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14日 星期日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社會萬象 > 參訪交流> 佛光山叢林學院師生 參訪台北道場

參訪交流

字級

佛光山叢林學院師生 參訪台北道場

【人間社 廖麗珠 台北報導】 2025-04-26
佛光山叢林學院師生參學團一行37人,4月24日由知竺法師領團參訪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歡喜接引,介紹所在大樓的4至14樓各樓層的佛光山事業體及其在佛光山四大宗旨中扮演的功能及意涵,讓參訪師生了解佛光山事業體在北部的弘法重點。

滿謙法師介紹14樓如來殿內供奉五方佛,祈去除貪瞋痴慢疑;另兩側協侍菩薩為文殊菩薩及普賢菩薩,東西兩單是觀世音菩薩及地藏王菩薩,即是悲智願行四大菩薩齊聚一殿,期勉信眾在自覺與行佛間精進修習。

所在大樓自4層至14層,容納20多個事業單位,近60位法師及師姑於此領職,分別推動佛光山四大宗旨。人間大學台北分校有一百門以上的課程,學員從4歲到104歲。國際佛光會北市北有五個督導區及40個分會為台北道場所屬、還有青年團及童軍團。

滿謙法師提到,每年浴佛節,台北道場1樓、松山火車站、交四廣場及台北市政府中庭都設有浴佛台,方便市民大眾浴佛,共襄盛舉。今年應邀增設南港科學園區浴佛專區,園區內有251家廠商,約有2.5萬員工進出,可以藉此廣大接引善信,這就是人間佛教如何走出去,接引大眾重要的例證。

「同學們為何要走出來呢?」滿謙法師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著作《自覺與行佛》說明「行佛」:佛陀證悟後宣說《華嚴經》,強調每一個人皆有平等佛性,透過自我發心、自我承擔、自我淨化,進而行佛。普賢菩薩是行佛的代表,〈離世間品〉即是不離世間,「離」表示出離世間的五蘊煩惱;唯有不離世間,才能出離世間的煩惱。

學生提問:「B1-3F為友寺所有,弘法上有無利弊?」「請住持分享與師父之間,印象最深刻事情!」等等。滿謙法師一一回答說,因緣與友寺共享一棟樓,都是弘揚佛教,雖領域不同,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就可以和平相處。法師以自身經歷分享,從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身上體悟到,大師心量之寬闊、願力之深廣,在浩瀚法界中不生不滅。滿謙法師總結:「師父教會我,如何把心量擴大!發心為佛教!」。

參學團隨後依序參觀10樓佛光緣美術館、9人間衛視、12樓海會堂、齋堂及禪堂、5樓佛光山文化院台北辦公室及人間福報、6樓人間大學、8樓國際佛光會,師生們一行在歡喜法樂中賦歸。
12345678910第7 / 125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