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自性本清淨 心培和尚法駕南台別院
2022-08-05
「《梁皇寶懺》是中國佛教最殊勝最大部的懺法,透過慈悲道場懺法,讓我們的心不再有過去業力的糾纏!」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培和尚8月3日法駕佛光山南台別院,為孝道月梁皇寶懺法會主法,並於法會圓滿為大眾開示懺悔真義,指出「文字再如何美麗,佛法要靠我們自己自證!生命很短暫,修行都不夠了,怎麼有時間論別人的是非?要趁時間修行,趁時間休息,好好地把心靜下來,你會發現你的心本來就清淨的。」
心培和尚如是說,諸佛菩薩的心清淨無染,而我們凡夫的心卻常常不小心犯錯、或者注意力不集中、聽到他人是非或自己未曾了解真相、對過去執著又煩惱未來,為種種造作與憂慮牽纏無法清淨,而當我們來到道場,將所緣放在懺儀持誦,兩個小時很快就過去,身口意三業清淨,要把握道場舉辦懺法修持因緣,時時把握自己的心。
《六祖壇經》裡,慧能大師提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本心不是我們一般起心動念的心,而是我們的真心。《楞嚴經》中,佛陀跟阿難尊者「七處徵心」的對話,真心不在眼根不在六塵,不生不滅、沒有來去、沒有淨垢,我們的心如同虛空,本來就是清淨的。大師曾經說過,鼻孔不空如何呼吸?口袋不空如何裝錢?大乘《般若經》,也講「自性空、空空」,但千萬不可空到目中無人,見到親人也不會打招呼,反倒落入「頑空」。
心培和尚接著以波斯匿王請問佛陀的典故,為大眾說明空性。什麼是不生不滅的心?佛陀問波斯匿王三歲時所見與歷年至今62歲所見有無不同?波斯匿王回憶自己看恆河的心是一樣的;佛陀解說,我們能看的心,那一念能覺察覺知的心是不變的。肉身會變換,覺察之心就是本心,是不生不滅的,如《三時繫念》和尚白文「一念靈知心,炳然獨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師父為梁皇法會祈願文引導我們,前面懺除業障,後面業障消除諸根圓淨,這是有次第的。造業這念心,成佛也這念心。」心培和尚叮嚀大眾,發菩提心與空相應,生生世世為濟度眾生而精進學佛。
心培和尚如是說,諸佛菩薩的心清淨無染,而我們凡夫的心卻常常不小心犯錯、或者注意力不集中、聽到他人是非或自己未曾了解真相、對過去執著又煩惱未來,為種種造作與憂慮牽纏無法清淨,而當我們來到道場,將所緣放在懺儀持誦,兩個小時很快就過去,身口意三業清淨,要把握道場舉辦懺法修持因緣,時時把握自己的心。
《六祖壇經》裡,慧能大師提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本心不是我們一般起心動念的心,而是我們的真心。《楞嚴經》中,佛陀跟阿難尊者「七處徵心」的對話,真心不在眼根不在六塵,不生不滅、沒有來去、沒有淨垢,我們的心如同虛空,本來就是清淨的。大師曾經說過,鼻孔不空如何呼吸?口袋不空如何裝錢?大乘《般若經》,也講「自性空、空空」,但千萬不可空到目中無人,見到親人也不會打招呼,反倒落入「頑空」。
心培和尚接著以波斯匿王請問佛陀的典故,為大眾說明空性。什麼是不生不滅的心?佛陀問波斯匿王三歲時所見與歷年至今62歲所見有無不同?波斯匿王回憶自己看恆河的心是一樣的;佛陀解說,我們能看的心,那一念能覺察覺知的心是不變的。肉身會變換,覺察之心就是本心,是不生不滅的,如《三時繫念》和尚白文「一念靈知心,炳然獨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師父為梁皇法會祈願文引導我們,前面懺除業障,後面業障消除諸根圓淨,這是有次第的。造業這念心,成佛也這念心。」心培和尚叮嚀大眾,發菩提心與空相應,生生世世為濟度眾生而精進學佛。
最新消息
雪蘭莪瓜拉益智小學校園講座 點燃學子希望燈塔
2025-08-30拉曼理工大學佛學會 引導青年慧點人生路
2025-08-30芝加哥夏日禪修班 百人體驗人間生活禪
2025-08-30加拿大OMNI TV電視台 專訪覺凡法師佛教傳統文化月
2025-08-30佛光人攜手公益團體 用米香串起愛與希望
2025-08-30讀報教育首度進入鳳西國小 激發教師閱讀新思維
2025-08-30法蘭克福佛光山舉辦月餅製作課程 喜迎中秋團圓
2025-08-30中庄發展協會祖孫同樂 歡慶祖父母節
2025-08-30三重禪淨中心小樹成長禮 為入學點燈祝福
2025-08-30一社區一蓮花 幸福快樂在東里
2025-08-30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