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社會萬象> 〔2025佛化婚禮暨菩提眷屬祝福禮〕張川惠、陳菊珍牽手情 菩提路廣植福田

社會萬象

字級

〔2025佛化婚禮暨菩提眷屬祝福禮〕張川惠、陳菊珍牽手情 菩提路廣植福田

【人間社 陳德啟 高雄大樹報導】 2025-01-01
純樸敦厚的張川惠78歲、陳菊珍74歲,兩人攜手超過半世紀的菩提眷屬,從佛光山蘭陽別院到台東日光寺一師一道,加入國際佛光會菩提第二分會,力行人間佛教,保持慈悲善良心性,廣植福田。元旦的「百年好合」2025佛化婚禮暨菩提眷屬祝福禮是他們第三次參加,在眾人的祝福中,臉上漾著幸福與快樂。

張川惠的外婆和阿姨早年都在宜蘭雷音寺出家,媽媽是宜蘭念佛會信徒,因此,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渡海來台,前往宜蘭雷音寺講經說法時,已和他們一家人結下甚深因緣。他的姐姐張碧英受到大師的感化,就讀佛光山叢林學院,畢業後一直在佛光山服務到退休,目前在佛光精舍長居。頂著這樣的佛教光環,菩提種子早已埋在張川惠心田。

陳菊珍與張川惠結縭後,在家當賢妻良母,相夫教子,農忙時則和夫婿一起耕作採收,生活簡單,知足常樂。50歲是陳菊珍生命的轉戾點,婆婆一再叮嚀他要學佛,因而開始走向人間佛教的菩提路。之後由於兒子張博承要到台東發展事業,張川惠伉儷跟著前往,並以佛光山日光寺為法身慧命之家,熱心佛光會及道場活動,義不容辭擔任義工工作。

張川惠、陳菊珍奉行人間佛教,受持五戒菩薩戒,從中學習佛陀的教法、大師的智慧法語,也透過抄經、念佛開發內心的智慧寶藏。

在生活中,夫妻吵架在所難免,學佛之後,陳菊珍的因應之道即是「忍」,所謂孤掌難鳴,他說:「阮尪若生氣,我就忍,他就氣毋路(台語)。」又幽默地說:老公有時候也會學年輕人耍廢、滑手機。其實,學習3C科技可以了解現代青年的思惟與想法,又能吸取新知,例如:有時剛好滑到師父佛法開示,從中吸收法益。

為了給下一代與佛教結好緣,只要張博承有空,陳菊珍都會請其前往道場調製咖啡與佛光人分享,廣結善緣種福田。為了信仰傳承,一代傳一代,張勇伉儷讓孫子就讀大師創辦的台東均一中小學,如今孫子長大了,有的就業、有的就學,希望他們從小時候種下的菩提種子能漸漸萌芽,以佛法智慧面對生活。
12345678910第7 / 255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