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依空法師以諸佛菩薩及高僧大德為例,帶領青年了解佛教與青年的密切關聯,並深入淺出地解答青年們關於佛法修行、人生選擇和自我成長的困惑。 人間社記者陳虎攝
圖說:在場學員和青年專注聆聽、踴躍提問,問題涵蓋對成功的追求與佛教止息欲望的關係、如何選擇朋友等實際生活議題。 人間社記者陳虎攝
圖說: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應多倫多佛光山住持覺凡法師之邀,於11月16日晚間,為佛光多倫多青年書院及多倫多青年分團近50位青年接心座談。 人間社記者陳虎攝依空法師與多倫多青年接心座談 啟發正見正思
2024-11-19
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應多倫多佛光山住持覺凡法師之邀,於11月16日晚間,與佛光山多倫多青年書院及多倫多青年分團近50位青年接心座談。依空法師以諸佛菩薩及高僧大德為例,帶領青年了解佛教與青年的密切關聯,並深入淺出地解答青年們關於佛法修行、人生選擇和自我成長的困惑,鼓勵大家以佛法智慧面對現代生活中的挑戰。
依空法師提到自己參加佛光山第一屆大專青年夏令營時,感受到佛法智慧,從而確立人生方向,以弘法利生為目標。他幽默地指出,佛教是年輕的佛教,諸佛菩薩的造像都沒有鬍子,代表他們是青年童子。並舉例很多高僧大德青年時入道,如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12歲就出家,充分說明青年在佛教傳承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佛教需要青年,青年也需要佛教。」他強調。
在場學員和青年踴躍提問,問題涵蓋對成功的追求與佛教止息欲望的關係、如何選擇朋友等實際生活議題。依空法師耐心解答,逐步引導青年深入思考。回答青年Nancy Huang提出的「如何理解現實生活中的『有我』與佛教提倡的『無我』」,依空法師微笑著說:「佛法中的『無我』,並不是要抹殺自我,而是學會放下對『我』的執著,從而擁有更廣闊的心境。」
當談及無常與無私時,依空法師進一步闡述:「不要誤會『無常』為虛無主義。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做到『隨願』與『隨緣』。既要勇敢追隨內心的願力,全力以赴;也要坦然接受因緣所帶來的結果。盡人事而聽天命,這既是智慧,也是自由。」
青年們感謝依空法師慈悲開示,拉近了與佛法的距離,對消除內心困惑、把佛法融入生活,以及正確面對外在壓力有新的啟發。
依空法師提到自己參加佛光山第一屆大專青年夏令營時,感受到佛法智慧,從而確立人生方向,以弘法利生為目標。他幽默地指出,佛教是年輕的佛教,諸佛菩薩的造像都沒有鬍子,代表他們是青年童子。並舉例很多高僧大德青年時入道,如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12歲就出家,充分說明青年在佛教傳承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佛教需要青年,青年也需要佛教。」他強調。
在場學員和青年踴躍提問,問題涵蓋對成功的追求與佛教止息欲望的關係、如何選擇朋友等實際生活議題。依空法師耐心解答,逐步引導青年深入思考。回答青年Nancy Huang提出的「如何理解現實生活中的『有我』與佛教提倡的『無我』」,依空法師微笑著說:「佛法中的『無我』,並不是要抹殺自我,而是學會放下對『我』的執著,從而擁有更廣闊的心境。」
當談及無常與無私時,依空法師進一步闡述:「不要誤會『無常』為虛無主義。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做到『隨願』與『隨緣』。既要勇敢追隨內心的願力,全力以赴;也要坦然接受因緣所帶來的結果。盡人事而聽天命,這既是智慧,也是自由。」
青年們感謝依空法師慈悲開示,拉近了與佛法的距離,對消除內心困惑、把佛法融入生活,以及正確面對外在壓力有新的啟發。
最新消息
COP30佛光會緣結十方 環保與心保理念獲國際肯定
2025-11-16盧塞恩宗教周 跨宗教對話交流
2025-11-16菲律賓菩提眷屬祝福禮 珍惜好因好緣傳遞祝福
2025-11-16大樹幸福人生講座 讓生活更美好
2025-11-16佛光人燈籠彩繪 歡喜點亮內心佛光
2025-11-16佛光人體驗印地安人棍球文化 體育交流宣揚人間佛教
2025-11-16渥太華佛光書院首期課程圓滿 共成殊勝法緣
2025-11-16佛光人舉辦親子彩繪燈籠 寓教於樂體悟佛法
2025-11-16光明禪院暨光明大學附屬中小學揭牌 人間佛教增添璀璨新頁
2025-11-16《蓮華藏界》郭振坤、林玉鼎雙個展開幕 無盡光明照見清淨法界
2025-11-16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