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蔣勳聚焦談「祇樹給孤獨園」,帶大家重新認識這片佛陀說法的土地。 人間社記者童瀚誴攝
圖說:蔣勳表示,多年來談過多次《金剛經》,這回特別聚焦其中的「祇樹給孤獨園」,講座吸引1,300人聆聽。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
圖說: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致贈結緣品給蔣勳。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
圖說:惠中寺外蔣勳講座宣傳投影牆。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
圖說:聽眾蔡素珠形容蔣勳:「年輕時像李白,現在像王維,人生的過程又像杜甫。」他用溫柔、不批判的筆觸,書寫出對社會與人文的關懷。 人間社記者李明軒攝
圖說:蔣勳以藝術演繹《金剛經》中的「祇樹給孤獨園」,講座座無虛席。 人間社記者吳雨彤攝
圖說:講座後,藝術家蕭珊珊上台致贈鮮花給蔣勳。 人間社記者李明軒攝
圖說:蔣勳的助理阿佑,帶來自創曲〈春柔與悄然出現的夏日〉,用音樂詮釋對「祇樹給孤獨園」故事的感悟。 人間社記者李明軒攝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蔣勳聚焦談「祇樹給孤獨園」
2025-06-22
佛光山惠中寺「未來與希望」系列講座,6月21日再次邀請到連續11年受邀出席的美學大師蔣勳開講,他一開場,便祝賀惠中寺莊嚴落成,彷彿成立新的「祇樹給孤獨園」。蔣勳表示,多年來談過多次《金剛經》,這回特別聚焦其中的「祇樹給孤獨園」,帶大家重新認識這片佛陀說法的土地。從佛陀出家的故事談起,延伸到德國作家赫曼赫賽筆下的悉達多,並分享自己創作與展出的藝術作品。現場1,300人聆聽,網路觸及人數近11,000人。
蔣勳述說祇樹給孤獨園命名原因,以及成為佛陀講經說法之處的由來。傳說中悉達多太子成婚生子後,開四城門見生老病死,於是29歲時為了解生命的無常,割髮出家修行,這是後人熟悉的佛陀故事。
蔣勳推薦大眾閱讀德國作家赫曼赫賽所著《流浪者之歌》,或譯為《悉達多求道記》,敘述一位尋常的擺渡人學會聆聽河流的聲音,悟道的過程。這是非佛教國度人士從人的角度,敘述悉達多未成道前,修行所經歷的磨難,如同人的修行也是需要經歷過很多艱難的。
蔣勳以藝術演繹《金剛經》,他介紹台東池上蔣勳書房展出金剛經《夢幻泡影》、董承濂的磁懸浮裝置作品《白洞》、曾永玲千錘百鍊的金工演繹的作品。台南和通蔣勳書房,展出金剛經的《應無所住》,此蔣勳第一次展出為父親抄寫的《金剛經》,還有曾永玲〈應無所住〉,董承濂〈八十八吉祥之頓悟的勝利鐘〉。以及池上穀倉藝術展,蔣勳手抄〈金剛經〉書法,曾永玲《諸相非相》,董丞濂〈我執與無我的法輪〉。蔣勳表示,他與兩位藝術家,各自用自己的方法,表達對金剛經的理解。
蔣勳講述在2024年完成的最新作品〈祇樹給孤獨園〉畫作,創作時如何思索構圖的過程,他說,祇樹給孤獨園不見得在印度菩提迦耶的廢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許就在自家陽台上。目前作品展覽在台中的時善慧館,從6月13到30日開放參觀;另外在台中中央書局展出《祇樹給孤獨園系列二》,從6月13日開始展覽至8月17日,歡迎大眾前往參觀。
蔣勳的助理阿佑,在最後用吉他彈奏出輕快的旋律與動人歌聲,帶來自創曲〈春柔與悄然出現的夏日〉,歌詞是阿佑閱讀完「祇樹給孤獨園」而創作的,他說春柔就如同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會帶給自己安慰的人,他也思考悉達多是否也曾在春天時緩緩地走在河邊並看這月亮,了解自己如何愛這個世界呢。
