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香港大學頒發「社會科學」名譽博士學位 星雲大師親自受獎
2010-03-11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3月11日出席香港大學第182屆學位頒授典禮,接受香港大學徐立之校長頒予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表揚大師在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及在全世界開展慈善公益事務所作出的貢獻。
典禮於11日下午5點30分在香港大學陸佑堂舉行,在香港大學校監,也是香港行政特首曾蔭權博士宣布中開始,由徐立之校長引薦所有獲獎人受獎。香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頒授典禮,自1916年以來,有287位傑出人士獲頒,是該校每年最盛大的活動,頒予對社會及世界的思想、社群及文化方面有寶貴貢獻者。
為了表彰星雲大師發揚人道主義及對社會、國際的諸多公益、教育、慈善、服務等貢獻,該校頒予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大師親自出席此次頒授典禮,並代表所有受頒者致詞。
星雲大師致詞說,84年前他出生在中國江蘇揚州窮苦的家庭,72年前有幸在南京貧苦的寺院棲霞山出家,60年前隨著救護的工作來到台灣。大師表示,自己雖然出家,但是沒有出國,一生致力佛教服務社會的工作。60年來推動「三好運動」,所謂「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希望藉此活動讓社會大眾有一身口意的規範,淨化人心,促進和諧。至今多少成果不去計較,但在自己微願下,現在全世界,有佛光的地方,可以說就有「三好運動」。
大師又說,除了三好運動,現在又積極推行社會的「四和」:第一家庭和順,第二人我和敬,第三社會和諧,第四世界和平。大師強調,世界當今最時髦的是講求「自由民主」,但是自由民主之後,世界不能和平,人民不安樂,那也是不足的。當今的人類社會,今後要讓每一個人得到平安、幸福、安樂,那是最重要的。
大師說,今天所有的受頒者,受到香港大學給予這樣的榮譽,感到非常感謝。有百年歷史的香港大學,現在已是世界名校,祈願香港大學繼續發揮光輝,照耀全世界。
此次除了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外,同時獲頒名譽科學博士學位的有德州休斯敦貝勒醫學院醫學教授陳展邦、香港《經濟日報》創辦人馮紹波、香港大學教研發展基金創會榮譽贊助人楊雪姬,以及香港內科醫學院創院院士余宇康。
校方表示,由於大師推動人間佛教,致力於文化教育,除在世界各地建立寺院、成立大學,積極進行宗教對話,主張宗教交流,被讚譽為領導當代佛教革新的先行者。大師並主動參與世界多項重要大自然災難組織救援活動,例如1991年華東水災、1999年台灣921大地震、2004年南亞海嘯,以及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協助多項急難救助,並在災區建設數以百計的學校、醫院、診所及孤兒院等。
稍早在典禮前,大師接受各媒體訪問發表感言說,50年多前即經過香港,後來並在香港設立道場,為大眾服務。他說,自己沒有受過社會教育,只是童年起受叢林教育,在佛教裡做服務社會的工作,今天很榮幸獲得香港大學頒發名譽博士學位,感到愧不敢當,今後並秉持佛教慈悲奉獻的精神,繼續為大家服務。
典禮於11日下午5點30分在香港大學陸佑堂舉行,在香港大學校監,也是香港行政特首曾蔭權博士宣布中開始,由徐立之校長引薦所有獲獎人受獎。香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頒授典禮,自1916年以來,有287位傑出人士獲頒,是該校每年最盛大的活動,頒予對社會及世界的思想、社群及文化方面有寶貴貢獻者。
為了表彰星雲大師發揚人道主義及對社會、國際的諸多公益、教育、慈善、服務等貢獻,該校頒予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大師親自出席此次頒授典禮,並代表所有受頒者致詞。
星雲大師致詞說,84年前他出生在中國江蘇揚州窮苦的家庭,72年前有幸在南京貧苦的寺院棲霞山出家,60年前隨著救護的工作來到台灣。大師表示,自己雖然出家,但是沒有出國,一生致力佛教服務社會的工作。60年來推動「三好運動」,所謂「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希望藉此活動讓社會大眾有一身口意的規範,淨化人心,促進和諧。至今多少成果不去計較,但在自己微願下,現在全世界,有佛光的地方,可以說就有「三好運動」。
大師又說,除了三好運動,現在又積極推行社會的「四和」:第一家庭和順,第二人我和敬,第三社會和諧,第四世界和平。大師強調,世界當今最時髦的是講求「自由民主」,但是自由民主之後,世界不能和平,人民不安樂,那也是不足的。當今的人類社會,今後要讓每一個人得到平安、幸福、安樂,那是最重要的。
大師說,今天所有的受頒者,受到香港大學給予這樣的榮譽,感到非常感謝。有百年歷史的香港大學,現在已是世界名校,祈願香港大學繼續發揮光輝,照耀全世界。
此次除了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外,同時獲頒名譽科學博士學位的有德州休斯敦貝勒醫學院醫學教授陳展邦、香港《經濟日報》創辦人馮紹波、香港大學教研發展基金創會榮譽贊助人楊雪姬,以及香港內科醫學院創院院士余宇康。
校方表示,由於大師推動人間佛教,致力於文化教育,除在世界各地建立寺院、成立大學,積極進行宗教對話,主張宗教交流,被讚譽為領導當代佛教革新的先行者。大師並主動參與世界多項重要大自然災難組織救援活動,例如1991年華東水災、1999年台灣921大地震、2004年南亞海嘯,以及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協助多項急難救助,並在災區建設數以百計的學校、醫院、診所及孤兒院等。
稍早在典禮前,大師接受各媒體訪問發表感言說,50年多前即經過香港,後來並在香港設立道場,為大眾服務。他說,自己沒有受過社會教育,只是童年起受叢林教育,在佛教裡做服務社會的工作,今天很榮幸獲得香港大學頒發名譽博士學位,感到愧不敢當,今後並秉持佛教慈悲奉獻的精神,繼續為大家服務。
最新消息
台北道場一日禪 根塵同源找回真心
2025-10-13北京故宮太和論壇 發表佛館與社群共生共榮
2025-10-13萬年寺知賓培訓 塑造佛光品牌提升優質服務
2025-10-13頭份童軍團重陽敬老 體現慈悲與關懷
2025-10-13國際佛光會印尼蘇北協會於屠妖節傳遞溫暖 關懷跨族裔弱勢家庭
2025-10-13慈恩寺舉辦社區分享會 佛法關懷安定震後人心
2025-10-13蘭陽別院重陽敬老 傳遞幸福力量
2025-10-13第八屆人間佛教青年論壇 思想收束 面向實踐
2025-10-13〔寶島采風〕山靈共舞八通關 人熊和諧潤心灣
2025-10-13親師攜手 共育均頭好學子
2025-10-13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