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國家建築金獎評審參訪佛光山 體會建築中的三好四給
2024-08-13
國家建築金獎評審團隊一行11人,8月13日由執行長馮智能帶領參訪佛光山,全程由信眾監院室監院有群法師陪同。眾人先前往禮拜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體會大師一筆字石刻所營造出的空間意境。
接著與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於傳燈樓會面,馮智能表達此行希望讓團隊成員認識大師「三好四給」的理念。慧傳法師提及早年大師規畫佛光山,最大特色是空間能夠充分利用,秉持給人方便、給人歡喜的設計理念,除了美觀之外,更講究實用。
慧傳法師感謝建築界的資深專家蒞臨參訪,表示「建築」只要有故事,就會讓人感到活靈活現,如同稗官野史會讓一個地方活起來。講述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建造的起始因緣,是因貢噶多傑仁波切感於星雲大師對促進佛教交流的廣大心胸,遂將佛牙舍利託付大師。從佛光山到佛陀紀念館,都是星雲大師實地勘查,利用現成的樹枝、水瓶等物品,比畫、模擬出來的建築設計。
此行團隊成員有執行長馮智能、副執行長李美惠、顧問張欣民、李得璋教授、鄭政利教授、陳其澎教授、彭雲宏教授、陳宇進教授等,皆是建築領域的專家學者。
馮智能是佛光山普門寺信徒,曾參加佛光山千人八關齋戒,此次帶領評審團隊參訪佛光山,希望讓團隊成員認識佛光山的人間佛教,學習星雲大師「三好四給」的理念,評審成員有佛教徒也有基督徒,但都抱著開放的心態到佛光山,認識寺院建築的理念與故事。
之後,一行至大雄寶殿禮佛,大雄寶殿殿主永堂法師介紹大殿設計,沒有柱子的巧思。
彭雲宏分享,人類的文明大多由宗教傳承下來,如中國建築的代表也多是佛教寺廟。從佛光山的建築,深感大師是建築大師,創建了一處人間樂園。站在廊道下,涼風徐徐,感覺特別舒服宜人。
陳其澎提及自己正在研究「建築如何說故事」,希望能研究佛光山的建築故事。對星雲大師一筆字石刻營造出的空間意境感到特別,感受到建築中的圖像對人所起的具體教化作用。
接著與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於傳燈樓會面,馮智能表達此行希望讓團隊成員認識大師「三好四給」的理念。慧傳法師提及早年大師規畫佛光山,最大特色是空間能夠充分利用,秉持給人方便、給人歡喜的設計理念,除了美觀之外,更講究實用。
慧傳法師感謝建築界的資深專家蒞臨參訪,表示「建築」只要有故事,就會讓人感到活靈活現,如同稗官野史會讓一個地方活起來。講述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建造的起始因緣,是因貢噶多傑仁波切感於星雲大師對促進佛教交流的廣大心胸,遂將佛牙舍利託付大師。從佛光山到佛陀紀念館,都是星雲大師實地勘查,利用現成的樹枝、水瓶等物品,比畫、模擬出來的建築設計。
此行團隊成員有執行長馮智能、副執行長李美惠、顧問張欣民、李得璋教授、鄭政利教授、陳其澎教授、彭雲宏教授、陳宇進教授等,皆是建築領域的專家學者。
馮智能是佛光山普門寺信徒,曾參加佛光山千人八關齋戒,此次帶領評審團隊參訪佛光山,希望讓團隊成員認識佛光山的人間佛教,學習星雲大師「三好四給」的理念,評審成員有佛教徒也有基督徒,但都抱著開放的心態到佛光山,認識寺院建築的理念與故事。
之後,一行至大雄寶殿禮佛,大雄寶殿殿主永堂法師介紹大殿設計,沒有柱子的巧思。
彭雲宏分享,人類的文明大多由宗教傳承下來,如中國建築的代表也多是佛教寺廟。從佛光山的建築,深感大師是建築大師,創建了一處人間樂園。站在廊道下,涼風徐徐,感覺特別舒服宜人。
陳其澎提及自己正在研究「建築如何說故事」,希望能研究佛光山的建築故事。對星雲大師一筆字石刻營造出的空間意境感到特別,感受到建築中的圖像對人所起的具體教化作用。
最新消息
台北道場一日禪 根塵同源找回真心
2025-10-13北京故宮太和論壇 發表佛館與社群共生共榮
2025-10-13萬年寺知賓培訓 塑造佛光品牌提升優質服務
2025-10-13頭份童軍團重陽敬老 體現慈悲與關懷
2025-10-13國際佛光會印尼蘇北協會於屠妖節傳遞溫暖 關懷跨族裔弱勢家庭
2025-10-13慈恩寺舉辦社區分享會 佛法關懷安定震後人心
2025-10-13蘭陽別院重陽敬老 傳遞幸福力量
2025-10-13第八屆人間佛教青年論壇 思想收束 面向實踐
2025-10-13〔寶島采風〕山靈共舞八通關 人熊和諧潤心灣
2025-10-13親師攜手 共育均頭好學子
2025-10-13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