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8日 星期一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大師專區>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緣起與還滅 .佛教對輪迴的看法4-1

大師專區

字級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 講演集──緣起與還滅 .佛教對輪迴的看法4-1

【作者: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 2025-01-21
時間:1983年11月21日

地點:高雄中正文化中心  

輪迴是一個非常重要,但是又很難見信的問題。有人認為,輪迴在現今科技進步的時代看來,是落伍迂腐,而嗤之以鼻。也有人認為輪迴是宗教信仰的範疇,是死亡之後靈魂取向的事情,和現實生活距離遙遠,「不知生,焉知死?」無須付與太大的關懷。但是,如果現在是在戰場上,面對著人生莊嚴、慘烈的死亡事實,對於死後何去何從的問題,也許更能以一顆虔敬的心,去探討嚴肅而重大的生死輪迴。

世間萬有 循環不已

不相信輪迴的現象,並不表示自己的層次高超,反而顯出自己的思慮膚淺。否定輪迴的存在,等於局限了自己的生命。因為沒有輪迴,就沒有過去,更沒有未來;沒有未來的人生,生命是何其的短暫無奈,前途是多麼的渺茫無寄。當人生遭遇重大困難時,有人往往會充滿期望地鼓勵自己說:「不要緊!十年後再看我。」甚至犯人受刑時,也會拍拍胸脯豪邁地說:「二十年後還是好漢一條。」有了輪迴,人生還有迴轉的餘地;有了輪迴,未竟的心願終有圓滿的一天;有了輪迴,生命才有下一班車可搭乘。

世間一切的現象都離不開輪迴循環的道理,宇宙物理的運轉是輪迴,善惡六道的受生是輪迴,人生生死的變異也是輪迴。宇宙物理的自然變化,譬如春夏秋冬四季的更遞,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流轉,晝夜六時的交替,是一種時間的輪迴。東西南北方位的轉換,這裡、那裡、他方、此處的不同,是空間的輪迴。

綜合觀之,我們日常生活的種種,何嘗不是輪迴現象的詮釋?譬如風起雲湧,凝聚成雨,雨水被太陽蒸發成雲,雲再轉變成雨,如此周而復始,是輪迴現象。開車使用汽油,汽油產生熱能,熱能變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另一種形態散布在空氣之中,日久又形成一種燃料供給使用,這也可說是一種輪迴。又如我們食用菜蔬,經過消化作用,排泄廢物成糞便,糞便處理再拿來灌溉菜蔬,是一種輪迴。燈光亮了又熄滅,熄滅之後又點亮,也可視為是輪迴的現象。

宇宙的物理變化是輪迴,人生的生死變異更是輪迴。根據科學家研究,我們身體的分子,沒有一個是七年前的細胞,換句話說,每七年一次的新陳代謝,使我們完全脫胎換骨,變成另一個人。佛法認為整個生物界,從細胞結構,甚至更低級的生命單位或高級動物的人類,各種感受、認識等活動,都時時刻刻在運動流行、生滅變化。

有關這種肉體上的生老病死,心靈上的生住異滅,循環流轉不已,宛如車輪迴轉的現象,就叫做輪迴。甚至忽為人子、忽為人父的人倫關係,經濟金錢的調用,喜怒哀樂的感情變化,都是輪迴的現象。而佛教真正要闡明的是善惡六道的輪迴;人生時時刻刻都在輪迴之中,不過有急性、慢性的差別,慢性的變化叫做生滅或變異,急性的變化就叫做輪迴。

正見輪迴 因果相續

眾生由於思想造作的力量——業力,形成因果相續、無始無終的生命之流,而現起天、人、鬼、畜等六種多樣性的生命現象,佛教稱之為六道輪迴。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中說:「我與眾生從曠劫以來,常在生死,未得解脫,人間天上,此界他方,出沒萬端,升沉片刻。」而此六道輪迴的至深道理,有情眾生卻愚昧不相信,無怪乎古人要慨嘆:「非經不能陳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

輪迴並不是一個信仰體系與理論,輪迴更不是用來逃避人生冷酷無情的最後裁判——死亡的心理安慰,輪迴是一門解釋我們前世與來生的精確科學。我們要明瞭輪迴,相信人世有輪迴;當我們對輪迴有正確的認識,才能對過去與未來做一番回顧與前瞻。下面分成四點來說明佛教對輪迴的看法:

一、輪迴思想的價值

我們相信輪迴的現象,接受輪迴的思想,輪迴對我們的人生究竟有什麼價值?對生命有什麼意義呢?當我們確信有輪迴受生的狀況,人生就有了延續,而不僅是短暫的百年歲月;有了輪迴,生命充滿無窮無盡的生機。

人生在輪迴裡,這一期生命結束了,下一期生命又開始,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綿延不斷,希望無限。好比燃燒薪木,一根木柴燃盡了,再加上一根,一根一根地添加,雖然木材各不相同,但是火焰不停地延續下去,就能薪盡火傳。好比點燃油燈,一盞油盡燈枯,再點上一盞,就能燈燈相續,為人間照破黑暗。

我們的身體在六道輪迴裡,張三李四,天上人間,形軀雖然有種種差異,但是生命之火卻燃燒不熄,智慧之燈卻永不止滅。輪迴使我們的生命與宇宙大化一樣,亙古今而常存,歷萬劫而彌新。

汽車大王福特先生認為輪迴為人生意義之所在,有了輪迴,前人的經驗與智慧,以及歷史的文化遺產等,可以傳遞給後代子孫。假如我們不能將一生的經驗轉接到未來,工作只是徒勞無益的;如果文化寶藏不能留傳給後代子孫,歷史的生命是有限的。

一切禍福 自作自受

在因果輪迴之前,才能達到人人自由平等的境界,不管達官貴族、平民百姓都不能免於生死輪迴。杜牧詩說:「公道世間唯白髮,貴人頭上不輕饒。」時間歲月是世間最公平的判官,生老病死是一視同仁的裁決者。因果輪迴並不是由閻王所操縱,也不是上帝造物者所能支配,而是由各個有情顛倒妄作的不同,招感各種的異熟報識(業識),根據有情自作的業識,而產生千差萬別的苦樂果報。因此《大寶積經》說:「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五趣六道的輪迴,不管賢愚智劣、貧富貴賤,都是自己過去所作,今生所感。如六歲神童王乃慶,數學天分之高,大學教授、社會專家也難望其項背。他的過人天分並不是今生所成,而是過去生中累積所成,一般人稱之為夙慧,其實就是一種輪迴。輪迴使我們從神權的控制之中超脫出來,主宰輪迴的是我們自身的業力,上帝天神既無法賜福給我們,也不能降禍給我們,一切的禍福都是我們自作自受。

因此從輪迴的觀點來看,有情眾生是個完全自由平等的個體,幸福快樂的人生,靠我們自己的雙手去創造;不幸悲慘的命運,也是我們自己所造成。造物者不能為我們一手遮天,掩蔽一切的罪孽;天神也無法剝奪我們既有的功德幸福;在因果輪迴之前,沒有投機僥倖可言,我們自己才是自己的造物者。(待續)
12345678第7 / 8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