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桃竹苗佛青閱讀研討會 找到歡喜修行心藥方
2025-03-16
國際佛光會中華佛光青年總團「2025年人間佛教青年閱讀研討會」,全台四區開講《人間歡喜修行─維摩詰經》,首場3月15日在佛光山法寶寺舉行,由法寶寺監寺覺舜法師引言,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祕書長覺多法師講評,國際佛光會中華佛光青年總團執行長有度法師,桃竹苗區佛光青年幹部、佛光童軍、佛光山叢林學院學生擔任經典導讀及論壇與談分享,線上550人及線下100人參與。
覺舜法師表示「歡喜」是本次研討會核心,學習佛法需具足善根因緣,而聞思修證的過程則需要透過不斷薰習,才能生生世世受用,強調佛法應實踐在生活中才能廣傳。桃竹苗區協會長林依潔提及曾聽佛光山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分享自己提著書包,滿心歡喜的去聆聽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說法。今天參加青年閱讀研討會也抱著學習心態而來,更期許大家入寶山能滿載而歸。
「當我們接觸佛法,內心的歡喜自然而生,煩惱也會隨之減少」,覺多法師強調之所以要在人間歡喜修行,是因為學佛會讓我們對世間有正確的認識,透過維摩詰示疾,體現人間有病苦,用佛法面對無常與挫折才能轉念,讓自己自在歡喜。期許大眾效法「無盡燈」的精神,將內心歡喜傳遞給他人,點亮彼此人生。
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能誼法師與明遠法師,為大眾導讀《維摩詰經》,探討如何在人間歡喜修行。而維摩詰的智慧在於不二法門,若能將逆境視為增上緣,以積極歡喜的態度迎接人生挑戰,轉念即自在。明遠法師提醒學佛要放下執著,以開放的心包容世界的不完美,唯有放下分別計較,才能真正打造人間淨土。
論壇由桃竹苗區團務長鄧適婕主持,帶領青年分享《維摩詰經》的體證;桃竹苗區副團務長吳浩君談到「是有限的都是無限的」,講述自己車禍在推廣三皈五戒中找到信仰的力量,走出漫長復健,鼓勵大家走出限制,找到超越的方法。並運用「無盡燈法門」以文字新聞記錄青年活動的光熱,以信仰點亮心燈。
「我們應該以供養三寶的態度來當義工」,桃竹苗區副團務長周汶蔚因印尼香山寺住持覺燈法師這一句話,重新檢視來道場的發心,藉當義工廣結善緣,開啟來台讀書並承接新竹青年團團長的因緣,更從信仰與發心服務中拓展自身能力。
「眾生是我們的老師,所有困境都能成為我們修行的道場。」新竹佛光青年分團委員周儀婷,以不二的空性思惟走出過去陰影,跨出舒適圈,透過自身從絕望轉念為希望的故事,鼓勵大家要發願成為自己的光。屏東佛光童軍團羅浮群群長蔡佩欣提及轉念,學會跟自己和諧相處,她強調「凡是翻得過去的,都將成為美好的故事。」在面對障礙時,學習化敵為友,轉不善為善,困難也能當作成長的養分,讓世界瞬間變得可愛起來。
桃竹苗區副團務長賴威慈帶領回饋;惠中佛光青年張育碩分享,今日所學的佛法應深植於心。他特別感悟「芥子納須彌」的智慧,心中可容納佛法,也能放下執著與分別,當視野開闊,便能發現世間的美好。他最受觸動的是天女散花的故事—散的不只是花,當內心清淨無垢,萬物皆可成為莊嚴與祝福,這是一種感恩的體悟。
覺舜法師表示「歡喜」是本次研討會核心,學習佛法需具足善根因緣,而聞思修證的過程則需要透過不斷薰習,才能生生世世受用,強調佛法應實踐在生活中才能廣傳。桃竹苗區協會長林依潔提及曾聽佛光山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分享自己提著書包,滿心歡喜的去聆聽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說法。今天參加青年閱讀研討會也抱著學習心態而來,更期許大家入寶山能滿載而歸。
「當我們接觸佛法,內心的歡喜自然而生,煩惱也會隨之減少」,覺多法師強調之所以要在人間歡喜修行,是因為學佛會讓我們對世間有正確的認識,透過維摩詰示疾,體現人間有病苦,用佛法面對無常與挫折才能轉念,讓自己自在歡喜。期許大眾效法「無盡燈」的精神,將內心歡喜傳遞給他人,點亮彼此人生。
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能誼法師與明遠法師,為大眾導讀《維摩詰經》,探討如何在人間歡喜修行。而維摩詰的智慧在於不二法門,若能將逆境視為增上緣,以積極歡喜的態度迎接人生挑戰,轉念即自在。明遠法師提醒學佛要放下執著,以開放的心包容世界的不完美,唯有放下分別計較,才能真正打造人間淨土。
論壇由桃竹苗區團務長鄧適婕主持,帶領青年分享《維摩詰經》的體證;桃竹苗區副團務長吳浩君談到「是有限的都是無限的」,講述自己車禍在推廣三皈五戒中找到信仰的力量,走出漫長復健,鼓勵大家走出限制,找到超越的方法。並運用「無盡燈法門」以文字新聞記錄青年活動的光熱,以信仰點亮心燈。
「我們應該以供養三寶的態度來當義工」,桃竹苗區副團務長周汶蔚因印尼香山寺住持覺燈法師這一句話,重新檢視來道場的發心,藉當義工廣結善緣,開啟來台讀書並承接新竹青年團團長的因緣,更從信仰與發心服務中拓展自身能力。
「眾生是我們的老師,所有困境都能成為我們修行的道場。」新竹佛光青年分團委員周儀婷,以不二的空性思惟走出過去陰影,跨出舒適圈,透過自身從絕望轉念為希望的故事,鼓勵大家要發願成為自己的光。屏東佛光童軍團羅浮群群長蔡佩欣提及轉念,學會跟自己和諧相處,她強調「凡是翻得過去的,都將成為美好的故事。」在面對障礙時,學習化敵為友,轉不善為善,困難也能當作成長的養分,讓世界瞬間變得可愛起來。
桃竹苗區副團務長賴威慈帶領回饋;惠中佛光青年張育碩分享,今日所學的佛法應深植於心。他特別感悟「芥子納須彌」的智慧,心中可容納佛法,也能放下執著與分別,當視野開闊,便能發現世間的美好。他最受觸動的是天女散花的故事—散的不只是花,當內心清淨無垢,萬物皆可成為莊嚴與祝福,這是一種感恩的體悟。
最新消息
比利時佛光山Veggie Run 健步運動舒展身心
2025-08-17「藏海無涯‧大藏經通俗講座」首場開講 關注藏經藝術文化傳承
2025-08-17暑期班圓滿落幕 學生展現自信與才華
2025-08-17波士頓熱食捐贈 跨宗教傳遞關懷
2025-08-17滿地可普門三好文化夏令營圓滿閉幕
2025-08-17描戈律大同中學師生參訪圓通寺 探索佛教文化與三好精神
2025-08-17南島基督城高校參訪道場 體驗佛教多元豐富內容
2025-08-17佛光人響應零飢餓 公益米捐贈「愛不囉嗦庇護工場」
2025-08-17宜蘭監獄祈福灑淨 助收容人獲正能量
2025-08-17紐西蘭藝術沙龍開幕 佛教空性智慧讓藝術鑽石照耀社區
2025-08-17
相
關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