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怎樣做個佛光人
2014-04-29
與佛光山有緣的佛光人,要帶著一顆歡喜心,尋找為人處事的最佳方法。
上周福慧家園共修會,以「怎樣做個佛光人」為主題,由佛光山常務副住持、都監院長慧傳法師主持,邀請都監院二單書記慧讓、書記慧菩、慧澤法師及書記李志強居士等人與談。
慧傳法師在怎樣做個佛光人第五講裡,揭示星雲大師為確立佛光人為人處事原則、軌範及弘法的觀念,提出四點主題:「宗教情操」、「因果觀念」、「慚恥美德」、「容人雅量」,邀請四位與談人,分享討論。
宗教情操
慧菩法師表示,佛光人注重犧牲、奉獻、忍耐、慈悲、公正、無私、誠信等宗教情操。這些德行在行住坐臥中,靠早晚課誦、過堂用餐、出坡作務、參禪念佛,涵養出「離欲心」、「慚愧心」、「平等心」、「慈悲心」,使其具有「威儀德」、「行持德」、「忍耐德」和「普濟德」。
慧菩法師舉鑑真和尚為了將戒律傳至東土,苦心孤詣六次東渡,把生命餘暉,普照東瀛扶桑;將般若智慧,豐富日本文化。又舉星雲大師為了佛教,不斷以一筆字與大眾結緣,成立「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推動各類獎項,彰顯人間真善美。古今佛教界的典範,互相輝映,凸顯信仰比生命,佛教比自己,大眾比個人,道德比金錢,都來得重要。
因果觀念
英國留學回來,畢業於佛學院的李志強,詮釋「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播放兩段「小鳥」的短片,強調因果是宇宙萬有生滅變化的普遍法則。當個佛光人,應樹立因果觀念!寧可無錢、無衣、無物,也不能不明因果;寧可無名、無位、無用,也不能違背因果。
李志強認為,因果報應如影隨行,千手千眼觀世音畏因嗎?其實他是以其德行,凸顯般若智慧,讓起心動念,都保持著清淨善因,從根本遠離惡因;唯獨眾生迷昧,貪著五欲六塵,忽視因的力量,惡果終是難免。
慚恥美德
慧澤法師表示,佛光人要有慚恥美德:「慚」有此心寸斷之意,心中有鬼常使人難安,而產生自卑與羞恥感。孔子提出:「知恥近乎勇」,恥是一種慚愧心,一種反求諸己的能力。一個無慚恥心的人,自然失去人格,沒人格如樹木之無皮,無皮之樹怎能開花?
我們能夠仰無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懂得慚愧反省,時時繫念國家保護,父母養育,師長教誨,親人關懷,朋友支持,而心存感恩,這就是佛光四句偈的「慚愧感恩大願心」。
容人雅量
慧讓法師提到佛光人要有容人雅量:最近「服貿」學運風潮,擾擾嚷嚷各說各話,聽不進對方的需求,由於理念不同,朋友一個一個減少,其實人是非常複雜的眾生,有地域、性別、年齡、職業,甚至還有信仰、思想、興趣等種種的不同,沒有容許異己存在的雅量,就不能體會因緣和合的佛法。
慧讓法師並舉南非曼德拉在羅本島監獄被關28年,在總統就職典禮上,邀請看守過他的三名獄警當貴賓,這樣的胸襟和氣度,體現出他「和解」的主張。星雲大師1949年來台,被看成大陸和尚,解嚴後到對岸,他們稱台灣來的和尚,他只好以「地球人」自居。要世界和平就必須從自心和悅,人我和敬,家庭和順,社會和諧依次開展。
慧傳法師結語提到,台灣最美的風景不是阿里山,也不是日月潭,而是「人」,因為這塊土地上的人勤奮、努力、善良、尊重、包容,是台灣最可貴的軟實力,如果人人能容忍接受別人的不完美,未來又是另外一種風貌。
上周福慧家園共修會,以「怎樣做個佛光人」為主題,由佛光山常務副住持、都監院長慧傳法師主持,邀請都監院二單書記慧讓、書記慧菩、慧澤法師及書記李志強居士等人與談。
慧傳法師在怎樣做個佛光人第五講裡,揭示星雲大師為確立佛光人為人處事原則、軌範及弘法的觀念,提出四點主題:「宗教情操」、「因果觀念」、「慚恥美德」、「容人雅量」,邀請四位與談人,分享討論。
