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冼都佛光人朝禮祖庭大覺寺 誓願弘揚人間佛教
2025-03-04
佛光山冼都禪淨中心和國際佛光會中馬協會冼都分會為了緬懷和感念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追尋星雲大師在中國大陸弘法足跡,適逢大師出家紀念日之際,從2月20日至27日展開為期8天7夜佛光祖庭暨江南道場朝聖之旅。
在監寺如益法師、冼都分會督導陳元生、副會長沈忠偉帶領之下,32名老中青幹部和會員學習「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尋師訪道,增廣見聞。行程包括參訪佛光祖庭大覺寺、南京天隆寺、牛首山佛頂宮、棲霞寺、揚州大明寺、鑑真圖書館、上海星雲文教館、蘇州靈巖山寺等,讓大家感受到佛教文化藝術的融合。
一行人抵達祖庭大覺寺,儘管是寒冷的夜晚,受到頭單監院妙笙法師及全體法師熱誠接待。當家有木法師代表都監妙士法師歡迎佛光人回到佛光祖庭,期許大家在巡禮的過程中感受到大師的慈心悲願,藉此提升宗門思想。
陳元生分享,從2017年開始就很期待去中國追尋末學的師父星雲大師在中國大陸的足跡,一等就8年,今年冼都禪淨中心當家如益法師終於承諾帶領我們回中國尋根參訪。8天七夜的行程,行走2千多公里,看到恩師星雲大師心心念念為祖國佛教的點點滴滴付出,太感人。我們身為佛光人,務必協助大師為佛光山推廣教育培養人才,才有辦法維護佛光山推動人間佛教。
洪嬇倇表示,當自己走入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星光雲水─星雲大師的筆墨情懷主題書法展」,在每一幅字前駐足許久,細細體悟大師法語意義,不願離開。館內播放星雲大師的一生短片,栩栩如生,特別的感動,大師一生的付出,都是在捨和給。為了不讓佛教老化,大師都以非常年輕化、時代化、藝術化,教育化,音樂化等多元方式呈現佛教的文化和傳統,來影響每一個生命,迎接每一段因緣。洪嬇倇發願要學習大師的用心,無論多麼的艱難,再多的磨難,都有辦法前進。精進修行,自利利他,為弘揚佛法、利益眾生貢獻自己的力量。
陳愛倫提到,星雲大師畢生弘揚「人間佛教」,强調「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之精神,而這些理念在宜興大覺寺和南京天隆寺觀音殿的壁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畫面中的每一筆、每一色,都透露着慈悲與智慧,引領眾生感悟佛法,淨化身心。除此之外,非寺院建築如鑒真圖書館與星雲文教館也充分體現了大師的遠見。這些多功能建築不僅是文化和教育的推廣中心,更是佛法智慧走入社會、造福大眾的橋梁。大師以現代化的方式傳承佛法,讓佛教不再只是殿堂中的供奉,而是深入人心,成為生活中的指南。
如益法師開示,這趟尋根朝聖之旅,從師父上人出生的地方、出家的地方、學習的地方;還有大師在大陸弘法的軌跡,可以看到大師堅定的信仰和願力,積極推動兩岸佛教交流,期盼兩岸和平的心願;期勉佛光人要發心發願,一起為弘揚人間佛教而努力。
在監寺如益法師、冼都分會督導陳元生、副會長沈忠偉帶領之下,32名老中青幹部和會員學習「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尋師訪道,增廣見聞。行程包括參訪佛光祖庭大覺寺、南京天隆寺、牛首山佛頂宮、棲霞寺、揚州大明寺、鑑真圖書館、上海星雲文教館、蘇州靈巖山寺等,讓大家感受到佛教文化藝術的融合。
一行人抵達祖庭大覺寺,儘管是寒冷的夜晚,受到頭單監院妙笙法師及全體法師熱誠接待。當家有木法師代表都監妙士法師歡迎佛光人回到佛光祖庭,期許大家在巡禮的過程中感受到大師的慈心悲願,藉此提升宗門思想。
陳元生分享,從2017年開始就很期待去中國追尋末學的師父星雲大師在中國大陸的足跡,一等就8年,今年冼都禪淨中心當家如益法師終於承諾帶領我們回中國尋根參訪。8天七夜的行程,行走2千多公里,看到恩師星雲大師心心念念為祖國佛教的點點滴滴付出,太感人。我們身為佛光人,務必協助大師為佛光山推廣教育培養人才,才有辦法維護佛光山推動人間佛教。
洪嬇倇表示,當自己走入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星光雲水─星雲大師的筆墨情懷主題書法展」,在每一幅字前駐足許久,細細體悟大師法語意義,不願離開。館內播放星雲大師的一生短片,栩栩如生,特別的感動,大師一生的付出,都是在捨和給。為了不讓佛教老化,大師都以非常年輕化、時代化、藝術化,教育化,音樂化等多元方式呈現佛教的文化和傳統,來影響每一個生命,迎接每一段因緣。洪嬇倇發願要學習大師的用心,無論多麼的艱難,再多的磨難,都有辦法前進。精進修行,自利利他,為弘揚佛法、利益眾生貢獻自己的力量。
陳愛倫提到,星雲大師畢生弘揚「人間佛教」,强調「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之精神,而這些理念在宜興大覺寺和南京天隆寺觀音殿的壁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畫面中的每一筆、每一色,都透露着慈悲與智慧,引領眾生感悟佛法,淨化身心。除此之外,非寺院建築如鑒真圖書館與星雲文教館也充分體現了大師的遠見。這些多功能建築不僅是文化和教育的推廣中心,更是佛法智慧走入社會、造福大眾的橋梁。大師以現代化的方式傳承佛法,讓佛教不再只是殿堂中的供奉,而是深入人心,成為生活中的指南。
如益法師開示,這趟尋根朝聖之旅,從師父上人出生的地方、出家的地方、學習的地方;還有大師在大陸弘法的軌跡,可以看到大師堅定的信仰和願力,積極推動兩岸佛教交流,期盼兩岸和平的心願;期勉佛光人要發心發願,一起為弘揚人間佛教而努力。
最新消息
北區協會區務會議 凝聚推進發展方針
2025-08-22中區協會區務會議 佛光人五力展現弘法能量
2025-08-22擁抱科技守護佛心 溫哥華「佛陀的AI教法」啟發新思惟
2025-08-22《浩瀚星雲》音樂劇籌備 光明大學宿霧藝術學院啟動
2025-08-22落實視力保健 均頭榮獲「全國近視防治楷模獎」
2025-08-22114年宗教團體表揚大會 佛光山13所別分院獲肯定
2025-08-22月光TEA-TALK相遇如歌 生命中美麗的和弦
2025-08-22北卡佛光山「豆腐三味」烹飪課程 推廣健康素食
2025-08-22獲獎連連 昆士蘭佛光童軍團慶7周年
2025-08-22理論實踐相融合 南天寺助力新州宗教教師專業成長
2025-08-22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