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新聞專題 > 紙上博物館> 〔紙上博物館〕鳳甲美術館 典藏四大名繡

紙上博物館

字級

〔紙上博物館〕鳳甲美術館 典藏四大名繡

【人間社 薛斐文 台北報導】 2021-11-28
「北鳳甲,南奇美」,位於北台灣的鳳甲美術館,與南台灣的奇美博物館,都是台灣私人館藏藝術品的翹楚。鳳甲美術館典藏有中國四大名繡,當期特展《刺繡秀秀:織品上的圖像紀事》,展出館藏精品,讓觀眾得以認識中國現代刺繡的發展。

位於台北市北投區的鳳甲美術館,是由前光達電子董事長邱再興創立。邱再興在科技界享有盛名,1990年毅然從科技界退隱,成立邱再興文教基金會,為推動藝文而努力。

邱再興曾在東歐經商,發現東歐人的生活雖然並不富裕,但因有藝文的滋潤,讓他們充滿自信與喜悅,因此決定以美學深耕台灣。1991年他邀請小學同學、音樂家馬水龍擔任基金會執行長,每年舉辦二季「春秋樂集」作為台灣音樂創作者發表的舞台。

1999年,邱再興以父親邱鳳甲之名,在北投成立鳳甲美術館,館藏油畫、水彩、素描、版畫、水墨、書法、繡畫、雕塑、台灣文獻畫等作品2500多件,其中較特殊的是收藏繡畫。

中國四大名繡 巧奪天工
邱再興說,他以前對刺繡作品存有偏見,認為繡畫不過是手工藝品,直到1987年接觸中國四大名繡(蘇繡、湘繡、粵繡、蜀繡),就深深被繡畫細膩的技法所感動,從此開始收藏繡畫。

鳳甲美術館的繡畫,全部珍藏在整年濕度52%、溫度22℃的庫房中,目前館藏近600件,均為頂級之作。邱再興說,從1950年至1990年之間,中國刺繡藝術有很大的進步,他希望透過所收藏的刺繡精品,讓觀眾認識中國現代刺繡的發展。

當期特展《刺繡秀秀:織品上的圖像紀事》,館方精選36件作品,展現中國四大名繡不同的刺繡針法,包括傳統仕女、花鳥、走獸,另有中西風格繡畫,刺繡的精緻度不亞於畫作,尤其絲線在光線的照耀下,閃耀動人,美不勝收。

其中,湘繡的「雙面全異繡」最令人稱奇,這種繡法是用一根針、兩條線的方式,同時構圖正反面,由於織布的雙面構圖完全不同,因此被喻為「不可思議的魔術」。

當展品〈望月〉可謂湘繡「雙面全異繡」的代表性作品,發想自唐朝詩人李白的〈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繡畫中的仕女在空濛中仰望月夜,彷彿無聲詢問等待的人怎麼還沒來,幽怨之情溢出畫外。

鬅毛針繡鳥獸 栩栩如生
此外,繡畫師歷經數代探索,發明了「鬅毛針」技法,讓繡線呈發散狀,並運用針線粗細疏密交錯,使老虎、獅子、貓狗等動物的毛髮產生蓬鬆效果,再經層層加繡,更顯出毛髮的厚度,以及有光澤的質感,讓動物看起來栩栩如生。

邱再興指出,以前的針法,無法繡出動物毛髮柔軟、蓬鬆的感覺,自從湖南湘繡研究所發明「鬅毛針」之後,所刺繡出的飛鳥走獸,從不同角度端詳,不僅羽毛光亮閃爍,十分華麗,還有立體感,成為繡畫中的一絕。

姑蘇繁華卷軸 鉤勒細膩
館長蘇珀琪表示,這次展出難得一見的刺繡精品,包括首次全幅展開的刺繡卷軸〈富春山居圖〉與〈姑蘇繁華圖〉,兩幅繡畫全部展開都長達14公尺,以針線呈現原畫的山水皴法,甚至連題跋都與原著無異,令人嘆為觀止。

蘇珀琪指出,〈姑蘇繁華圖〉原是清朝宮廷畫家徐揚所繪的〈盛世滋生圖〉,繡面橋梁有50多座、舟筏近400艘、人物達1萬2000多人,常被外界與〈清明上河圖〉相提並論。

她說,〈姑蘇繁華圖〉畫中有許多人物、店鋪,鉤畫得十分細膩,繡畫師要透過不同的絲線、針法來還原水墨濃淡與漸層,特別的是畫中幡旗書寫的「恭祝萬壽」4字極其微小,卻又清晰可辨,令人驚嘆繡畫師高超的刺繡技巧。

〈琵琶行圖〉中的仕女,所穿著的長衫綴滿詩句,每個字都是刺繡而成,工法出神入化,很難想像這件作品,到底花了多少時間才完成。

〈屈原怒斥張儀〉場景的鼎壺、案几、人物服飾都來自江陵楚繡、馬王堆漢繡的造型,傳神表達莊重繁複的畫風,生動再現楚地楚人風采。

〈萬里長城〉以北京八達嶺長城為底本,完全以交叉針繡成,顯示出繡畫師的高度刺繡技巧。〈成昆鐵路〉以氣勢宏大的陳煥章水墨為藍本,從繡畫中仍可見筆墨情趣。
12345678910第6 / 11頁
追蹤我們