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15日 星期一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心靈補給 > 佛學講座> 善巧方便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核心

佛學講座

字級

善巧方便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核心

【人間社 趙莒玲 北京報導】 2021-06-29
「繼承和發揮大乘佛教的善巧方便精神,是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一種基本精神。」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程恭讓提綱挈領,直指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核心精神。

6月25日,人間佛教寫作獎學金開題報告會活動中,特別邀請程恭讓教授以「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精神及其對佛教的貢獻」為題進行專題講座。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星基會秘書長張靜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以及來自海內外高校的31位碩博研究生在場聆聽。

程恭讓長年鑽研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精神,他明確地詮釋說:「把握從太虛大師到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詮釋脈絡,是理解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精神的一個有意義的闡釋模型。」同時提醒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還在進程中,最好不要「道定於一尊」,否則不符合現代人間佛教發展的實際情況,也不利於人間佛教今後的進一步開展。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的總體特徵為何?程恭讓從四個方向精闢地分析說:星雲大師以「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為詮釋取向;在「印度與中國的佛教文化之間,持守適度的張力與均衡」作為傳統取向;依循「人生佛教和人間佛教」為論說模式,反映20世紀到21世紀人間佛教愈來愈體現社會化的發展趨勢;本著「人本、人文與社會參與」為價值取向,推動尊重、愛敬與社會關懷。

「回歸初期大乘思想的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重建般若智慧與善巧方便並重的學思傳統,是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彰顯的另外一個重要精神。」程恭讓以星雲大師釋經學的代表著作《金剛經講話》為例說,星雲大師的《金剛經》詮釋有三大特點:一是基於人間佛教價值方向的《金剛經》詮釋;二是善巧方便智慧觀照下的《金剛經》詮釋;三是容受現代學術理性的特點。

從近現代中國佛教轉型、嬗變的歷史脈絡,程恭讓認為星雲大師對佛教有三大貢獻:一是,以般若智慧與善巧方便辯證統一的視角,星雲大師是唐宋以後少數那些能夠將菩薩的兩種重要品德承擔於一身者,更開創了佛教史的新階段;二是,從「現代人間佛教」的角度,由太虛大師到星雲大師,經歷人間佛教從「倡導」到「創立」的發展週期,星雲大師所弘揚的佛光山人間佛教在現代人間佛教及近現代中國佛教發展史上,具有典範的意義;三是,佛光山人間佛教對於當代世界佛教如何適應現代化及全球化的人類文化發展形勢,彰顯其教化及引導的力量,具有借鑒價值,也值得珍惜。

開放交流環節,碩博研究生提出人間佛教的神聖性問題以及從太虛大師、印順大師、星雲大師幾個代表性人間佛教思想的解釋體系對比等問題,程恭讓一一做出回應。最後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12345678910第8 / 204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