寶寺監寺覺舜法師講授「菩薩與義工」,談到「義工」與「志工」的觀念,說明兩者同為社會大眾服務,但意義大有不同。並以今日適逢佛光山岡山講堂蒞寺參訪為例,義工要按工作流程,不依照個人想法執行,才能保證服務品質;法師提示,道場任何活動一旦工作流程訂定,義工們只管執行,不要摻雜個人意見,可以藉此訓練放下我執。
法師說明,佛陀是娑婆世界裡神通化導的義工,阿彌陀佛是淨土世界的環保義工,藥師如來是現實人生救苦厄的義工,觀世音菩薩是尋聲救苦施無畏的義工,地藏菩薩是熱惱煉獄裡的義工,這些菩薩依各自本願,以不同樣貌度眾。在知賓、環保、典座、行堂、導覽等不同組別義工,要彼此學習對方優點,不斷在學業、事業、道業增上,從發心、發問、觀察、思考到演繹、歸納,讓人間淨土在娑婆世界中實踐。
法師提及擔任義工可遇見更好的自己;從了解義工六事、義工用心、義工的福利中,期勉當義工不為出名;不只為大眾服務,也為自己培福,廣植福德因緣,世世受用。要留「和平」、「慈悲」、「智慧」、「道德」給下一代,才是搶不去的寶貴財產。
彭桂芳在「發心服務」課堂上,拋出「義工像甚麼?」「義工須具備那些素養?」「當義工有哪些歡喜?」等議題;經各小組桌長帶領討論後,分別呈現在各組海報,充分發揮同體共生、集體創作的精神,印證了「有佛法就有辦法」。
涂順龍主持「菩薩行者座談」,邀請5位素人義工有「導覽組」許瓊文、「香燈組」紀月梅、「供菜組」徐珠華、「環保組」羅珍妹、「文宣組」郭芊筑等與談,他們從參與各組的因緣中,談到紮實的心得體驗,說出感動生命故事,台下義工們聽得津津有味,頻頻報以熱烈掌聲。
最後,覺舜法師領眾恭讀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為義工祈願文〉、並致贈禮物予彭桂芳、涂順龍兩位檀講師及學員的義工培訓證明。學員王寶釵說,很感謝常住安排這麼優質的課程,發願要以細心及耐煩的態度服務別人,給人歡喜,以為回饋。
義工培訓安排「菩薩與義工」、「發心服務」、「菩薩行者座談」等課程,建立義工正確知見,效法菩薩發心立願,以歡喜心服務大眾,利己利人、修福修慧,攜手同圓,共創美好的世界。
法寶寺監寺覺舜法師講授「菩薩與義工」,談到「義工」與「志工」的觀念,說明兩者同為社會大眾服務,但意義大有不同。並以今日適逢佛光山岡山講堂蒞寺參訪為例,義工要按工作流程,不依照個人想法執行,才能保證服務品質;法師提示,道場任何活動一旦工作流程訂定,義工們只管執行,不要摻雜個人意見,可以藉此訓練放下我執。
法師說明,佛陀是娑婆世界裡神通化導的義工,阿彌陀佛是淨土世界的環保義工,藥師如來是現實人生救苦厄的義工,觀世音菩薩是尋聲救苦施無畏的義工,地藏菩薩是熱惱煉獄裡的義工,這些菩薩依各自本願,以不同樣貌度眾。在知賓、環保、典座、行堂、導覽等不同組別義工,要彼此學習對方優點,不斷在學業、事業、道業增上,從發心、發問、觀察、思考到演繹、歸納,讓人間淨土在娑婆世界中實踐。
法師提及擔任義工可遇見更好的自己;從了解義工六事、義工用心、義工的福利中,期勉當義工不為出名;不只為大眾服務,也為自己培福,廣植福德因緣,世世受用。要留「和平」、「慈悲」、「智慧」、「道德」給下一代,才是搶不去的寶貴財產。
彭桂芳在「發心服務」課堂上,拋出「義工像甚麼?」「義工須具備那些素養?」「當義工有哪些歡喜?」等議題;經各小組桌長帶領討論後,分別呈現在各組海報,充分發揮同體共生、集體創作的精神,印證了「有佛法就有辦法」。
涂順龍主持「菩薩行者座談」,邀請5位素人義工有「導覽組」許瓊文、「香燈組」紀月梅、「供菜組」徐珠華、「環保組」羅珍妹、「文宣組」郭芊筑等與談,他們從參與各組的因緣中,談到紮實的心得體驗,說出感動生命故事,台下義工們聽得津津有味,頻頻報以熱烈掌聲。
最後,覺舜法師領眾恭讀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為義工祈願文〉、並致贈禮物予彭桂芳、涂順龍兩位檀講師及學員的義工培訓證明。學員王寶釵說,很感謝常住安排這麼優質的課程,發願要以細心及耐煩的態度服務別人,給人歡喜,以為回饋。
最新消息
佛光山啟動宿霧第二次賑災行動 1500戶災民受惠
2025-11-22多倫多大學跨宗教論壇 覺凡法師分享因緣法
2025-11-22柏林佛光寶寶祝福禮 信仰傳承和樂融融
2025-11-22邁阿密佛光人走入社區慈悲關懷
2025-11-22多大佛光學社舉辦研討會 知觀法師講說佛教核心教義
2025-11-22安國寺佛光人捐血慈悲活動 行三好服務人群
2025-11-22多倫多佛青心連心 身體地圖探索7大身份
2025-11-22松山第六分會敬老關懷 體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2025-11-22【星雲大師全集20】佛教管理學.人間佛教的「治心十法」①
2025-11-22松山第六分會送愛關懷 廣結善緣
2025-11-21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