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國際佛光會美西副秘書長慧東法師5月10日,於佛光山紐約道場三樓主持「幹部座談會」,邀集佛光山紐約道場監院有霖法師、新州佛光山監寺滿普法師,以及60位紐約協會與紐澤西協會幹部,共同探討修行路上的挑戰與取捨。 人間社記者王喬榮攝
圖說:慧東法師勉勵幹部:「修行應重質不重量」,唯有立足本道場、專心一處,才能真正深入法義,落實「內修戒定慧,外修服務奉獻」的佛光理念。 人間社記者王喬榮攝
圖說:國際佛光會紐約協會會長陳澄慧致詞。 人間社記者王喬榮攝
圖說:針對會員常面臨的「多道場邀約」困擾,滿普法師指出,雖然支援正信道場是一種結善緣的方式,但原屬的道場已有豐富的修行與服務資源,應當安心立足。 人間社記者王喬榮攝
圖說:有霖法師在座談中提出,已示寂的住持覺麟法師曾希望成立「督導委員會」。 人間社記者王喬榮攝
圖說:紐澤西協會會長童振邦也分享,雖然協會活動繁多,但會員們從中獲得法喜與成長,不僅廣結善緣,也累積福報與信仰的力量。
人間社記者王喬榮攝
圖說:美東佛光幹部座談會,大家聽的掌聲不斷。 人間社記者王喬榮攝
圖說:新州佛光山監寺滿普法師與紐澤西協會幹部一起跟國際佛光會美西副秘書長慧東法師、佛光山紐約道場監院有霖法師、新州佛光山監寺滿普法師以及紐約協會會長陳澄慧一起合影。 人間社記者王喬榮攝
圖說:紐約協會王喬榮督導和國際佛光會美西副秘書長慧東法師一起合照。 人間社記者顧根生攝美東佛光幹部座談會 聚焦修行實踐與幹部傳承
2025-05-12
國際佛光會美西副秘書長慧東法師5月10日,於佛光山紐約道場三樓主持「幹部座談會」,邀集佛光山紐約道場監院有霖法師、新州佛光山監寺滿普法師,以及60位紐約協會與紐澤西協會幹部,共同探討修行路上的挑戰與取捨。
針對會員常面臨的「多道場邀約」困擾,滿普法師指出,雖然支援正信道場是一種結善緣的方式,但原屬的道場已有豐富的修行與服務資源,應當安心立足。他進一步說明,「一師一道」的修行原則並非排斥他方,而是為了建立穩定、清淨的信仰根基,避免信仰混淆與身心疲憊。他也舉例紐約道場多元活動,皆是實踐「解行並重」的具體表現。
慧東法師建議,面對來自他道場的邀約,應以理性、慈悲的語言回應,如說明「已有固定道場服務」等方式,可避免誤解。他提醒,對於非協會統籌的私下邀約,應審慎考量修行方向與身心負荷。
有霖法師在座談中提出,已示寂的住持覺麟法師曾希望成立「督導委員會」。對此,慧東法師指出,部分前任幹部卸任後選擇低調退出,雖出於謙遜,卻也可能造成經驗斷層。他建議應建立督導平台,邀請具經驗的前幹部轉任輔導角色,以幕後支持的方式協助現任幹部策劃活動,持續推動信仰與制度的傳承。
同時,慧東法師提醒,幹部互動過程中應注意語氣與方式,避免無意中帶來壓力或誤解。若感受到被忽視,也應主動與法師溝通,發揮所長,讓修行與服務並行,延續菩薩道的實踐精神。
最後,慧東法師勉勵幹部:「修行應重質不重量」,唯有立足本道場、專心一處,才能真正深入法義,落實「內修戒定慧,外修服務奉獻」的佛光理念。
紐澤西協會會長童振邦也分享,雖然協會活動繁多,但會員們從中獲得法喜與成長,不僅廣結善緣,也累積福報與信仰的力量。
松鶴分會會長斯嬿榕則深有感觸地說,此次座談讓大家再度凝聚共識——無論職稱如何轉換,佛光人皆應秉持「集體創作」的精神,共同肩負起推動人間佛教、永續佛光慧命的責任,讓法水長流、普照五洲三千界。
針對會員常面臨的「多道場邀約」困擾,滿普法師指出,雖然支援正信道場是一種結善緣的方式,但原屬的道場已有豐富的修行與服務資源,應當安心立足。他進一步說明,「一師一道」的修行原則並非排斥他方,而是為了建立穩定、清淨的信仰根基,避免信仰混淆與身心疲憊。他也舉例紐約道場多元活動,皆是實踐「解行並重」的具體表現。
慧東法師建議,面對來自他道場的邀約,應以理性、慈悲的語言回應,如說明「已有固定道場服務」等方式,可避免誤解。他提醒,對於非協會統籌的私下邀約,應審慎考量修行方向與身心負荷。
有霖法師在座談中提出,已示寂的住持覺麟法師曾希望成立「督導委員會」。對此,慧東法師指出,部分前任幹部卸任後選擇低調退出,雖出於謙遜,卻也可能造成經驗斷層。他建議應建立督導平台,邀請具經驗的前幹部轉任輔導角色,以幕後支持的方式協助現任幹部策劃活動,持續推動信仰與制度的傳承。
同時,慧東法師提醒,幹部互動過程中應注意語氣與方式,避免無意中帶來壓力或誤解。若感受到被忽視,也應主動與法師溝通,發揮所長,讓修行與服務並行,延續菩薩道的實踐精神。
最後,慧東法師勉勵幹部:「修行應重質不重量」,唯有立足本道場、專心一處,才能真正深入法義,落實「內修戒定慧,外修服務奉獻」的佛光理念。
紐澤西協會會長童振邦也分享,雖然協會活動繁多,但會員們從中獲得法喜與成長,不僅廣結善緣,也累積福報與信仰的力量。
松鶴分會會長斯嬿榕則深有感觸地說,此次座談讓大家再度凝聚共識——無論職稱如何轉換,佛光人皆應秉持「集體創作」的精神,共同肩負起推動人間佛教、永續佛光慧命的責任,讓法水長流、普照五洲三千界。
最新消息
員林講堂佛光家庭慢活閱讀VEGRUN公益健行 花蓮共學增法喜
2025-11-12學習生死智慧 殯葬學系師生首訪西來寺
2025-11-12美國海軍陸戰隊250周年 西來寺出席致敬
2025-11-12三寶寺感恩季送暖 慰問警消守護社區安全
2025-11-12《台灣超人》紐約放映最終場 傳遞台灣溫暖力量
2025-11-12佛光人齊心行善 三寶寺冬季玩具捐贈開跑
2025-11-12響應電子廢品回收日 多倫多佛光童軍團守護地球
2025-11-12波士頓有你真好 歲末感恩溫暖滿滿
2025-11-12中天寺甘露灌頂皈依三寶典禮 佛子發心行三好
2025-11-12佛光山南方寺及巴生區佛光人 響應口腔健康講座
2025-11-12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