宗教情操
慧菩法師表示,佛光人注重犧牲、奉獻、忍耐、慈悲、公正、無私、誠信等宗教情操。這些德行在行住坐臥中,靠早晚課誦、過堂用餐、出坡作務、參禪念佛,涵養出「離欲心」、「慚愧心」、「平等心」、「慈悲心」,使其具有「威儀德」、「行持德」、「忍耐德」和「普濟德」。
慧菩法師舉鑑真和尚為了將戒律傳至東土,苦心孤詣六次東渡,把生命餘暉,普照東瀛扶桑;將般若智慧,豐富日本文化。又舉星雲大師為了佛教,不斷以一筆字與大眾結緣,成立「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推動各類獎項,彰顯人間真善美。古今佛教界的典範,互相輝映,凸顯信仰比生命,佛教比自己,大眾比個人,道德比金錢,都來得重要。
因果觀念
英國留學回來,畢業於佛學院的李志強,詮釋「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播放兩段「小鳥」的短片,強調因果是宇宙萬有生滅變化的普遍法則。當個佛光人,應樹立因果觀念!寧可無錢、無衣、無物,也不能不明因果;寧可無名、無位、無用,也不能違背因果。
李志強認為,因果報應如影隨行,千手千眼觀世音畏因嗎?其實他是以其德行,凸顯般若智慧,讓起心動念,都保持著清淨善因,從根本遠離惡因;唯獨眾生迷昧,貪著五欲六塵,忽視因的力量,惡果終是難免。
慚恥美德
慧澤法師表示,佛光人要有慚恥美德:「慚」有此心寸斷之意,心中有鬼常使人難安,而產生自卑與羞恥感。孔子提出:「知恥近乎勇」,恥是一種慚愧心,一種反求諸己的能力。一個無慚恥心的人,自然失去人格,沒人格如樹木之無皮,無皮之樹怎能開花?
我們能夠仰無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懂得慚愧反省,時時繫念國家保護,父母養育,師長教誨,親人關懷,朋友支持,而心存感恩,這就是佛光四句偈的「慚愧感恩大願心」。
容人雅量
慧讓法師提到佛光人要有容人雅量:最近「服貿」學運風潮,擾擾嚷嚷各說各話,聽不進對方的需求,由於理念不同,朋友一個一個減少,其實人是非常複雜的眾生,有地域、性別、年齡、職業,甚至還有信仰、思想、興趣等種種的不同,沒有容許異己存在的雅量,就不能體會因緣和合的佛法。
慧讓法師並舉南非曼德拉在羅本島監獄被關28年,在總統就職典禮上,邀請看守過他的三名獄警當貴賓,這樣的胸襟和氣度,體現出他「和解」的主張。星雲大師1949年來台,被看成大陸和尚,解嚴後到對岸,他們稱台灣來的和尚,他只好以「地球人」自居。要世界和平就必須從自心和悅,人我和敬,家庭和順,社會和諧依次開展。
慧傳法師結語提到,台灣最美的風景不是阿里山,也不是日月潭,而是「人」,因為這塊土地上的人勤奮、努力、善良、尊重、包容,是台灣最可貴的軟實力,如果人人能容忍接受別人的不完美,未來又是另外一種風貌。
最新消息
甘露遍灑南監祈福 百人啟蒙省思孝道
2025-09-10南天寺出席MCCI 50周年慶 共同促進社區和諧
2025-09-10佛法進入高雄監獄 百位受刑人感念親恩懺悔重生
2025-09-10多倫多龍獅團新生報到 接下功夫腰帶
2025-09-10親子協作挑戰極速 佛光童軍中區歡喜木頭車大賽
2025-09-10成長的喜悅 惠中佛光童軍團入團暨升團儀典
2025-09-10彰化社大推動高齡義工增能研習 深化生命教育與社會服務
2025-09-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3-2
2025-09-10柏林蔬食工作坊 佛大蔬食系學生教作「一口鳳梨酥」
2025-09-09新店佛光家庭VEGRUN 走讀蔬食之旅
2025-09-09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