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9日 星期二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新聞專題 > 寶島采風> 〔寶島采風〕叱吒風雲掌中戲 十指玲瓏弄乾坤

寶島采風

字級

〔寶島采風〕叱吒風雲掌中戲 十指玲瓏弄乾坤

【人間社 周美瑩 雲林報導】 2022-11-01
「一口說出千古事,十指能操百萬兵。」雲林布袋戲館這副對聯,生動描寫布袋戲的特色。虎尾鎮是台灣布袋戲重鎮,不僅有布袋戲館、「素還真」圓環,更將霹靂布袋戲推上國際舞台,完整保存布袋戲的文化脈絡。

虎尾原為平埔族「華武壟社」活動地域,荷治時期,因荷蘭人多次發動大規模征討,族人被迫他遷,因此有學者認為「虎尾」就是「華武壟」的譯音;但也有學者認為清乾隆年間,福建墾民在「后尾」築草寮而居,1896年日人將「后」改為近音的「虎」,更名為虎尾。

指間藝術 雲林布袋戲館
雲林縣被喻為「布袋戲的故鄉」,培育出許多優秀的布袋戲藝師,包括有「通天教主」之稱的藝師黃海岱,以及其家族;黃海岱次子黃俊雄在1970年代主演電視布袋戲《雲州大儒俠》,成功塑造布袋戲偶像,轟動一時。

位於虎尾鬧區的「雲林布袋戲館」,除了紹雲林各家布袋戲及源流外,也展示布袋戲宗師黃海岱的相關文物,雲林縣更將黃海岱的生日(1月2日)訂為「雲林布袋戲日」,以表彰黃海岱對台灣布袋戲文化藝術的貢獻。

「雲林布袋戲館」前身為虎尾郡役所,建於日本昭和6年(1931年),有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風格。雲林縣以「文化同享,五洲一家」的理念,自1999年起辦理國際偶戲節,並重整虎尾郡役所再利用,於2009年更名為「雲林布袋戲館」。

為了彰顯虎尾是「布袋戲的故鄉」,鎮公所去年邀請雲林出身的的雕塑藝術家楊柏林,創作一尊6公尺高的布袋戲角色「素還真」鋼雕像,裝置在虎尾圓環,夜晚打上燈光後,璀璨華麗,也因此被稱為「素還真」圓環。

虎尾糖廠 五分車運甘蔗
虎尾糖廠建於1907年,隔年產量高居全台之冠,成為當時東洋第一大糖廠,更讓虎尾贏得「糖都」的美譽。虎尾糖廠歷經百餘年風霜,目前是全台唯一仍以「五分車」運輸甘蔗的糖廠,廠區內的生產機具,標示台灣糖業時代及工業文明的歷史風貌。

日人為了培育甘蔗新品種,於1920年成功培育出「福爾摩沙一號」(簡稱F1),後來陸續培育到F134。其中以高糖分、抗風性強的F108最受矚目。然而台灣光復後,F108卻發生突變,品質大幅下滑,農民紛紛棄蔗種稻,釀成糖業危機。

台糖公司為了挽救糖業,1947年從南非引進具有高糖、抗風、適應性強的新品種N:Co310蔗種,委託虎尾糖廠試種,結果非常成功,也讓台灣糖業起死回生,廠方遂在同心公園建立一座「引進南非310蔗種紀念碑」。

建國眷村 飛行場防空洞
日治時代,虎尾糖廠產製大量的酒精燃料,成為當時東洋地區規模最大的酒精工場。1943年太平洋戰爭爆發,虎尾糖廠、虎尾海軍飛行場成為美軍轟炸的目標,也使得虎尾飛行場附屬兵舍,成為全台防空洞最密集的地方。

二戰結束後,虎尾飛行場附屬兵舍由國民政府接收,成為空軍「建國眷村」,眷村內的大型防空洞有4個、小型防空洞有20幾個,當地水塔還留有二戰期間的彈痕,如今眷村已開放參觀,可預約導覽,並有VR實境體驗,享受開飛機翱翔天空的感覺。

文化古蹟 涌翠閣招待所
涌翠閣是日治時期「虎尾郡」設置的高級招待所,興建於昭和14年(1939年),為日本書院建築形式,包含座敷、居間、付書院等,形制優美,2010年公告為縣定古蹟,有虎尾最美麗房舍之稱。

番麥仔庄 彩繪剪紙藝術
北溪里是一個種植玉米的傳統農村,又稱為「番麥仔庄」,原本是一個平凡無奇的村落,自從2015年由藝術家與虎尾科技大學學生合力改造,在磚牆上彩繪充滿喜氣、年味的剪紙圖樣後,讓「北溪厝剪紙藝術村」成為打卡景點。
12345678910第7 / 22頁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