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第三場人間佛教座談會,中山大學教授龔雋教授〈中排左一至右〉、台灣大學教授蕭麗華、《人間福報》社長符芝瑛、武漢大學教授吳光正分享對人間佛教的看法。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
圖說:符芝瑛表示,《人間福報》已成立APP即時新聞,把人間佛教無遠弗屆的傳揚出去。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
圖說:人間佛教座談會,佛光大學教授闞正宗分享看法。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
圖說:南華大學教授尤惠貞就生命教育的論點提出,佛學的研究是必要的。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
圖說:第三場人間佛教座談會,上半場由陳劍煌教授、尤惠貞教授聯合主持,南京大學教授尚榮分享個人對人間佛教的看法。 人間社記者陳璿宇攝
圖說:「弘揚人間佛教,必須與時俱進。」人間佛教研究院廣邀兩岸學者專家齊聚佛光山,展開人間佛教座談會。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弘揚人間佛教,必須與時俱進。」人間佛教研究院廣邀兩岸學者專家齊聚佛光山,展開人間佛教座談會。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賴永海(左)、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萬金川。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弘揚人間佛教,必須與時俱進。」人間佛教研究院廣邀兩岸學者專家齊聚佛光山,展開人間佛教座談會。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弘揚人間佛教,必須與時俱進。」人間佛教研究院廣邀兩岸學者專家齊聚佛光山,展開人間佛教座談會。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圖說: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暨董事長高希均 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人間佛教座談會 兩岸學者激盪思惟
2014-06-15
「弘揚人間佛教,必須與時俱進。」人間佛教研究院6月15日廣邀兩岸學者專家齊聚佛光山,展開第3場人間佛教座談會。
人間佛教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慈惠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佛教研究室主任程恭讓、佛光山慈善院長依來法師、佛光山教育院長永光法師及兩岸大學教授等100餘人與會。
「人間佛教正是這個時代所需要。」慈惠法師表示,日本學者遊佛館,看見僧信二眾能和諧共處、平易近人一起共事,令參觀者心生歡喜。佛光山倡導正信佛教,大師提倡「做事要讓人懂」的理念,教化信眾契理契機。如佛光山30多年前建淨土洞窟,將《阿彌陀經》裡的景象完全呈現,讓來山遊客感受淨土的殊勝而心生嚮往。人間佛教也是生活佛教,三好、四給、五和,修行離不開身口意,人間佛教的佛法讓人用得上。
第3場人間佛教座談會,上半場由陳劍煌、尤惠貞教授聯合主持,邀請中山大學教授龔雋、台灣大學教授蕭麗華、人間福報社長符芝瑛、武漢大學教授吳光正、台灣大學教授杜保瑞、南京大學教授尚榮及北京大學教授李四龍等,分享對人間佛教的看法。
李四龍分享其對人間佛教的感想,他說事隔5年再重返佛光山,第1次遊佛陀紀念館讓他很感動,人間佛教以人為本,誠如大師所言「佛陀是人,不是神」,人間佛教應該回歸到人間,熱愛生命,熱愛生活。
符芝瑛談及佛光山對人間佛教的傳播不遺餘力,從星雲大師早期在香港、國父紀念館舉辦佛學講座開始,佛光會每年舉辦近千場活動;大師更從破舊縫紉機上寫出了《釋迦牟尼傳》、《玉琳國師》等暢銷著作,並創辦了覺世旬刊、《人間福報》等,同時出版佛教第一卷黑膠唱片、如是我聞,成立佛館4D電影、佛光山全球資訊網、人間衛視、人間通訊社,處在「全媒體時代」,大師也跟得上時代。最近《人間福報》亦成立APP即時新聞,把人間佛教無遠弗屆地傳揚出去。
