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藝術家David Traub及夫人Lorraine 12月18日從Wanganui開車6個小時來取藝術沙龍的作品,並參觀刺繡展,進到展場就連連讚嘆「Amazing and extraordinary」。 圖/紐西蘭北島佛光山提供
圖說:正在佛光緣紐西蘭美術館一館展出的「針繡風華—姚紅英刺繡藝術展」,12月15日至20日共有305位大眾前來參觀,大眾帶來積極反饋,讚歎藝術家卓越的刺繡技巧,生動傳神的展示了大千世界的秀麗風光。 圖/紐西蘭北島佛光山提供
圖說:大眾歡喜參觀姚紅英刺繡展。 圖/紐西蘭北島佛光山提供紐西蘭針繡風華姚紅英刺繡展帶動人潮 細細品味刺繡的獨特魅力
2020-12-23
正在佛光緣紐西蘭美術館一館展出的「針繡風華—姚紅英刺繡藝術展」,12月15日至20日共有305位大眾前來參觀,大眾帶來積極反饋,讚歎藝術家卓越的刺繡技巧,生動傳神的展示了大千世界的秀麗風光。
訪客陳慧常來道場,12月15日特別與在奧克蘭大學讀藝術的女兒來參觀展覽,女兒有繪畫的天賦,當她看到「貴妃醉酒」時忍不住用手機拍下來,並表示這幅刺繡作品很像油畫,甚至能感受到彷彿在用油畫刀畫畫,非常大氣! 看到「世紀玫瑰」時,她又表示,這作品很有莫内的風格,花的顏色豔麗,很有動感!
訪客廖小姐以前常常畫鍾馗,當她看到「鍾馗」這件作品時讚歎道,鍾馗形似神似,非常生動,手上的汗毛都是一條條豎起來的,正氣凜然,可以看到藝術家對鍾馗的理解和演繹非常到位。
訪客王晶平時有抄經的習慣,當她看到姚紅英刺繡作品「觀世音菩薩心經」時,讚歎藝術家繡出的字比抄經本上的字還漂亮,真是以針代筆,以線代色,從而看出藝術家的禪定功夫了得,心手合一!
藝術家David Traub及夫人Lorraine 12月18日從Wanganui開車6個小時來取藝術沙龍的作品,並參觀刺繡展,進到展場就連連讚歎「Amazing and extraordinary」。 他們用放大鏡仔細觀看每幅作品並詢問「牆上掛的『花瓶』作品真的是刺繡嗎? 藝術家需要多久完成一副作品? 雙面繡是怎麼繡的,居然還是透明的?」等問題。 David感慨自己創作一件玻璃作品通常需要50-60個小時,但對比刺繡細緻的工法及完成一幅作品的時間,頓時覺得自己的作品已經不算耗時了。 Lorraine表示當拿起放大鏡看作品時,突然很興奮,因為自己是畫家,在放大鏡下感到刺繡的線條就像是畫畫的一絲絲油彩,細緻的絲線非常感人,感到與作品相連。 兩位藝術家表示要廣邀在奧克蘭的朋友們來看展覽。
來自英國的Shirley Aspinwall表示,自己十年前曾經來一館看過姚紅英的刺繡展,現在還清晰地記得當時展場的位置,十年後的刺繡展增加了新的作品,依然驚豔和震撼! Shirley也記得同時參觀了廖天照的石壺展,同時用手比劃小石壺的大小。 離開展場前,她表示一定會告訴朋友們來看刺繡展。
有位張女士已經是第二次來參觀展覽了,她拿著放大鏡仔細欣賞「觀世音菩薩心經」並表示,這幅作品中的觀音菩薩非常莊嚴慈悲,帶出的磁場很祥和,看著菩薩聖像感覺心裡平靜。
來自威靈頓的林鳳騰師姐從小學習花卉繪畫,師從國畫大師郭燕橋學習山水國畫,現在是一名繪畫老師。 她最欣賞的作品是「張大千壽桃」和「張大千飄香冊」,她表示從這兩幅作品看出藝術家的功底很深厚,張大千的字非常特別,筆鋒含有5段顏色,所以寫出的每一個字都有深淺層次,姚紅英能夠用針線表達出這筆鋒以及花卉、葉子都暈開的效果,可見其刺繡功力深厚,技藝高超。
訪客陳慧常來道場,12月15日特別與在奧克蘭大學讀藝術的女兒來參觀展覽,女兒有繪畫的天賦,當她看到「貴妃醉酒」時忍不住用手機拍下來,並表示這幅刺繡作品很像油畫,甚至能感受到彷彿在用油畫刀畫畫,非常大氣! 看到「世紀玫瑰」時,她又表示,這作品很有莫内的風格,花的顏色豔麗,很有動感!