此次講座吸引不少忠實讀者前來聆聽,甚至有粉絲專程從大陸前來支持。其中聽眾蔡素珠分享,自己與蔣勳老師有著深厚的因緣。她回憶30多年前,蔣勳剛從法國返台並在東海大學任教,受邀到他們公司演講,從那時起便開始關注這位藝術家,至今已閱讀他所有著作。她形容蔣勳:「年輕時像李白,現在像王維,人生的過程又像杜甫。」他用溫柔、不批判的筆觸,書寫出對社會、關懷各族群與池上農民等等的議題,他人生的轉變也反映出許多人會經歷的過程。
蔣勳述說祇樹給孤獨園命名原因,以及成為佛陀講經說法之處的由來。傳說中悉達多太子成婚生子後,開四城門見生老病死,於是29歲時為了解生命的無常,割髮出家修行,這是後人熟悉的佛陀故事。
蔣勳推薦大眾閱讀德國作家赫曼赫賽所著《流浪者之歌》,或譯為《悉達多求道記》,敘述一位尋常的擺渡人學會聆聽河流的聲音,悟道的過程。這是非佛教國度人士從人的角度,敘述悉達多未成道前,修行所經歷的磨難,如同人的修行也是需要經歷過很多艱難的。
蔣勳以藝術演繹《金剛經》,他介紹台東池上蔣勳書房展出金剛經《夢幻泡影》、董承濂的磁懸浮裝置作品《白洞》、曾永玲千錘百鍊的金工演繹的作品。台南和通蔣勳書房,展出金剛經的《應無所住》,此蔣勳第一次展出為父親抄寫的《金剛經》,還有曾永玲〈應無所住〉,董承濂〈八十八吉祥之頓悟的勝利鐘〉。以及池上穀倉藝術展,蔣勳手抄〈金剛經〉書法,曾永玲《諸相非相》,董丞濂〈我執與無我的法輪〉。蔣勳表示,他與兩位藝術家,各自用自己的方法,表達對金剛經的理解。
蔣勳講述在2024年完成的最新作品〈祇樹給孤獨園〉畫作,創作時如何思索構圖的過程,他說,祇樹給孤獨園不見得在印度菩提迦耶的廢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許就在自家陽台上。目前作品展覽在台中的時善慧館,從6月13到30日開放參觀;另外在台中中央書局展出《祇樹給孤獨園系列二》,從6月13日開始展覽至8月17日,歡迎大眾前往參觀。
蔣勳的助理阿佑,在最後用吉他彈奏出輕快的旋律與動人歌聲,帶來自創曲〈春柔與悄然出現的夏日〉,歌詞是阿佑閱讀完「祇樹給孤獨園」而創作的,他說春柔就如同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會帶給自己安慰的人,他也思考悉達多是否也曾在春天時緩緩地走在河邊並看這月亮,了解自己如何愛這個世界呢。
此次講座吸引不少忠實讀者前來聆聽,甚至有粉絲專程從大陸前來支持。其中聽眾蔡素珠分享,自己與蔣勳老師有著深厚的因緣。她回憶30多年前,蔣勳剛從法國返台並在東海大學任教,受邀到他們公司演講,從那時起便開始關注這位藝術家,至今已閱讀他所有著作。她形容蔣勳:「年輕時像李白,現在像王維,人生的過程又像杜甫。」他用溫柔、不批判的筆觸,書寫出對社會、關懷各族群與池上農民等等的議題,他人生的轉變也反映出許多人會經歷的過程。
最新消息
印度沙彌學園出家典禮 沙彌發願復興印度佛教
2025-11-21紐西蘭北島攜手校園 為地球種植600棵樹
2025-11-21Avonside女子高中路跑 為環保植樹獻心力
2025-11-21冬季聲樂發表會 慈恩寺舉辦
2025-11-21法華禪寺迎來佛教文化探索團 肯定人間佛教魅力
2025-11-21松山第六分會敬老關懐 體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2025-11-21佛光大學圖資長陳麒元 出任EI索引國際期刊主編
2025-11-21鳳霞國小校園講座 從人際看和諧人間
2025-11-21南華大學棒球隊授旗祈福 蓄勢待發力拼大專盃
2025-11-21成福國小生命教育十堂課 學子打開世界的窗
2025-11-21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