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佛光山百萬人興學委員會及安國寺、大慈佛社,10月20日於安國寺舉辦「2024年跟著大師辦教育-百萬人興學茶話會」。 人間社記者許育凱攝
圖說:佛光山百萬人興學委員會及安國寺、大慈佛社,10月20日於安國寺舉辦「2024年跟著大師辦教育-百萬人興學茶話會」。 人間社記者許育凱攝 圖說:佛光山功德主會會長滿益法師,以莫忘世上苦人多,期許大眾把握機緣給人因緣。 人間社記者許育凱攝
圖說:佛光山功德主會會長滿益法師,以莫忘世上苦人多,期許大眾把握機緣給人因緣。 人間社記者許育凱攝 圖說:榮譽功德主劉素卿,夫妻共同護持百萬人興學。 人間社記者許育凱攝
圖說:榮譽功德主劉素卿,夫妻共同護持百萬人興學。 人間社記者許育凱攝 圖說:會長顧玨時,分享民國89年的第一本興學簿子,全家參加建大學至今超過30年。 人間社記者許育凱攝
圖說:會長顧玨時,分享民國89年的第一本興學簿子,全家參加建大學至今超過30年。 人間社記者許育凱攝 圖說:督導謝美梨(左)、王美華(右),分享百萬人興學的緣起,及家庭第二代就讀叢林學院的轉變。 人間社記者許育凱攝
圖說:督導謝美梨(左)、王美華(右),分享百萬人興學的緣起,及家庭第二代就讀叢林學院的轉變。 人間社記者許育凱攝 圖說:頒發安國寺的興學委員菩提獎。 人間社記者許育凱攝
圖說:頒發安國寺的興學委員菩提獎。 人間社記者許育凱攝 圖說:頒發大慈佛社的興學委員菩提獎。 人間社記者許育凱攝
圖說:頒發大慈佛社的興學委員菩提獎。 人間社記者許育凱攝百萬人興學茶話會 安國寺、大慈佛社跟著大師辦教育
2024-10-22
                        佛光山百萬人興學委員會及安國寺、大慈佛社,10月20日於安國寺舉辦「2024年跟著大師辦教育-百萬人興學茶話會」,安國寺監寺道祥法師、大慈佛社監寺妙賢法師、佛光山功德主會會長滿益法師、百萬人興學委員會主任妙謙法師、妙竺法師、如瑩法師,興學委員及各分會佛光人,逾250人參加。會中說明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緣起、現況及「盡形壽」方案,並頒發興學委員菩提獎,齊聲恭讀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為興學功德主祈願文〉。
滿益法師分享在大陸浙江舉辦的第6屆世界佛教論壇,佛光山11位法師代表以不同語言報告,能被世界看見非常不容易,榮歸星雲大師的先見與遠見。簡報南華大學工程進度,邀請大家到橄欖湖走春,以《普賢行願品》讚嘆發心發願信眾功德主,護持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因緣殊勝,有關百萬人興學勸募訊息,需要我們走出去帶給大家,如同大師說的「給人因緣,就是給自己因緣。」
道祥法師述說,當時大家認為辦學辛苦艱難而出現一片反對聲浪時,大師提出教育觀:「人一出生到世間,就要修學、受教;透過學習、教育,才能明理知義」。提及自己雖未能就讀大學,住持慈惠法師鼓勵,依教奉行到安國寺推動護持大師建大學,即使過程經歷千錘百鍊,不忘初心跟著大師辦教育,為佛光山文化教育持續努力。
妙賢法師讚歎大眾發心推廣百萬人興學,延續大師的願心,讓人生發光發熱。妙謙法師以佛光大學畢業生、在校生,擔任國慶升旗手為例,高等教育優先培養高品德,以行三好轉變內涵,自然養成高知識有為青年。佛光大學、南華大學分別有五個、十個學系滿招,其中包含台灣唯一的生死學系,南華大學註冊率高達91.2%。
榮譽功德主劉素卿、督導謝美梨、王美華、會長顧玨時,分享參加每個月100元建大學的起因,及至今已逾30年的點滴,孩子幼時捐出撲滿一起建大學,長大後自佛光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很奇妙美好的因緣,大家都熱烈鼓掌。
「守著您的教誨,同心同力同願同量。記著您的叮嚀,團結一心佛教靠我」,1953歌詠隊以優美歌聲,演唱〈不忘初心〉、〈希望之光〉,這也是在座大家的心聲。大慈佛社社教班,也帶來烏克麗麗的精采演奏及興學打油詩朗讀。
                    
                    
                    
                滿益法師分享在大陸浙江舉辦的第6屆世界佛教論壇,佛光山11位法師代表以不同語言報告,能被世界看見非常不容易,榮歸星雲大師的先見與遠見。簡報南華大學工程進度,邀請大家到橄欖湖走春,以《普賢行願品》讚嘆發心發願信眾功德主,護持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因緣殊勝,有關百萬人興學勸募訊息,需要我們走出去帶給大家,如同大師說的「給人因緣,就是給自己因緣。」
道祥法師述說,當時大家認為辦學辛苦艱難而出現一片反對聲浪時,大師提出教育觀:「人一出生到世間,就要修學、受教;透過學習、教育,才能明理知義」。提及自己雖未能就讀大學,住持慈惠法師鼓勵,依教奉行到安國寺推動護持大師建大學,即使過程經歷千錘百鍊,不忘初心跟著大師辦教育,為佛光山文化教育持續努力。
妙賢法師讚歎大眾發心推廣百萬人興學,延續大師的願心,讓人生發光發熱。妙謙法師以佛光大學畢業生、在校生,擔任國慶升旗手為例,高等教育優先培養高品德,以行三好轉變內涵,自然養成高知識有為青年。佛光大學、南華大學分別有五個、十個學系滿招,其中包含台灣唯一的生死學系,南華大學註冊率高達91.2%。
榮譽功德主劉素卿、督導謝美梨、王美華、會長顧玨時,分享參加每個月100元建大學的起因,及至今已逾30年的點滴,孩子幼時捐出撲滿一起建大學,長大後自佛光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很奇妙美好的因緣,大家都熱烈鼓掌。
「守著您的教誨,同心同力同願同量。記著您的叮嚀,團結一心佛教靠我」,1953歌詠隊以優美歌聲,演唱〈不忘初心〉、〈希望之光〉,這也是在座大家的心聲。大慈佛社社教班,也帶來烏克麗麗的精采演奏及興學打油詩朗讀。
                        最新消息
                    
                    - 大明社區大學公民素養周 情緒教育學習說出心聲不傷人2025-10-31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南華大學獲金心獎肯定2025-10-31
- 普賢寺「線琇造藝」楊琇文個展 文心妙造見禪機2025-10-31
- 金剛寺雲筑苑 徐林知行米畫特展開幕2025-10-31
- 指南里首場幸福生活講座 預防失智享受優質人生2025-10-31
- 生活與信仰共融 正信是人生的導航軌道2025-10-31
- VegRun全球復蔬公益路跑 運動蔬食愛地球2025-10-31
- 丹佛三所學校Fall Feast秋季嘉年華 佛光山應邀共襄盛舉2025-10-31
- 紐約佛光人訪島上生態藝術展 倡議藝術教育2025-10-31
- 國際佛光會科州協會喜同堂 丹佛市政府南瓜園秋日樂悠悠2025-10-31
                    相
                    關
                    消
                    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