下半場人間佛教座談會,由李四龍、陳一標教授主持,邀請佛光大學教授闞正宗、謝大寧、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文良、南華大學教授尤惠貞等,對人間佛教提出不同的看法。闞正宗針對台灣佛教近代史研究提出,如何給近代佛教定位?以及戰後的人間佛教等另類的見解。張文良則建議,透過交流建立學術共同體,從不同面相出發討論新研究。
尤惠貞就生命教育論點提出,佛學的研究是必要的,從善巧方便來推廣人間佛教,佛法的義理能滋潤身心靈;人間佛教的實踐,就是把佛法充分落實於生活,與人事物的對應。
程恭讓期望學者能撰寫2000字以上的文稿,針對人間佛教提出不同的見解與看法。人間佛教研究院未來計畫發行《人間佛教學術叢書》,期能涵蓋整個人間佛教,建立佛教政治學、佛教經濟學等,以推動佛教大眾化、社會化。大師同時亦期望學者一起參與著述。
人間佛教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慈惠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佛教研究室主任程恭讓、佛光山慈善院長依來法師、佛光山教育院長永光法師及兩岸大學教授等100餘人與會。
「人間佛教正是這個時代所需要。」慈惠法師表示,日本學者遊佛館,看見僧信二眾能和諧共處、平易近人一起共事,令參觀者心生歡喜。佛光山倡導正信佛教,大師提倡「做事要讓人懂」的理念,教化信眾契理契機。如佛光山30多年前建淨土洞窟,將《阿彌陀經》裡的景象完全呈現,讓來山遊客感受淨土的殊勝而心生嚮往。人間佛教也是生活佛教,三好、四給、五和,修行離不開身口意,人間佛教的佛法讓人用得上。
第3場人間佛教座談會,上半場由陳劍煌、尤惠貞教授聯合主持,邀請中山大學教授龔雋、台灣大學教授蕭麗華、人間福報社長符芝瑛、武漢大學教授吳光正、台灣大學教授杜保瑞、南京大學教授尚榮及北京大學教授李四龍等,分享對人間佛教的看法。
李四龍分享其對人間佛教的感想,他說事隔5年再重返佛光山,第1次遊佛陀紀念館讓他很感動,人間佛教以人為本,誠如大師所言「佛陀是人,不是神」,人間佛教應該回歸到人間,熱愛生命,熱愛生活。
符芝瑛談及佛光山對人間佛教的傳播不遺餘力,從星雲大師早期在香港、國父紀念館舉辦佛學講座開始,佛光會每年舉辦近千場活動;大師更從破舊縫紉機上寫出了《釋迦牟尼傳》、《玉琳國師》等暢銷著作,並創辦了覺世旬刊、《人間福報》等,同時出版佛教第一卷黑膠唱片、如是我聞,成立佛館4D電影、佛光山全球資訊網、人間衛視、人間通訊社,處在「全媒體時代」,大師也跟得上時代。最近《人間福報》亦成立APP即時新聞,把人間佛教無遠弗屆地傳揚出去。
下半場人間佛教座談會,由李四龍、陳一標教授主持,邀請佛光大學教授闞正宗、謝大寧、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文良、南華大學教授尤惠貞等,對人間佛教提出不同的看法。闞正宗針對台灣佛教近代史研究提出,如何給近代佛教定位?以及戰後的人間佛教等另類的見解。張文良則建議,透過交流建立學術共同體,從不同面相出發討論新研究。
尤惠貞就生命教育論點提出,佛學的研究是必要的,從善巧方便來推廣人間佛教,佛法的義理能滋潤身心靈;人間佛教的實踐,就是把佛法充分落實於生活,與人事物的對應。
程恭讓期望學者能撰寫2000字以上的文稿,針對人間佛教提出不同的見解與看法。人間佛教研究院未來計畫發行《人間佛教學術叢書》,期能涵蓋整個人間佛教,建立佛教政治學、佛教經濟學等,以推動佛教大眾化、社會化。大師同時亦期望學者一起參與著述。
最新消息
三好精神獻熱血 慈悲行善映佛光
2025-11-10瑞穗第二分會幸福講座 微笑.讚美.給人利用都是結緣
2025-11-10金剛寺童軍團 以行動弘揚敬老美德
2025-11-10奧蘭多佛光青年挺毛孩 行動響應「零空碗」
2025-11-10大慈佛社佛學講座 最佳人間教育的典範
2025-11-10新竹內天后宮至蘭陽別院禮佛 首見神尊神將駐駕道場
2025-11-10佛光山青年出家 發願奉行人間佛教
2025-11-10大明寺知賓培訓 專業儀態服務大眾
2025-11-10印尼佛教大學、佛光山叢林學院 簽署合作備忘錄
2025-11-10千人齊聚北島佛光山櫻花節 文化交融展現人間佛教精神
2025-11-10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