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9月03日 星期三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菩提葉上寫心願 鳳山青年盼落實環保與心保

教育人文

字級

菩提葉上寫心願 鳳山青年盼落實環保與心保

【人間社 李庭卉 高雄報導】 2024-09-22
佛光鳳山青年書院秋季班於9月21日開課,迎來25位青年學員前往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學員參觀環保、《法華經》、琥珀等展覽,多數青年反應,透過這樣有意義的行程,不僅認識佛教經典,也透過在菩提葉上發願,落實環保與心保。

第一站帶領學員參觀綠色新世代—生活微塵中的環保奇蹟,簡報中,引用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話:「我想最大的環保還是心,心中的染汙要清理乾淨,也需要工具和武器。那我們的武器是什麼呢?就是智慧、慈悲、忍耐、勤勞、慚愧、懺悔等,有了這些工具,就能打敗心中的煩惱魔軍,內心自然也就能得到淨化了。」

學員們覺知人類為了慾望而大量消耗地球資源,造成溫室效應加劇,使得地球暖化,導致全球氣候變遷,因此透過反思引領學員們透過低碳飲食、低碳運輸網絡、環保餐廳、旅館及綠色消費等落實淨零排放之目標,學員們也發願要從自我生活做起,讓地球永續發展及循環。

第二站學員們參觀了黃億人琥珀藝術特展,此展展現了佛光山「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弘法願力,包含了「佛陀、乘願再來、菩提證道、四大菩薩、迦樓羅」等琥珀作品。學員們也透過作品感受到大千世界之中,時間、空間、生命的奧妙,數千萬載歲月悠悠,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眾生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第三站是《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法華經》是佛教大乘初期的典籍,釋迦牟尼佛透過不同的方式,一次次地宣說眾生皆能獲得跟佛陀一樣的圓滿智慧,並告訴眾人要相信自己有這樣的潛力,其方法為「行菩薩道」。學員們也在義工菩薩的解說下將經文透過視覺語言,輕鬆的理解經文中的寓意及意涵。

第四站環保與心保,讓學員們思考如何珍惜和愛護每寸花草樹木、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並在日常的食衣住行中落實。如同《維摩經》說:「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學員們將自己的發願寫在菩提葉上,並透過小組的集體創作完成了一幅幅的藝術環保作品。

透過此次課程的佛館參訪,除了讓許多第一次回山的青年有因緣可以認識佛教,同時也呼應了佛法的傳播,不僅是宗教性和藝術性,更是教育性和文化性。
12345678910第7 / 427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