訪客廖小姐以前常常畫鍾馗,當她看到「鍾馗」這件作品時讚歎道,鍾馗形似神似,非常生動,手上的汗毛都是一條條豎起來的,正氣凜然,可以看到藝術家對鍾馗的理解和演繹非常到位。
訪客王晶平時有抄經的習慣,當她看到姚紅英刺繡作品「觀世音菩薩心經」時,讚歎藝術家繡出的字比抄經本上的字還漂亮,真是以針代筆,以線代色,從而看出藝術家的禪定功夫了得,心手合一!
藝術家David Traub及夫人Lorraine 12月18日從Wanganui開車6個小時來取藝術沙龍的作品,並參觀刺繡展,進到展場就連連讚歎「Amazing and extraordinary」。 他們用放大鏡仔細觀看每幅作品並詢問「牆上掛的『花瓶』作品真的是刺繡嗎? 藝術家需要多久完成一副作品? 雙面繡是怎麼繡的,居然還是透明的?」等問題。 David感慨自己創作一件玻璃作品通常需要50-60個小時,但對比刺繡細緻的工法及完成一幅作品的時間,頓時覺得自己的作品已經不算耗時了。 Lorraine表示當拿起放大鏡看作品時,突然很興奮,因為自己是畫家,在放大鏡下感到刺繡的線條就像是畫畫的一絲絲油彩,細緻的絲線非常感人,感到與作品相連。 兩位藝術家表示要廣邀在奧克蘭的朋友們來看展覽。
來自英國的Shirley Aspinwall表示,自己十年前曾經來一館看過姚紅英的刺繡展,現在還清晰地記得當時展場的位置,十年後的刺繡展增加了新的作品,依然驚豔和震撼! Shirley也記得同時參觀了廖天照的石壺展,同時用手比劃小石壺的大小。 離開展場前,她表示一定會告訴朋友們來看刺繡展。
有位張女士已經是第二次來參觀展覽了,她拿著放大鏡仔細欣賞「觀世音菩薩心經」並表示,這幅作品中的觀音菩薩非常莊嚴慈悲,帶出的磁場很祥和,看著菩薩聖像感覺心裡平靜。
來自威靈頓的林鳳騰師姐從小學習花卉繪畫,師從國畫大師郭燕橋學習山水國畫,現在是一名繪畫老師。 她最欣賞的作品是「張大千壽桃」和「張大千飄香冊」,她表示從這兩幅作品看出藝術家的功底很深厚,張大千的字非常特別,筆鋒含有5段顏色,所以寫出的每一個字都有深淺層次,姚紅英能夠用針線表達出這筆鋒以及花卉、葉子都暈開的效果,可見其刺繡功力深厚,技藝高超。
最新消息
東森氣象新聞直播 推廣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
2025-11-07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成員禮敬星雲大師 報告成果豐碩
2025-11-07南天健康日深入社區 身心靈課程獲新州政府特別推廣
2025-11-07福嚴佛學院佛光山教育參訪 心保和尚座談交流
2025-11-07《台灣超人》北美巡演 生命故事跨海傳遞正能量
2025-11-07松信分會捐血活動 落實人間善美理念
2025-11-07《星雲大師全集》【傳記】 百年佛緣──生活篇.我的衣食住行5-5
2025-11-072025年人間佛教發展研討會 探究安頓人心的智慧
2025-11-06西方伴侶南天寺締結佛化婚姻 以佛法智慧共築幸福人生
2025-11-06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 探討AI的應用與反思
2025-11-06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